找到 " " 相关信息共 1000
  • 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提出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推荐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和审核流程,组织对各省份推荐企业进行审核并实地抽查,最终形成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2年认定第四批和复核通过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复核工作同时启动

    546次 0条 2025-05-16
  • 工信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

    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介绍,我国孵化器自1987年发展至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生态体系看,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节点,各级政府、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大企业等协同推进,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孵化器每年举办20万场创业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从企

    365次 0条 2025-05-16
  • 总量向“上”成本向“下” 金融支持实体既稳又实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均较3月末时明显加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2%……央行5月14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4月金融总量“有上行”,融资成本“往下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央行多轮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  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从前4个月的整体情况看,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既“稳”又“实”,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597次 0条 2025-05-16
  • 政策调控与行业联盟的稳定作用​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2023年通过产能调控、储备投放等手段,将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压缩了13个百分点,政策工具箱的完善为市场注入稳定性。产能产量双控机制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2.0阶段。2023年实施的“月度产量预警机制”,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全国247家钢厂开工率,对超出控产目标的区域实施用电限制。该政策使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供需失衡风险下降。国家储备精准调节国家物资储备局建立2000万吨钢材动态储备体系,在2023年4月价格快速上涨期投放500万吨热轧卷板

    495次 0条 2025-05-14
  • 供应链协同与库存管理模式升级​

    在钢材价格剧烈波动周期中,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15%-25%的采购成本风险。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实施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库存周转效率平均提升40%。动态库存调节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库存系统成为关键工具。中国宝武推出的“智慧库存大脑”,整合铁矿砂价格、下游订单、物流运输等20类数据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动态调整安全库存水平。在2023年Q3价格下行周期,该系统指导企业将库存从45天用量压缩至28天,减少跌价损失超3亿元。上下游协同定价机制“钢材价格联动条款”在重点行业

    704次 0条 2025-05-14
  • 低碳转型驱动能源化工智能化创新​

    在“双碳”目标倒逼下,能源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形成共振效应。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行业清洁能源消耗占比提升至28%,而智能化系统对碳减排的贡献率超过35%。碳管理智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碳资产管理系统(CEMS)已成为企业标配。巴斯夫在中国基地部署的CEMS 4.0系统,整合了2000余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可精确计算每吨产品的“碳成本”,并自动生成EU ETS(欧盟碳交易)合规报告。该系统使企业碳交易效率提升40%,年节约管理成本超3000万元。绿氢与CCUS

    405次 0条 2025-05-14
  • 数字孪生与工业互联网重塑能源化工生产模式​

    能源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正经历以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化变革。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我国重点能源化工企业智能化改造投入同比增长23%,其中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覆盖率已达38%,推动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2%。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突破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虚拟工厂与现实设备的实时映射,实现了从勘探、生产到运维的全流程优化。以中石化某炼化基地为例,其搭建的炼油装置数字孪生体,能够提前72小时预测设备故障,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5%。该技术还应用于碳排放监测,通过模

    672次 0条 2025-05-14
  • 绿色转型重构建筑材料市场格局​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建筑行业碳排放占比全国总量51%的现状正催生深刻变革。在原材料价格企稳的有利条件下,绿色建材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住建部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材料碳足迹纳入强制考核,推动低碳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等产品市占率快速提升。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出台绿色建材补贴政策,北京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循环经济模式崛起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45%,带动再生建材

    579次 0条 2025-05-14
  • 新基建浪潮下的建材市场结构性机遇

    在原材料价格趋稳的宏观背景下,"十四五"规划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为建材行业开辟了全新赛道。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投资额达2.1万亿元,带动特种建材需求增长显著。高端材料需求爆发新基建对建筑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例如数据中心建设推动防火等级A1级岩棉需求增长30%,超低能耗建筑外墙材料订单量同比激增45%。同时,高铁用高强混凝土、海上风电用防腐钢材等特种材料产能利用率已达90%。区域市场分化明显从地域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的新基建项目密

    699次 0条 2025-05-14
  • 农产品与橡胶原材料价格动态:大豆价格承压,橡胶触底反弹

    2025年5月14日,农产品与橡胶市场呈现“大豆价格承压、橡胶触底反弹”的分化格局。大豆价格受全球丰产预期、贸易摩擦及需求疲软拖累,延续下行态势;而天然橡胶市场则因主产区减产、库存去化及需求改善,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大豆市场:丰产预期与需求疲软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报1012美分/蒲式耳,较月初下跌3.2%;连盘豆粕主力合约报3050元/吨,跌破3100元/吨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全球丰产预

    298次 0条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