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东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人口共219.3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44.7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0.39%。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努力构建与东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根据《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依据《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制定《东营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制定养老服务发展规划。2021年,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出台养老服务有关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养老服务工作有关批示精神、工作要求,着手编制《规划》,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梳理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结合2021年以来国家部委、省直、市直部门涉及养老服务最新政策措施,对接我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养老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编制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议,组织各县区、开发区负责同志到养老服务先进地市进行学习考察,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规划的内容
(一)主要指标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5%(省规划目标60%),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接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达到1.4万人,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达到0.2万户,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分别达到10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保持100%,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60%以上,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保持100%。
(二)主要任务
一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强化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功能,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
二是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优化调整养老机构功能结构,推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
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发展社区居家智慧化养老服务。
四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促进养老服务集约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创新。
五是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构建农村养老服务关爱机制。
六是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养老、孝老、敬老宣传教育,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为老志愿服务。
七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强化在职人才培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八是发展壮大“银发经济”。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老产业。
九是强化养老服务要素支撑。强化空间规划保障和土地资源支撑,强化财政资金引导、金融信贷支持,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十是加强养老服务监管。加强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养老服务领域监管方式,提升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能力。
十一是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
(三)保障措施
《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严格督导调度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措施。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
我市《规划》锚定努力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前、开新局”,奋斗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努力实现“五化”,即: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化、质量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机构品牌化、管理智慧化。与省规划指标相比,提高了部分主要指标,努力在八大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争取达到75%,超出省指标15个百分点;二是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争取达到100%,超出省指标40个百分点;三是将省规划未明确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指标列入主要指标;四是将我市“荧(营)光”救助社会救助品牌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写入规划;五是将“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写入规划,并争取至少培育3家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六是在全省首次提出采取多种方式设立“养老护理员关爱基金”;七是对“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进行详细规划,特别提出引导城市养老机构对农村养老机构开展挂钩帮扶;八是建设优于省级养老服务平台的“东营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市、县区、镇街、社区、养老服务企业互联互通,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
文件原文:http://www.dongying.gov.cn/art/2022/12/6/art_245905_11581.html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