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18日电 题: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作者 韩文秀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入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一、要充分肯定和倍加珍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中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我们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既要看单项指标,又要看多项指标的组合;既要看总量指标,又要看结构性指标;既要看一时一地的情况,又要拉长距离和时段,来看总体成绩和平均成绩。
2022年经济增长与年初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预计2022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发生系统性返贫、规模性返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产业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70万辆,增产超过1倍;国产首架C919飞机交付东航,累计订单超过400架。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际收支良好,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通胀创40多年新高的情况下,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民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3年来,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用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有效应对了全球5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了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现在我们正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过去,在重症率、致死率高的情况下,我们严格防疫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当前,病毒传染性强,但重症率、致死率显著降低,疫情防控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且我们用这几年的时间加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提高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科学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也是必要的、正确的、负责任的。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抗疫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经得起历史检验。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疫情冲击持续反复,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新动能接续不够,房地产业对经济的下拉效应明显增大,群众就业还面临一些困难,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从国际来看,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涨局面,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综合研判,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而中国经济可能总体回升,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的轨迹。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11月中旬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接连发布了优化防控工作一系列措施,各地迅速行动,抓好贯彻落实,这些措施极大地便利商务往来、人员出行,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活动受限的状况,基本恢复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近期,一些地方航班、高铁预售量明显增长,当然,由于难免会经历新阶段疫情流行的某种高峰。从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优化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会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将会加速释放。
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2022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降费、退税缓税,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利用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增加专项债发行,提前下达部分明年专项债的限额,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金融十六条”等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2023年持续显现。2023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三是基数效应。2022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客观上会造成今年经济基数相对较低。2023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数据就会比较高,基数效应也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的支撑。当然,同样由于基数效应,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还会相对较低一些,但是二季度预计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全年有望明显回升。
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和风雨如晦的外部环境,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但是这并不是自动生成的,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党中央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作出的部署安排。中国经济具备合理增长的条件,要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落实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3年还要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推动节能降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优化五大政策组合,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我理解就是要适当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增加财政支出,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提效”,就是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在优化财政支出上再下功夫,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要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等措施,将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延续或者是优化,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更多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也就是说,金融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又便宜的资金支持。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不安全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产业政策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结合点,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产业政策,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放在一起,进行统筹部署、一体安排。我们要准确把握、一体落实三大战略的着力点,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同时也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利用市场优势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加快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青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23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可能超过1150万人,再创新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脱贫人口的就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要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特别是要增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规模庞大,65岁以上老人达到两个亿,占全国人口的14%。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四、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
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此要把握好6个更好统筹。
一是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特别是要加强基层防疫能力建设,加强药物和疫苗研发应用,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坚决防范次生灾害和极端事件。
二是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基础和载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坚持以质取胜,以质来开拓市场,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以量变的积累实现更大的质变。
三是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加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要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经济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的潜力。
四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各方面都要增强全局观,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
五是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国际循环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循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贸易的国际循环、投资的国际循环,还是人才的国际循环、技术的国际循环以及能源资源的国际循环,都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从而与国内大循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补上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六是要更好统筹统筹当前和长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事情总是要一件接着一件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在换届过渡的时期,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努力取得好的成绩,又要前瞻性地思考,留有余地,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这六个“更好统筹”既考虑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年度特征,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五、纲举目张,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坚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带动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回顾历史的话,每当关键时刻,我们都是依靠扩大内需渡过难关。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积累了成功的经验。2023年外需收缩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但只要内需恢复合理的增长,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就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决定意义的支撑。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同时还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要着重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大约是60%,这是一个大头,但近几年增长比较低迷,我们要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放宽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建设。近来外需面临日趋严峻的形势,但是我们欣喜地发现,自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以来,一些地方和企业到海外抢订单的热情高涨,充分显示了中国企业勇于拼搏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要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的进口,努力实现外贸促稳提质。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对遏制打压、脱钩断链等行为,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的优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第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我们记得,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民营经济退场论”,近段时间也曾经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但是对“两个毫不动摇”,党和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我们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同时,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恪守契约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当然,国企、民企、外企都要依法合规经营。
第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2022年中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奥迪、宝马、巴斯夫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很多外资企业都有意向增加在华的投资,包括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当作重大的国策,采取一些力度很大的优惠措施,大力吸引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力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当中抢占竞争优势。外资的增减和进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的“用脚投票”。我们要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做好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并主动对照相关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
第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经过三年攻坚战,中国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来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近几年房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是7%左右,加上建筑业等相关的产业,达到14%左右,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将近一半,房地产贷款加上房地产抵押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接近40%,房产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近6成,所以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要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的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同时要重视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信托等领域的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存量隐形债务处置力度,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既不能让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失守,又要依法打击风险背后的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要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稀释风险隐患这个“分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形成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科学精准考核,为担当者担当;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势区域要走在前,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区都要多作贡献,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打一个翻身仗,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明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本文根据韩文秀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