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了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市政协副主席 主持市教育和体育局工作的王志超同志主持。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扎实苦干、克难攻坚,奋力打赢了疫情防控、高考升学、安全保卫三大战役,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研究制定了2022年度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议,开展了党内法规知识考试,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狠抓党建自选动作与创新动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济南路中学支部在全市争创青岛市“五星级党组织”擂台比武中获得一等奖,莱西一中代表我市参加了青岛市级比赛。组织20名党组织书记参加了第六期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103名党组织书记全部完成网络培训。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组织开展日常廉政谈话6000余人次。加强政风行风监督,参与“行风在线”节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6个,办理其他民生和问政问题9件;加强监督执纪,办理市纪委移交问题线索、信访转办函15件,处理各类违规违纪人员13人。加强清廉建设,健全9项制度及工作流程,组织工作检查90余次,查纠问题60余个。深入开展了“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清廉教育和清廉机关建设活动,着力提高了工作水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3月4日暴发新冠疫情后,最短时间完成莱西七中和院上中心中学师生集中转运隔离。教体局主要领导调整后,立即组建了新的领导架构,设立了7个工作小组,制定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被市防疫指挥部当作范例,在全市推广应用。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为集中隔离点学生配送手机1300余部,解决了线上学习问题。邀请市疾控中心三名专家,先后举办了三次专题讲座,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为师生家长答疑释惑,及时稳定了情绪。争取市政府为全市学校安装了354台通道式测温设备,足额配备了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保障了顺利复学上课。争取了140名专业校医配备计划,将利用三年时间安排到位。全体干部教师积极冲在一线,白天线上教学,晚上批改作业,兼顾各种报表,兼顾疏导学生心理。30多名党员担任了社区党支部书记,30多名幼儿教师志愿陪同隔离学生归家,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4月10日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近12万名师生分四批重返校园,全面实现复课复学。
(三)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有力。坚持把安全工作牢牢抓在手里,全面推行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科室包镇联校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包联班级制度,压实了学校安全分级监管责任,包联人员每月到包联单位,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每天上报包联班级信息,围绕燃气、饮用水、食品、校舍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项整治,确保了安全责任纵到底、横到边。特别是进入汛期以来,应对防溺水工作的严峻形势,协调为危险水域安装了防护设施,组建了由政府、社区、村等共同参与的巡逻队伍,全天候对每一处重点水域进行巡逻看护,劝退前来的每一个学生。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全面推行了“1530”工作法,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离校前30分钟,不间断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
(四)教育教学保持良好势头。疫情发生后得第四天(3月8日),全面启动线上教学,保证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其间,统筹全市优秀教师为集中隔离点学生授课,连续下发线上教学指导意见,组织了优秀网课评选,有效规范了线上教学行为,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央视新闻频道以“多地启动线上教学应急响应机制”为题,报道了我市线上教学的有效做法。抓好线上教学的同时,全方位加强了心理工作,争取青岛市3名专家支持,组建了100人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选派了4名专家教师进驻集中隔离点,随时为有需求的师生提供服务。开通了19部心理辅导咨询电话、20部群众和师生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在线,随时接听答复问题。青岛高三一模、二模结束后,及时召开了学情分析会,把脉问诊,精准备战。2022年高考,我市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势头。
(五)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莱西职教中心新建校一期工程顺利完工。莱西一中一期改建提升工程,主体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即将投入使用。莱西四中新建教学楼已经交付使用。黄海路中学、珠海路小学新建工程,正在进行地下车库主体施工。2022年新规划的广州路幼儿园、苏州路幼儿园新建工程基础土方开挖已完成,苏州路小学扩建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莱西四中等6所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翻修工程、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36所中小学幼儿园“互联网+”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升级扩容三期工程,目前均已完工。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加快了全市整体办学条件的改善。
(六)干部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8月上旬,组织了教育系统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全的一次干部考察,教体局六个小组,利用一个周时间,深入到全市33个单位,共计考察了60多个领导班子、300多名个人,推荐产生了80多名后备干部,对每个班子、每名个人都撰写了考察报告,为暑期干部调整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依据。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了201名新教师,其中公办幼儿教师120名,为下步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师资支撑。与青岛市教育局“支教岛”进行了主动对接,全面启动了教师培训工程。按照青岛市有关规定,向姜山、店埠等偏远乡镇选派了62名支教教师,特别向强镇筑基改革试点镇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驻地中小学进行了倾斜。为充分激发干部教师工作干劲,教师节期间,表扬了300名优秀教师、1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00名高中教学先进个人、100名抗疫先锋,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了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七)保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聚焦让每一个学生“吃好、睡好、活动好”,启动了“让教室更温暖、让饮食更丰富、让运动更精彩”活动。组织对全市学校食堂进行了多轮次检查整改,对101家食堂财务进行了现场检查,督促整改问题26个,进一步提升了饭菜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学生对饭菜的满意率由整治前的70%提高到90%。继续在城区学校实行了午餐集中配送服务,服务范围覆盖9所学校、6000余名学生。坚持“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原则,年内共资助学生6100人次,资助资金490万元。深入落实控辍保学、送教上门政策,全市无一名学生因贫困、残疾而失学。在义务教育段全面落实了晚学后免费托管服务,暑假期间又在各个学段推行了校内托管服务,极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组织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方位整治,查处18家、取缔27家。针对农村撤点并校,不断缩小校车接送半径,优化校车接送服务,每天接送学生1.6万余人次。新成立了疫情防控、防溺水、文明城市创建三个工作专班,加强了力量配备,加大了巡逻检查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市教育和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科室长参加会议,各镇(街道、龙水社区)中心中学党总支书记、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全体机关干部通过视频形式收听会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