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设市二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拾萃(一):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编者按:12月13日,贺州市召开贺州市设市二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就全市二十年来的各方面成就进行了详细发布。媒体记者代表先后围绕贺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增进民生福祉和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与会领导分别就记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从本期开始,本报通过连续报道,就社会普遍关心的建市二十年来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贺州设市二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回顾贺州设市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贺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是在发展理念、发展质量、发展活力以及发展面貌上的变化。

  发展理念的转变。贺州市充分发挥贺州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用大湾区的思维和理念开辟了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主战场,跑出了东融“加速度”,探索出了一条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符合贺州实际,具有贺州特色的发展之路。

  发展质量的转变。贺州市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增长,也实现了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2002年贺州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10.26亿元,到2019年突破700亿元,首次实现经济总量晋位升级,排全区13;2020年再次晋位升级,排全区12位;2021年更是实现一年新增超过100亿元目标,达到了909.2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形成了以钢铁、碳酸钙、电力等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黄金珠宝、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含“新”、含“绿”量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活力的转变。贺州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政策为大,用好用活政策,做足东融文章,争取自治区出台了《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及其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3.9%,排全区第一,创设市20年来最高增幅记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目前,贺州拥有6个国家级、38个自治区级、46个市级,共90个创新平台。对标大湾区标准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环境、投资服务环境、生活服务环境大幅提升。

  发展面貌的转变。贺州市坚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5元,较2002年增长5.2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2元,较2002年增长7.08倍。城乡基础设施大跨步发展,迈入高铁时代,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建成了一批乡村风貌示范点、示范带。不断拉大主城区城市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较设市前扩大了3.54倍。加快实施城市江河湖连通工程,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了一批休闲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国全区前列。

  记者:骆坚忠

  编辑:周荣珍

  校对:何雪

  审核:蒋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