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吴海蓉谈《德州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主持人: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德州市人民政府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张慧。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吴海蓉,就《德州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大家做简要介绍,吴局长您好!

网友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访谈节目,借此机会,向所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体育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2022年10月14日,德州市教育体育局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德州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在此首先请您谈一谈该《计划》的政策背景。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德州市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提升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幼有所育”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公办率较低、经费投入不足、在编公办幼儿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科学保教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公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的期盼。制定实施《计划》,就是立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新趋势,着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办幼儿园水平,全面提升科学保教质量,实现由“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的转变。

主持人:请问起草该《计划》的思路是什么呢?

一是巩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将学前教育普及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是扩大普惠资源覆盖面,持续解决“入园贵”问题;

三是提升保教质量,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群众接受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

四是完成国家普及普惠县创建要求,持续提升办园条件;

五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保障有力、人员稳定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六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学前教育发展基础;

七是提升治理能力,创设规范、安全、有序的幼儿园办园体系。

主持人:吴局长,请您谈一谈出台该《计划》实施的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普惠率超过90%,公办率超过65%,国家普及普惠县认定通过率超过40%,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达到50%以上。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

主持人:那该《计划》有哪些创新点呢?

一是发展规划体现前瞻性。计划到202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5%,三个指标与我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相衔接,均比省相应指标高3-10个百分点。《计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定期开展幼儿园分类评估认定,到2025年,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不低于50%。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改造提升力度,2023-2025年每年重点支持城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实施标准化改造,重点支持教育强镇筑基省级试点乡镇提升办园水平。

二是政策设计体现针对性。聚焦增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明确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举办为公办园。同时,提出建立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随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公办幼儿园办园成本每3年进行一次成本调查或监审。要求各地定期核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人员控制总量),加大公办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力度。要求幼儿园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三是教育治理体现规范性。《计划》提出,要严格幼儿园准入管理,健全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动的治理工作长效机制。引导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治园。加强过程监管,加大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对出现虐童、体罚及变相体罚等严重师德失范行为的幼儿园,年检实行一票否决。持续开展“小学化”倾向治理。严格落实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全覆盖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四是质量提升体现专业性。《计划》要求,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强调对幼儿园活动和教育过程的质量评估与监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动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实现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加强全环境育人,增强家庭、社会、网络全环境育人责任意识,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主持人:好的,感谢吴局长的讲解和介绍,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吴局长:再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