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物医药产业也出现起伏。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医药行业进入持续调整期,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具有投资前景,但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都要专注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作为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坚实支撑,医药健康产业近年来迎来快速增长的窗口期,正成为推动北京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关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与资本的引导和支撑密不可分。母基金作为政府引导基金最适宜的形式,已经成为连接科技成果、中小企业、产业龙头、金融机构的重要桥梁,更是政府引导、支持、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母基金的助力不可忽视。

  在近日召开的“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专题活动之医疗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上,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宣布启动。2022年,为进一步发挥基金的重大项目招商和重点项目引进作用,昌平产业发展母基金宣布设立,目前,母基金体系在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子基金40余只,直接间接投资项目近1000个,投资昌平企业100余家次,投资落地昌平区金额近28亿元。

  为推动产业升级,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发展”)自2016年起就围绕昌平区高新科技产业及投资基金业务规划和部署,设立管理了以昌平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母基金、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母基金、北京市产融合创母基金为主的母基金群。当前,昌发展正在联合钧山资本等合力打造医药健康产业母基金;与光大永明保险、光大控股公司等合力打造二手份额基金(S基金);加快筹划建设先进能源产业母基金。

  作为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计划通过升级打造母基金体系,形成覆盖早中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的基金网络,重点支持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和先进制造三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等赋能培育产业,巩固建设全周期、可持续、正循环的基金投资生态系统。

  另外,资本市场的助力也必不可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考虑到估值、流动性、退出方式等因素影响,对于我国医药企业及投资人来说,A股市场仍将成为医药企业的首选。”中金公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董事总经理李响表示。

  海通证券联席首席医药分析师贺文斌表示,随着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基因等国内头部企业上市,医疗器械已经来到硬科技时代。近几年,创新器械蓬勃发展,今年截至8月获批的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集中采购带来的影响也趋于温和。此外,医疗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也逐渐增大,资金可用来购买设备、新建改建医院,这对行业的发展很重要。

  “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助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是首都金融工作的重要使命。”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维久表示,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上市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咨询、路演、上市辅导、融资对接等全链条的资本市场服务,让更多优质企业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表示,市经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加大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专项贷款发放和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出资,通过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惠及更多企业。同时,会同昌平等主导产业区,研究通过厂房代建、预付采购等方式减轻企业早期投入压力,增强企业“造血”能力。

  开市一年来,北交所不断完善制度、增强服务能力,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加快探索出了一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之路。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发展部总监黄磊表示,围绕医药健康等北京市及昌平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北交所将持续深化与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对接,共同加强医药健康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对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的促进作用,推动医药健康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