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东兴区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守护人民健康

仔细核对信息 刘文琳 周雪梅 摄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东兴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统筹调度发热门诊、急诊,协调120转运力量等医疗资源,确保医疗救治反应迅速、转运及时、救治及时。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全力以赴为东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快速反应,提高转运效率。把优化转运调度流程作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救治的发力点,组建由区卫健局和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6人参与的阳性感染者转运专班,24小时轮班开展阳性感染者转运工作,连轴运转4辆负压120急救车,全程跟踪转运情况,严格全闭环管理,确保第一时间将阳性感染者安全转运至指定地点。同时,在转运工作中关注心理疏导,倾心做好人文关怀。对出现激动、悲观、抵触情绪的人员,采取讲解政策、倾听需求等方式安抚,使其配合转运,最大程度降低传播感染风险。

多措并举,保障市民就医。建立“部门+镇(街道)”联动机制,建立特殊人群信息台账,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指导帮助孕产妇做好自我监测和居家防护,需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用药咨询、日常护理等服务,必要时转运至区人民医院治疗,切实满足特殊重点人群就医需求。同时,在区人民医院启用CRT透析设备,保障来自高风险区、隔离点和红码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就医,最大限度保障全区血液透析病人能接受安全、便捷、有效的透析治疗。截至11月25日,全区在岗为群众提供各类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超过2300人。

严防死守,紧抓院感防控。由区卫健局牵头,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卫生执法大队组成院感工作督导组开展巡查督导,重点关注辖区医院发热门诊、急诊、住院病房的运转情况和人员防护情况;在院内设置感控督导员,落实每天院感督导制度,对预检分诊、分区管理、消毒隔离、人员防护、工作流程和医疗废物处理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制定严格的病房和陪护人员陪护、探视制度,加强病区病房门禁、安保和核酸检测管理,实行医务人员、患者、陪护全闭环管理。

中医防疫,天冬入药保健康。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干预疫情攻坚行动、中医药“大锅汤”干预疫情巩固行动。参照《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通过上门免费发放、定点领取等形式,每日向集中隔离场所人员、高风险区人员、社区干部和一线工作者发放中药“大锅汤”,做到“应服尽服”“愿服尽服”。截至11月25日,累计派送含有天冬、金银花、菊花等十几味中药材的中药“大锅汤”38000余袋,切实筑牢疫情防控中医守护屏障。(刘文琳 周雪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