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准托底经济,积极关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机会。11月25日,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在11月22日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告后如期落地,从降准幅度(25BP)来看相对温和,与今年4月降幅基本保持一致。我们认为本次降准一方面在于强化呵护经济的信号,当前经济形势在疫情扰动下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个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仍需维持,另一方面,近期债市波动加剧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宽松预期的担忧,降准有助于打消市场的疑虑。
2、险企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落地,商业养老保险迎来新机遇。11月23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七大条件,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基本相同,新增风险综合评级要求和养老险公司豁免条件,截至2022Q3末,16家上市险企人身险、健康险、养老险子公司中共9家符合上述资本、偿付能力及风险评级要求。同日,中国银保信官网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共有6家保险公司的7款产品入选,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3、六大行集体出手稳地产,为17家房企提供超1.2万亿元意向性授信。11月23日-24日,六大国有银行相继与17家房企建立战略合作,意向性授信额度超过1.2万亿元。11月以来稳地产政策密集落地传递出强烈的托底经济信号,大幅提振市场对于地产修复的预期,本次六大行签约房企共计17家,其中工行签约12家,意向授信额度最高,达6550亿元,建行签约8家,农行和邮储均签约5家,中行签约3家,交行签约2家,提供的融资服务较为多元,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租赁住房融资、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
4、央行展望下一阶段金融科技重点工作,社科院发布《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并致辞,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科技的四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同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介绍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情况。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