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背景
“十三五”期间,崂山区以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中心,构建了以生态为理念、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文化为内涵、高值为目标,突出农业产业特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十四五”时期,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推进崂山区农业现代化,实现崂山区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过调查研究,召开评审会议,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议,进行风险评估等程序,编制形成《崂山区“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二、文件出台目的
力争到2025年,努力把崂山区建设成为山东省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实践、农业品牌驰名、组织创新示范、数字赋能应用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实现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示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数字赋能乡村发展示范三大目标。
三、文件依据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 (2018-2022年)的通知》《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等文件。
四、核心或重要内容、重要举措解读
(一)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科学构建产业体系,创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现代都市型农业“1+1+6”特色产业体系。
2.优化农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两区协同、两带融合、多园示范”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3.推动城乡要素互动,以农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增强社区发展活力、增加居民收入。
4.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主体组织方式,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
6.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开展智慧农业示范推广,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二)重点建设工程
包括农业环境资源提升工程、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工程、农特产品质量保障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业绿色发展推广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程和重点农业企业升级工程。
五、关键词解释
(一)“六大战役”:实施政治生态优化、创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城市文化实力提升、社会治理、生态环境领域违法治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六大战役”。
(二)“331”工程:“3”是指创新体制建设、细化改革任务、 加大政策扶持三大措施;“3”是指实施标准提质工程、标准提档工程、人才培养工程三大工程;“1”是指趟出一条高标准引领发 展的新路子。
(三)“一二五六”发展策略:“一”是指一个方向,即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指两类平台,以完善科技和营销两类平台为支撑;“五”是指五大产业,构建“茶、花、果、加、游”五大产业发展体系;“六”是指六品策略,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品尝、品味、品位”发展策略。
(四)“1+1+6”:“1”是指1个农业主导产业,即茶产业;“1”是指1个乡村旅游产业;“6”是指6个乡村特色产业,即林果、花卉、中药材、蜂业、渔业、农业科技创新产业。
(五)“四新”:是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
(六)“五项直补”:是指生物农药、有机肥、物理防治设备、
测土配方检测、技术服务指导。
(七)农业“新六产”:是指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第二产业接一连三、双向延伸,第三产业接二连一、向前延伸,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六、解读机关、解读人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关:崂山区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王妮妮
政策咨询电话:0532-88997207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