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内外多地发生疫情,一些人的健康码变成红码,或是接到了防疫部门的涉疫风险排查电话。记者调查了解到,如遇到上述情况,很大一部分市民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或是仅了解少量应对知识措施。
为此,记者专访旌阳区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龙伟,请他详细介绍被通知“密接”后的正确应对方法和准备措施。
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做好个人防护
龙伟说,接到通知自己是“密接”的电话时,首先要核实来电号码的真实性,注意辨别是否为官方来电,提防诈骗电话。
其次,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如实报告行程轨迹、居住地址、近期接触人员,听从指引配合后续防疫措施,并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备情况,通知工作单位,说明相关情况。
“根据有关规定,因瞒报旅居史(尤其是重点涉疫场所)、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而引起疫情传播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龙伟强调道。
“接到密接通知电话时,自己如果在外,则需要做好‘三立即’:立即佩戴口罩;立即暂停一切社交活动(聚餐、聚会),离开人群密集场所;立即按照防疫指引做好转运准备,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在家做好“三防护”
“如果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在家中,那么就需要做好‘三防护’。”龙伟介绍,一是选择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进行自我隔离,期间避免与家人直接接触;全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建议使用医用N95防护口罩;提前准备好集中隔离管理的生活必需品,等候社区安排转运。二是要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家中的特殊群体,如老人、幼儿、孕妇、免疫力低下病患等,更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双手避免触摸眼、口、鼻;不与家人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毛巾、水杯以及床上用品等;餐具经过清洗和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家中如有空气净化器,可以长期使用。三是谢绝访客。被甄别为密切接触者后,应谢绝亲朋好友来访,避免因人员聚集而导致感染风险。
提前准备好随身物品
被集中隔离管理前,龙伟建议准备好个人物品:“准备的个人物品实际上也是有讲究的。”
随身用品方面,要准备好身份证、医用防护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创可贴,以及个人长期服用的药物。如需服用处方类药物,例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传染性、免疫缺陷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等相关药物,应告知隔离点医务人员,并携带诊断证明、就医病历、医嘱单(药名、剂量和厂家),遵医嘱服用药物。
生活必需品方面,带好毛巾、衣物(内衣外衣)、水杯、洗漱包(洗发、沐浴、洗衣、刷牙、剃须工具)、女士的卫生用品、纸巾、拖鞋。“天气渐冷,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预备有保暖的衣物。”“而在个人办公物品方面,建议携带手提电脑、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等。”
此外,龙伟建议也可以戴上眼罩和耳塞,提高睡眠质量;隔离期间可带上无绳跳绳、弹力带、瑜伽垫等进行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充实生活。(记者曾可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