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1、“十三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加强和稳步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灾害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法规预案体系更加健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基层防灾减灾水平有效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是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随着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进入地震频发期,自然灾害风险高企,社会运行不确定性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严峻、灾害治理理念需更新、体制制度机制尚需健全、综合防治能力需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需夯实的挑战。
3、发展机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全社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方法日益成熟、广泛应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我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持续多年防灾减灾常态化工作尤其是工程抗灾的投入与建设,为我区自然灾害高水平防治提供了基础条件。新型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对灾害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认知把握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固化,为自然灾害效能防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出台目的
到2025年,综合防灾理念普遍建立,法规政策逐步健全。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全面实现,科技应用优先配置到位,抗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灾害损失稳步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因灾死亡率控制在每百万人口1人以内。
三、决策依据
《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重要举措
1、“现状与形势”部分。主要包括“十三五”期间我区防灾减灾工作成效,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分析了我区目前面临的现状,包括严峻的气象、地质、海洋、洪水等自然灾害形势,灾害治理理念、综合防治能力和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等四个方面。
2、“总体要求”部分。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3方面内容,重点明确了到2025年全区综合防灾减灾建设目标。
3、“主要任务”部分。主要包括健全灾害管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预案体系、提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升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支撑7方面内容。
4、“重点工程”部分。主要包括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防汛抗旱水利提升、海岸带保护修复、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提升、科普宣传教育培训11项工程,明确了每项工程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统筹推进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建设。
5、“保障措施”部分。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督导落实3方面内容,重点就如何保证我区《规划》落到实处提出了具体措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