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出台

   事件:

  10月27日,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工作,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

  点评:

  本次《规划》出台背景。“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并组织实施了首个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中医药人才还存在总体规模不够,结构布局不够优化,人才分布不均衡,领军人才和基层人才不足,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需健全完善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国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紧密对接《“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编制形成本《规划》。

  本次《规划》主要特点。本次《规划》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第二个人才规划,既与《“十三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相衔接,保证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延续性,又聚焦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体现新目标新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对标对表相关要求。②测算人才发展规模。提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总数突破100万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达到0.79人等指标。③优化人才队伍布局。针对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制定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重点对革命老区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优化人才层次布局。④完善人才项目设置。统筹中医药相关领域人才发展需求,分层分类编制人才重点项目,紧紧围绕中医药振兴发展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新增设置相关人才培养专项。

  本次《规划》提出多项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①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②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总数突破100万人,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2人。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③人才质量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以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岐黄学者为引领,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等青年拔尖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体系逐步形成,基层人才学历层次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④人才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东、中、西部中医药人才布局更加优化,基本满足服务需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同类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比例持续提升,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⑤人才评价机制更加完善,符合中医药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一步健全,中医药人才分级分类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投资策略: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政策精心呵护下,中药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建议关注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