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今后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10月18日和10月19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两场集体采访。其中广东、河南、四川、山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各省科技创新方面的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近年来,广东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大局,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王牌军”,到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省科技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广东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推动创新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排在全国第一。
广东主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下功夫。每年都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12条”等。二是在着力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这两大“国之重器”顺利运作,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顺利建成并在前沿科学和产业急需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集聚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和高水平领军人才。广东还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三是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目前广东有“四个90%”,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四是在着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下功夫。广东率先探索财政资金过境支持港澳机构开展研究,积极与港澳共建科研机构、高校和孵化基地,探索接轨国际科创机制,汇聚世界顶尖研究团队。
张虎还重点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目前在大湾区有世界500强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广东将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张虎表示。
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取得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突破了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表示,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最强音、主旋律。
一是重建重振省科学院。聚焦新型研发机构定位,设立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同时创新实施“以实验室办院、以研究所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模式并赋予其独立法人资格,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在中原科技城260平方公里内,推进创新链系统性布局。已有8家省实验室挂牌运行,新组建6个研究所、25个省产业研究院、21家省中试基地,还有12家省创新联合体。二是实施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河南打出了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组合拳”,推出50项改革,出台10个方面配套政策,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已经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三是引育并举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河南出台了“1+20”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建设人才公寓,为各类人才提供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
周霁表示,河南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加快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南力量。
四川: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始终坚持以创新培育动能。
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表示,四川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制造强省,全省的经济总量在过去的十年连续跨过3个万亿级台阶,去年达到了5.38万亿元,位居全国的第六位,进入了经济大省的行列。
郑莉介绍,四川成为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区。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踵而至,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继在四川挂牌。又比如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镌刻下了四川的印记,大家都知道的歼20是在四川研制生产,运20、C919的机头在成都生产,嫦娥探测器、北斗系列卫星是从西昌发射基地升空的,“华龙一号”的核心技术也是从四川诞生的。四川是从建国初期老的三线建设基地,现在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基地。
郑莉表示,四川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四川现有“两院”院士有65人,去年全省研发经费超过了千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万亿元。上海的科创板开市以来,已经有17家科技川企成功地敲钟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七位。截至去年年底,四川共有专精特新企业超过了2000家,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八分之一。
此外,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迈上了万亿元的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紧随其后,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四川还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德阳的高端能源装备、乐山的多晶硅、雅安的大数据、遂宁的锂电池、攀枝花的钒钛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的新篇章。”郑莉说。
山东: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计划
在科研创新领域,十年里,山东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增长了7倍,解决了诸多卡脖子问题;建立或正在建设新的国家级实验室……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山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走在前、开新局”。山东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概括讲是“三句话、九个字”:第一句话是“扬优势”,着力发挥自身九个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苦练内功、强化优势来服务和融入。第二句话是“强融入”,更大力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更加广泛与日韩、中东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通过更高品质开放合作来服务和融入。第三句话是“双发力”,在需求侧实施“十大扩需求”行动,在供给侧发展“十强产业”,通过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拉通联动全国产业链来服务和融入。
此外,山东着力抓住四件大事,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一是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计划,通过十个方面具体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形成集成创新优势。二是用更好一点、更优一点的政策创新营造人才环境,用制度机制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用各种政策包创新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山东蓬勃发展,形成创新高地。三是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实施措施,把中央给山东的政策优势全面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四是集聚各方面科研力量,着力自主创新,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等各方面更好作出山东贡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