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1日

西安市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近年来,西安市汛期局地性暴雨时有发生,且来势猛、速度快、历时短,难以准确预报,曾造成较严重的突发性洪涝灾害,对西安市的社会秩序、环境、资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给市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西安市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城市洪涝灾害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和预防预警系统,确保灾害预警准确,排涝措施得力,抢险对策有效,救灾迅速全面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证城区特大暴雨内涝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6)《陕西省防汛应急预案》;

(7)《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方法》;

(8)《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754-2017)。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突发性强降雨、连续强降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情况导致西安市主城区发生内涝灾害的防御和处理,区域范围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

1.4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特别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先采取人员避险措施,第一时间抢救人员,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应对城区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明确分工,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应急处置责任。

(3)依法规范、科技支撑。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应急救援力量为突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健全快速反应、联动协调的工作机制,高效有序处置城市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宣传教育等工作。突出应急预案的实战化,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能力建设,确保把已发生事件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2 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42′-34°45′之间,南依秦岭,北跨渭河,平均海拔424米。主城区位于渭河平原的二级阶梯上。北部为渭河水系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大体东南高、西北低,建成区西北至东南高差60多米,坡度平缓,建成区面积729.14平方千米,市区规划面积86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全市国家气象观测站最大24小时降雨量203.7毫米(蓝田,2021年8月19日),国家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雨量92.8毫米(西安,1989年7月18日)。灾害性局地短历时强降雨频次有增多趋势。

2.2 社会经济概况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城市,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等开发区。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0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7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328.2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379.37亿元,增长4.2%。全市常住人口1295.29万人,主城区道路已形成三环、三横三纵、四放射的交通骨干网。

2.3 洪涝风险分析

西安市地处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汛期降雨以局地突发性暴雨及连阴雨居多。近年来汛期局地短时强降雨频发,可预报时效短,易造成城区发生内涝灾害。

6~8月为我市多雨阶段,短时暴雨天气防御形势严峻,暴雨洪涝和极端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的灾害呈现多发态势,发生城市内涝的可能性较大。

西安主城区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改造欠账较大。明城墙内、东关、北关、西郊老工业区、东郊国防工业区、纺织城、洪庆地区的雨水管网暴雨设计重现期普遍为0.5~1年左右,且存在大量的合流管道;近20年新建改造的雨水管网暴雨设计重现期普遍为1.5~3年。现状排水管网只能应对小到中雨强度的降雨,遇到中到大雨及以上级别的降雨,特别是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势必造成严重内涝。

2.4 城区洪涝防御体系

西安市主城区现有排水管网5605千米,其中雨水管道2131千米,污水管道2229千米,合流管道134千米,过街管道1029千米;现有排水提升泵站49座,主要集中在环城路下穿隧道、皂河沿线、灞河西岸及北客站附近;各型泵机156台,大型移动式抽排车20台,龙吸水3台,主要担负城区下穿立交和道路积水点的积水抽排工作;主要蓄洪池包括:曲江池、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总调蓄水量256万立方米,调蓄面积150平方公里;主要排洪河工程包括:漕运河、皂河、幸福河、浐河、灞河。

表1 幸福河、皂河、漕运河防洪工程基本情况

排洪河名称区 间提防级别现状标准(暴雨重现期P)河道长度(km)设计流量(m3/s)

西三明渠末端—尚苑路北

3级

P=3年

2.8935~67
尚苑路北—柳林村西0.6967
柳林村西—西铜路箱涵上游115mP=5年1.3297
西铜路箱涵上游115m—西铜路箱涵下游

P=3年

0.0469
西铜公路—阳光大道0.6969
阳光大道—辛王路上游425m0.7869
辛王路上游425m—入渭口2.6469

雁长交界—子午大道

3级

P=3年0.9

35~160

子午大道—南三环路P=5年1.25
南三环路—西沣路

P=3年

1.01
西沣路—锦业路0.39

49.3

锦业路—唐延南路0.45
唐延南路—瞪羚路2.1549.3~83.8

瞪羚路—科技八路

3级

P=3年

0.4383.8
科技八路—科技路4.2483.8~131.9
科技路—昆明路1.60131.9
昆明路—红光路0.90

151.83~

168.72

红光路—三桥新街4.42
三桥新街—南皂河桥4.08162.1
南皂河桥—尚稷路3.34162.1
尚稷路—入渭口10年一遇洪水1.80260

汉武大帝广场—汉武大帝广场下游109m

3级

P=3年

0.1138
汉武大帝广场下游109m—石化大道0.5344.22
石化大道—沣三干入口上游1074m0.8738~41
沣三干入口上游1074m—青东桥下游487m1.9841~49
青东桥下游487m—铁路暗涵上游120m2.7149~66
铁路暗涵上游120m—明光路0.5366~78.3
明光路—文景路下游1.0178.3
文景路下游—入渭口2.8266

表2 灞河、浐河防洪工程基本情况

河流名称左岸长度(km)防洪标准洪峰流量(m3/s)右岸长度(km)防洪标准洪峰流量(m3/s)

灞河

\\\\灞蓝交界—战备桥上游4.07km1.96201600
灞蓝交接—规划8#坝3.69201600战备桥上游4.07km—华清桥7.881002500
战备桥—华清桥3.251002500华清桥—北绕城高速8.62100浐灞交汇口以上2500m3/s,以下3000m3/s
华清桥—入渭口17.11100浐灞交汇口以上2500m3/s,以下3000m3/s北绕城高速—入渭口8.171003300

浐河

\\\\灞桥农防段3.220548
雁长交界—南绕城高速桥2.8751001100雁长交界—南绕城高速桥2.6311001100
南绕城高速桥—浐灞交汇口16.241001100南绕城高速桥—浐灞交汇口16.241001100



2.5 城区易涝积水点及防汛排涝重点工作

2.5.1 城区易涝积水点

根据现场调研及相关资料显示,西安市主城区城市道路低洼路段、下穿式立交暴雨期可能发生的积水点共计146处,其中归属西安水务集团负责67处,归属各区、各开发区负责79处;现有低洼地、棚户区、地下车库、地下商城、地下广场等地下设施789处,深基坑235处;地铁运营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4号线共计8条运营线路,其中地下车站出入口501个;防涝重点车站南稍门、小寨、大雁塔、钟楼等11处,若防汛排涝措施不到位,将可能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5.2 防汛排涝重点工作

(1)城市道路和下穿式立交(地下通道)积水防范与灾害抢险。

(2)低洼地、棚户区进水防范与灾害抢险,包括受灾群众转移和安置。

(3)在建深基坑防范雨洪与塌方灾害抢险。

(4)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商城、广场、停车场、地铁出入口等各类地下建筑物)在暴雨应急情况下的堵水和群众疏散组织。

(5)污水处理厂暴雨内涝期进厂水量溢流调度。

(6)护城河、汉城湖、兴庆湖、曲江池在暴雨应急情况下的调蓄调度。

(7)暴雨应急情况下治安管理。

(8)暴雨导致的架空杆线、户外广告牌、绿化树木倾倒、折断、坍塌事故处置。

3 组织体系及职责

3.1 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副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城管、水务工作副市长,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

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应急、城管、水务工作的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市水务局局长、市城管局局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

成员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防办、市气象局、西安警备区、武警西安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供销联社、西安水务集团、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西安城投集团、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

3.2 主要职责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协调和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应对特大暴雨突发事件;

(2)对城市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抢险救援、新闻发布进行统一领导;

(3)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区县、开发区应对城市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解决事件中的各种问题;

(4)研究城市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重要决策和部署;

(5)按规定及时上报事件进展情况,对事件结果进行评估和报告;

(6)检查督导各相关部门、单位和区县、开发区落实应急预案情况;

(7)决定实施和终止本预案;

(8)其他需要指挥部处理的应急情况。

3.3 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市应急管理局:承担市防指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受灾群众的转移和救援工作;衔接驻地部队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特大暴雨期间全市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在特大暴雨期间,督导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及各区县、开发区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危险区域的群众及时发出撤离指令。

市委宣传部:指导全市防灾减灾和抢险救灾宣传报道、新闻发布工作,负责统筹协调特大暴雨内涝新闻发布;指导市属新闻媒体配合做好特大暴雨内涝预警信息、防御指引的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宣传和弘扬社会正气。

市委网信办:协助相关责任单位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打击造谣传谣信息传播;指导西安网、西安新闻网、西安发布等市属网络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市发改委:督促协调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制定特大暴雨内涝期间电力保障应急预案,并予以备案;督导相关部门做好特大暴雨内涝紧急情况下的供电保障;根据市级救灾物资的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市级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

市工信局:督促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制定特大暴雨内涝期间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指导做好工业、企业的防汛排涝工作;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做好抢险救灾期间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督导管辖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特大暴雨内涝灾害防御措施;督导属地教育部门做好危险地区师生的转移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督导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停(复)课。

市公安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交通疏导应急预案;建立特大暴雨内涝灾害处置机制,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灾害防御工作,提前做好警力预置;协助城市防汛部门做好积水点隔离工作;负责在城市主干道交通诱导屏播放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负责管理全市视频监控系统,提供视频监控实时图像共享,及时向市防指提供道路积水点信息;做好交通疏导,保障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车辆通行;特大暴雨期间,做好灾区治安巡查和维护工作,打击造谣传谣行为,防止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在应急响应期间,指导、协助车辆避险停放。

市财政局:负责对特大暴雨内涝期间防汛排涝应急抢险救灾资金进行审查及拨付,监督资金及时到位和使用。

市资源规划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重点地区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的转移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市住建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房屋建筑抢险应急预案;组织做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管辖范围内房屋、在建工地、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防御工作;按有关规定和灾害影响范围,通知管辖范围内在建工地停(复)工。

市城管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市政设施抢险应急预案;参与市防指特大暴雨内涝灾害的预测、会商和研判,落实市防指的各项防汛排涝措施和指令;负责组织开展城区排涝、市政设施抢险工作;负责在暴雨预警时,下达护城河及汉城湖调蓄指令、污水处理厂溢流闸板启闭调度指令以及泵站排水功能运行指令,并指定专人监督执行情况;负责督导特大暴雨期间户外广告牌的安全并对不安全行道树采取除险加固措施;当城市道路积水达到25cm时,联合市公安局采用硬隔离设施封闭积水路段及下穿式立交(地下通道),做好危险地带的警示标记并疏导交通;负责指导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单位做好所辖范围内城市道桥设施在暴雨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抢险运输应急预案;负责通知、督促和协调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主要客运站运营单位、公交运营单位等在管辖站场通过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告栏等发布预警信息和预防指引,适时调整运营计划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组织妥善安置滞留乘客;组织公路应急抢险队伍及时抢通因灾损毁的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负责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设备以及灾民的道路运输保障;灾害影响期间,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做好公路交通疏导和管制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渭河、漕运河、皂河、幸福河、沣惠渠等排洪河渠的防汛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排洪河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负责城市河道水文和河道流水倒灌监测预警工作;负责在特大暴雨应急响应时迅速启动汉城湖调蓄功能;督导浐河、灞河及污水处理厂的防汛排涝工作;负责组织所辖水利工程的抢险工作;督导在建水利工程暂停作业,做好人员撤离工作;监控所辖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组织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防御措施。

市商务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肉菜保障应急预案;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要求,督促相关商贸企业、单位等实施停(复)业;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

市文化旅游局:负责组织、督导纳入旅游行业管理景区的防汛排涝工作,督导景区实施游乐场所、旅游饭店、公园、景点等危险区域的停业;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雨情、汛情等信息,向社会宣传抢险救灾、抗灾自救知识;督促旅游景区、旅行社建立预警信息收集处置机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度运行、调整旅游线路,限制旅游人员进入受灾地区和路段,督促旅游企业做好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撤离工作,协助开展应急救援。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医疗救援应急预案;负责督导各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特大暴雨内涝防御措施;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对灾区群众、抢险救灾人员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做好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负责灾后传染病的防治监督。

市人防办: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人防工程抢险应急预案;负责开展特大暴雨期间所辖范围内人防工程抢险工作,并做好人防工程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在极端暴雨情况下,配合有关单位在气象显示屏、智慧驿站、广播等媒介播放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向群众发布防御指引信息,为危险区域的群众撤离提供合理指引;负责提供全市特大暴雨天气的监测情况、预警预报情况,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防汛排涝提供决策依据;开展气象灾害的分析和评估。

西安警备区:负责组织协调驻地部队、预备役队伍和民兵抢险救灾,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群众救援转移工作。

武警西安支队:组织部署武警部队抢险救灾,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群众救援转移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组织部署消防救援队伍抢险救灾,协助做好群众救援转移工作。

市供销联社:负责督导管辖范围内直属企业防汛排涝安全,协助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及生活用品的储备、调拨和供应工作。

西安水务集团: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所辖范围内排涝抢险及供水保障应急预案;负责城六区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做好排水管道清掏疏浚,确保排水畅通;负责暴雨内涝期间市管道路积水点的应急处理和积水抽排,确保排水设施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对大环河、西斜三雨水干管等城市主要行洪通道的关键部位(闸门)派专人值守或24小时视频监控;负责制定所辖污水处理厂度汛预案及溢流口闸板开闭方案,特大暴雨期间严密监视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干管运行水位,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溢流调度指令,确定所辖污水处理厂防汛责任人;负责制定所辖泵站开启方案,严密监视泵站进水池水位变化,严格执行泵站管理运行指令。

市轨道集团:负责制定并启动实施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轨道交通运营应急预案;负责监管所辖范围内地铁运营线路排水抢险工作,并督促地铁在建工地落实防汛排涝抢险处置工作;关闭所辖范围内地铁站点,实施地铁停运并疏散乘客;做好地铁内防雨水倒灌措施和杂物拦护措施。

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监管所辖范围内地铁运营线路排水抢险工作,督导地铁在建工地落实防汛排涝抢险处置工作;关闭所辖范围内地铁站点,实施地铁停运并疏散乘客;负责保障地铁内排水系统的防汛排涝和保畅通工作,做好地铁内防雨水倒灌措施和杂物拦护措施。

西安城投集团:负责所辖地区供气、供热、公交、出租车的防汛排涝安全。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负责所辖电力设施防汛排涝安全;落实防汛排涝抢险救灾用电保障措施。

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通信保障,重点做好党政机关、防汛指挥机构和民生保障部门的通信保障;及时向公众发送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负责做好通信线路、基站设施设备等的维修和修复工作。

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时响应市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并启动实施各辖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做好区属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工作,对辖区内积水点进行应急处置、救援安置、积水抽排;配合水务集团进行防汛抢险工作;负责做好群众救援转移、安置、救助等工作。

3.4 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在市防指的统一领导下,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分别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在启动应急响应后,各工作小组相互协作,分工负责承担特大暴雨期间的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事发区域抢险救灾、交通保障、人员安置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工作。

应急工作小组主要包括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预警预报组、工程抢险组、救援保障组、安置保障组、交通保障组、电力保障组、通信协调组、医疗救治组。

(1)综合协调组: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城管局等配合,联合负责西安市城区特大暴雨紧急情况下防汛排涝工作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参与有关洪涝灾情统计、核查并上报市防指,负责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向其他各组传达市防指的指挥调度指令。

(2)宣传报道组: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局、市气象局、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等配合,负责研究制定新闻发布方案,指导新闻报道,以及舆情(包括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引导;充分利用媒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3)预警预报组:市气象局牵头,市水务局、市资源规划局及有关行业(单位)专家配合,负责雨情、水情、地质灾情等的监测预警工作,对极端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全市防汛排涝工作提供预警信息、技术支持和决策性建议。

(4)工程抢险组:根据灾情类型,启用相应的抢险组。市城管局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因灾损毁的各类设施的抢险工作;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水利工程、供排水工程(市区各污水处理厂)及排洪河工程等的抢险工作;西安水务集团负责开展城六区管辖范围内的排水设施及城市主要行洪通道重点部位抢险工作;市轨道集团及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监管范围内地铁运营线路的排水抢险工作,并督促地铁在建工地落实防汛排涝抢险处置工作;市人防办负责开展管辖范围内的人防工程抢险工作;市资源规划局负责开展地质灾害抢险工作;西安城投集团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的燃气、公交设施等抢险工作;市住建局负责开展管辖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在建工地等抢险工作;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负责组织开展权属范围内的供电设施抢险工作;市工信局、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组织开展通信设施抢险工作。

(5)救援保障组: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受灾地区政府(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西安警备区、武警西安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单位参与,遵循有关规定,承担以抢救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受灾群众的救援工作。

(6)安置保障组: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受灾地区政府(管委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等单位参与,负责开展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以及生活必需品调运和管理等工作。

(7)交通保障组:市交通局牵头,市公安局、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负责救援人员、物资和装备运输保障工作,制定灾区群众的转移路线,决策实施道路运输、公交地铁停运及恢复运营等工作。

(8)电力保障组:市发改委牵头,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做好通讯应急电力的保障工作。

(9)通信协调组:市工信局牵头,负责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10)医疗救治组: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医疗救(援)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医疗物资的组织调度,做好灾区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好洪灾及次生、衍生灾害发生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4 预防与预警

4.1 监测

(1)市气象局加强对特大暴雨天气的跟踪监测,完善区域特大暴雨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精准度,准确预报降雨量级、强度、影响区域,并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市水务局加强城市重点排洪河渠的水文实时监测预警工作,并监控市属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组织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防御措施。

(3)市资源规划局加强地质灾害跟踪监测与评估工作,提高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区、旅游景区等局部区域的监测预报精度。

(4)市城管局加强护城河、汉城湖等城市重点蓄洪池水位要素等的实时监测,及时下达护城河、汉城湖等蓄洪池调蓄指令。

(5)西安水务集团加强市管道路积水点的监测,确保排水设施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对城市主要行洪渠(通)道的关键部位(闸门)及污水处理厂进场污水干管运行水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6)各相关成员单位加强对所管辖区域内防汛排涝重点部位及灾害易发地区的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等监测。

4.2 特大暴雨预警

根据气象部门雨量预报预警或监测信息,将出现1小时降雨量达到60mm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达到140mm以上,或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50mm以上的强降水时,气象部门发出特大暴雨预警信号。

4.3 预防行动

当发布特大暴雨预警时,由预警地区防汛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组织会商调度。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暴雨情况,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层级响应的原则,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1)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及时收集、报送相关信息。

(2)加强城区低洼易涝点、在建工地的巡查值守。

(3)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准备,视情况在危险区域预置有关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

(4)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转移安置场所。

(5)按照相关预案要求,疏散、转移易受威胁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物资,管控重大危险源。

(6)关闭或限制使用易受洪涝灾害危害的场所,封闭下穿立交和低洼易涝点,控制或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活动。

(7)媒体单位优先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和应急宣传工作。

(8)视情况对预警地区防汛排涝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总体要求

西安市发生特大暴雨突发事件后,在市政府和市防指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市防指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的职责分工,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依靠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力争将洪涝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力保城市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5.2 先期处置

(1)暴雨事件初发时,各区县、开发区启动管辖范围内的暴雨内涝防汛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安置工作,并及时上报市防指。

(2)市防指收到灾情信息后,通过市应急管理局向西安警备区、武警西安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成员单位发出救援指令,迅速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奔赴灾区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5.3 应急启动条件

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以下情况时,启动市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

(1)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警及监测信息,3个以上(含3个)区全区将出现或已经出现1小时降雨量大于60mm,或12小时降雨量大于140mm,或24小时降雨量达250mm以上的强降水时,经专家会商和研判后,启动市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

(2)其他需要启动市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的情况。

5.4 应急响应行动

5.4.1 市防指响应行动

(1)当启动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后,市防指总指挥长坐镇指挥,研判和部署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工作;督导相关部门和区县、开发区落实特大暴雨期间的抢险救援工作;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2)总指挥长主持召开会商会议;各应急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求相关受灾区(开发区)根据雨情、水情启动相应响应。

(3)市防指全体成员单位派员到市防指参与联合指挥调度。

5.4.2 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各级各部门响应行动

(1)各级指挥人员到位。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区、街道、社区主要领导和防汛负责人到岗到位,组织动员本系统和辖区干部群众做好防汛工作。

(2)开展广播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短信等媒介,播报预警信息,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开展防汛动员。

(3)关闭地下空间。关闭全市所有地下停车场、商场、广场、人防工程,并疏散人员至就近楼房高层建筑内,做好防倒灌工作。

(4)关闭地铁站点。全市地铁停运,疏散乘客至就近楼房高层建筑内,关闭地铁站点,做好防倒灌工作。

(5)隔离下穿通道。各防汛点责任人提前到位,采用隔离栏杆、铁马、警示牌等硬隔离措施,封闭下穿立交、隧道及低洼易涝点,疏导交通,组织撤离人员。

(6)转移危险区群众。组织危旧房屋、低洼地、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

(7)疏散户外人员。关闭景区,疏导游客,疏散街面人员,就近转移至安全位置。

(8)交通临时管制。做好街面车辆的交通疏导和指引工作,引导车辆就近寻找安全位置后停驶并做好紧急避险。

(9)做好生命线巡查。加强对水、电、气等管线的巡查,视天气情况提前开启或延迟关闭道路照明。

(10)停止户外施工。暂停地铁、房屋等在建工程施工,高空作业人员、在建工地户外工作人员停止作业,及时撤离到安全场所躲避,并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电源。

(11)做好停课工作。全市范围内的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立即停课,做好滞留人员的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

(12)做好停业工作。全市营业场所暂停营业,各类会展、交易场所、商业步行街、露天活动等暂停举办,妥善安置受困人员。

(13)做好救济保障。妥善安置群众,调运生活保障物资,做好安置点群众的生活保障。

5.4.3 应急小组响应行动

(1)综合协调组:负责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向其他各组传达市防指的指挥调度指令;收集、汇总、报送灾情险情动态,参与有关洪涝灾情统计、核查并上报市防指;在特大暴雨期间,督导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和相关区县、开发区启动预案并落实措施。

(2)宣传报道组:负责研究制定新闻发布方案,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政务网站、短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播发防御指引,提醒市民暂停户外活动。

(3)预警预报组:对暴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为市防指工作提供决策性建议。

(4)工程抢险组:根据出险情况,组织抢险力量到达险情现场,对险情开展应急处置,进行工程抢险。

(5)救援保障组:组织协调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和救援工作;衔接驻地部队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以抢救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救助受灾人员,实施被困人员的救援转移工作。

(6)安置保障组:负责安置受灾群众,以及生活必需品的调运和管理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要求。

(7)交通保障组:根据调度指令,负责救援人员、救援物资、救援装备的运输,制定受灾群众的转移路线,及时向市民和车辆发布最新交通状况,提醒市民避开水浸及拥堵的路段。

(8)通信协调组:负责抢修灾区受损通讯设备,保障应急抢险和应急处置通讯畅通。

(9)电力保障组:负责特大暴雨期间的电力保障工作。

(10)医疗救治组: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赶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援,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的具体响应行动见附件4(市防指各成员单位特大暴雨防汛排涝应急响应措施)。

5.4.4 各区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急响应

各区县防指要及时启动辖区防汛排涝应急响应,落实属地责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救援、转移、抢险、救灾工作。各区县防指要严密组织撤离迁安,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及时向市防汛办报告情况。

5.5 应急响应结束

当气象台解除有关特大暴雨预警信号后,由市防指宣布解除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下沉一线,勘察实情,组织做好本行业的灾后恢复工作。

(2)属地政府继续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群众做好返迁工作。

6 后期处置

在市防指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恢复与重建工作,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6.1 灾后救助

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供销联社、西安水务集团等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安排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做好受灾群众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织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有医疗,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6.2 抢险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排涝抢险物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6.3 水毁工程修复

对影响当年防汛排涝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并将城市道路等积水点治理列入下一年度应急防汛排涝工程计划,所需资金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安排。

6.4 灾后重建

各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根据内涝受损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尽快组织灾后重建。

6.5 保险与补偿

受灾地区所投保的水毁设施、设备、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及时进行核实、理赔;依照紧急防汛期有关规定征用或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内涝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做其他处理。

6.6 调查与总结

(1)由市防汛办组织相关部门、有关单位、重点地区管委会对暴雨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

(2)市应急管理局根据特大暴雨内涝事件的具体情况,组建调查组,并聘请有关专家参与,对突发暴雨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损失,以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应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防汛排涝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并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6.7 奖励与惩罚

市防指对在防汛工作中表现突出或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或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延误防汛突发事件处置,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保障措施

7.1 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传达执行市委、市政府指示、市防指部署,做好防汛排涝抢险综合协调工作等以满足西安市特大暴雨情况下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要求。

7.2 气象保障

加强西安市特大暴雨天气下的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及时反馈雨情、水情等信息,为各成员单位启动响应提供技术依据。

7.3 应急队伍保障

西安警备区、武警西安支队、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是基本抢险救援队伍,在特大暴雨内涝期间,由市应急管理局统一调动指挥,相关成员单位要落实先期处置队伍和增员队伍的组织保障方案。

7.4 通信与电力保障

由市工信局负责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做好暴雨天气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由市发改委负责,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配合,负责暴雨天气下的应急电力保障工作。

7.5 交通保障

市交通局负责提供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设备的运输工具保障;西安城投集团、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做好公交、地铁的紧急转运保障;市公安局负责做好应急交通管制工作,及时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必要时提供警车带导,确保抢险车辆优先通行。

7.6 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健康委要制定医疗卫生应急保障方案,根据就近处置原则,明确响应医疗应急救援措施、医疗卫生队伍和医疗卫生设备、物资调度等措施。

7.7 物资与资金保障

市财政局应根据城市特大暴雨内涝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做好经费保障。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抢险现场的物资保障。

8 预案管理

8.1 宣传培训

预案实施后,市城防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学习、宣传和培训。各区、开发区防指结合当地实际编制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报本级政府(管委会)批准,报市防指备案。

8.2 防汛演练

由市城防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综合演练,做好跨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动,确保应急状态下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应结合实际,按要求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特大暴雨内涝应急演练工作。

8.3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防汛办负责管理,并组织预案评估,视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9 附则

9.1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防汛办负责解释。

9.2 预案生效日期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1

西安市特大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

特大暴雨预警信号:

根据气象部门雨量预报预警或监测信息,将出现1小时降雨量达到60mm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达到140mm;或24小时内降雨量达250mm以上。

防范准备措施:针对暴雨,在其来临之前应做好以下预防准备工作。

1.了解相关应急知识

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书籍等途径,主动学习暴雨预报预警、灾害常识和防范技能。积极参加应急、水务、气象、国土等部门组织的科普活动,积极参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相关应急演练,加深对暴雨常识和防范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排查管电线路隐患

(1)检查管网。积极配合市政、街道和社区做好公共排水管道、路面排水口垃圾和雨篦清理,检查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车库等场所是否有进水、漏水隐患。

(2)检查电网。检查室内电路、室外电网线是否结实,有无裸线等。同时,也要检查煤(燃)气管线安全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电和燃气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由专业技术人员解决。

(3)排查隐患。乡村居民要做好排水沟渠的疏通,私家宅院要做好排水系统的检查,危旧房屋要提前检查和整修。

3.做好相关应对准备

(1)居住在危旧房屋和低洼院落的市民应做好防雨、防涝准备,收拾家中物品,尽量置于楼上或高处,并准备必要的排涝器材。

(2)居住在危旧房屋和低洼院落的市民应做好防雨、防涝准备,收拾家中物品,尽量置于楼上或高处,并准备必要的排涝器材。

(3)学校建立与暴雨天气相关的学生托管、代管机制,确保学生上学、放学人身安全。

4.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自救意识。牢固树立自救意识,关键时候听从专业人员指挥,养成行动前自觉获取暴雨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习惯,并根据天气情况安排生活和工作。

(2)互救意识。自觉养成互救意识,一旦发现他人处于危险之中要及时科学施救,并将相关信息迅速通报专业部门。

特大暴雨防御指引:

1.室内人员

(1)检查房屋或院落可能漏雨、渗水处,提前做好防范和排水准备。及时采取关闭和紧固门窗等防御措施,防止雨水侵入室内。有雨水漫入室内危险或已经有雨水漫入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挡水板和沙袋等方式防止雨水进一步侵入。

(2)检查电路、炉火、煤气阀等设施是否安全,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必要时将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2.中小学生

(1)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应由成人带领,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的人身安全;农村中小学生没有成人带领,可根据路段情况采取依托家长、周边农户和学校分段负责接送的方式,保证学生安全。

(2)获知特大暴雨预警信号时,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或推迟上学、放学时间、停课等要求,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看护和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老师或家长在护送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应随时注意雨情变化,当降雨突然加大、出现积水或其它突发事件时,应就近选择安全场所暂避。

3.驾驶人员

(1)要及时了解路况和雨情等信息,开启警示灯,避免将车辆停放在低洼易涝等危险区域,遇到积水道路特别是有积水的立交桥下穿隧道时,应绕行,避免穿越积水道路和区域。在雨大时可暂时停驶,将车辆停靠在地势较高处或安全位置。

(2)当车辆在积水处抛锚被困水中时,车内人员或周边知情人员应立即拨打相关救助电话;如积水上涨且未能得到及时救助时,应果断寻找工具凿开车窗,弃车逃生。

(3)暴雨预警发布后,应尽量减少车辆外出。在外行驶时,应为应急救援车辆让行,不要占用应急车道。

4.行人

(1)不要在路况不明的积水中行走。如确需在积水中行走时要细心观察周围的警示标志和路况,防止跌入窨井、地坑、沟渠之中;蹚水行走时,要注意积水面的变化,遇有旋涡,务必绕行,以免被吸入失去井盖的下水道。老弱病残幼人群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务必由监护人陪同。

(2)应尽量避免前往桥下(尤其是下凹式立交桥下)、涵洞等低洼地区;当地铁、地下商场、过街通道等地下空间积水时切勿进入,切勿在高楼、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远离易涝区、危房、边坡、简易工棚、挡土墙、河道、水库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

5.特殊活动人员

(1)前往机场、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时,应事先咨询相关信息,了解这些地区和场所可能受到暴雨影响的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已在机场、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的人员,应主动关注现场管理部门关于航班、车次、票务等临时调整信息。

(2)前往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场所时,应主动关注活动因降雨暂停或改期相关消息。已参加户外活动人员和受到降雨影响的室内活动人员,应听从现场应急指挥安排,有序疏散。

6.暴雨影响期间,当相关部门准备或正在采取灾害防御部署时,应关注暴雨及其它相关预警信息,服从政府及相关部门抢险救灾指挥。当发现险情、灾情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附件2

市防指应急工作小组分组表

序号工作小组牵头单位主要成员单位职 责
1综合协调组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西安水务集团等单位参与负责防汛排涝工作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参与有关洪涝灾情统计、核查并上报市防指;负责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向其他各组传达市防指的指挥调度指令。
2宣传报道组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局、市气象局、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等单位参与负责研究制定新闻发布方案,协调新闻报道,以及舆情(包括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充分利用媒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3预警预报组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资源规划局等单位及相关行业(单位)专家参与负责雨情、水情等的监测预警工作,对极端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全市防汛排涝工作提供预警信息、技术支持和决策性建议。

4

工程抢险组

市城管局

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因灾损毁的市政设施抢险工作。

市水务局

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水利工程、供排水工程(市区各污水处理厂)及排洪河工程等的抢险工作。

西安水务集团

负责开展城六区管辖范围内的排水设施及城市主要行洪通道重点部位抢险工作。

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负责监管范围内地铁运营线路排水系统的抢险工作,并督导地铁在建工地落实防汛排涝应急抢险措施。

市人防办

负责开展管辖范围内的人防工程抢险工作。

市资源规划局

负责开展地质灾害抢险工作。

西安城投集团

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的燃气、公交设施设备抢险工作。

市住建局

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建工地等抢险工作。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

负责组织开展权属范围内的供电设施抢险工作。
市工信局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组织开展通信设施抢险工作,做好相关协调。
5救援保障组市应急管理局属地政府(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西安警备区、武警西安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单位参与负责组织开展受灾群众的救援工作。
6安置保障组市应急管理局属地政府(管委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等单位参与负责组织开展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以及生活必需品调运和管理等工作。
7交通保障组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负责救援人员及物资、装备运输保障工作,制定灾区群众的转移路线,决策实施道路运输、公交地铁停运及恢复运营等工作。
8电力保障组市发改委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等单位参与做好通讯应急电力保障工作。
9通信协调组市工信局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等单位参与负责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10医疗救治组

市卫生健康委

负责医疗救(援)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医疗物资的组织调度,做好灾区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好洪灾过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附件3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措施

成员单位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响应措施
市防指市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研判和部署特大暴雨内涝应急工作,严格督查各相关单位和各区(开发区)指挥部特大暴雨内涝工作落实情况;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联合值守市防指全体成员单位派员到市防指参与联合值守。
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预警预报组、工程抢险组、救援保障组、安置保障组、交通保障组、通信协调组、电力保障组、医疗救治组等10个工作小组,各小组按职责做好应急工作。
市委宣传部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抢险救灾宣传报道情况、舆情变化等情况;③指导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④指导新闻媒体根据市防指最新灾情统计结果和救灾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⑤做好舆论引导,指导新闻媒体加强抢险救灾中涌现出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保持社会民心稳定;⑥根据市防指的要求,统筹协调特大暴雨防汛排涝新闻发布工作;⑦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委网信办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及时向市防指报告网络媒体宣传报道情况、网络舆情变化情况;③指导网络新媒体及时更新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灾情统计结果和救灾情况;④全力指导、协助相关单位做好网络舆情收集和引导工作,保持社会民心稳定;⑤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发改委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全面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暴雨内涝期间全市抢险救灾通讯用电的应急保障工作;③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工信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协调通信运营企业做好通信基础设施的抢修工作;③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教育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管辖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开课情况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③组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工作;④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危险地区在校师生的转移安置工作;⑤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公安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各重点地区、场所的巡查防护及治安救助情况;③加强抢险救灾道路交通疏导和管制工作,重点关注危险区域附近道路交通秩序,保障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④指导、协助低洼易涝区抢险救灾车辆和避险车辆的停放;⑤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财政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②做好紧急情况下救灾补助资金统筹安排和拨付工作;③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资源规划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发生情况;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组织、调配专家和专业抢险队全力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④落实和执行市防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住建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措施落实及受影响情况,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范围内地下车库等低洼易涝区域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及受影响情况;③组织做好危险区域在建工地的停工工作;④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管辖范围内危险区域在建工地、老旧房屋的群众转移工作;⑤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专业抢险队全力抢险救灾;⑥密切关注临河物业小区受灾情况,及时协调开展救援工作;⑦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城管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管辖设施的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及受影响情况;③关闭水淹和低洼路段设施电源,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或警示牌;④全力指导开展城市内涝抢险应急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全市内涝情况,全力处置城市渍涝情况;⑤指导专业抢险队伍全力开展城区市政设施抢险救灾工作;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交通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交通设施、车站等单位的运行情况及受影响情况;③督促协调各区(开发区)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客运站运营单位、公交运营单位等做好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播报,如有调整或取消车次等信息及时告知公众,妥善安置滞留旅客;④组织做好全市运输行业停运工作;⑤协调各区和相关单位视情况增派应急运力;⑥协助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做好低洼易涝区域道路交通疏导工作;⑦视情况增派专业抢险队及时做好损毁路段、站场抢修抢险工作;⑧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水务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河道、水闸等水务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供排水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和受影响情况等;③严密巡查河道、涵闸等,重点监视城市排洪渠道及污水处理厂等重要部位,全力处置险情,不间断对排洪渠道堤岸的巡查,密切关注排洪渠道水位变化及堤防安全;④全力做好市属水利工程的监控和调度,保障水利工程和城市安全,第一时间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出预警;⑤核查危险区域在建水利工程停工情况及相关人员的转移情况;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商务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组织做好全市商贸企业、单位落实防御措施,做好停业工作;③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文化旅游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旅游景区(点)游乐场等户外活动设施关闭情况以及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撤离情况;③根据暴雨内涝的范围和程度,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业视情况对受暴雨威胁的旅游景区(点)采取关停措施,协助疏散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卫生健康委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卫生防疫工作开展情况;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和疫情控制,做好医疗救助保障;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应急管理局①做好防汛排涝市级综合协调工作;②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及时向各成员单位和各区、开发区传达市防指命令;③及时组织召开会商会议;④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工作;⑤做好参与联合值守单位人员的接待,接收联合值守单位填报的信息;⑥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安置工作;⑦协调消防救援队伍、抢险队伍参与群众转移救援行动;⑧衔接驻地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市人防办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市人防工程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及受影响情况;③专业抢险队伍及时做好损毁人防工程的抢修抢险工作;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气象局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每1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情况,实时向市防指提供雨情信息,并视情况加密报送频次;③及时分析预测暴雨发生发展态势,为领导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持;④进一步加密监测预报频率,加密会商,将相关暴雨预测分析结果及时报告市防指及政府有关部门;⑤及时向社会、媒体、通信运营商以及其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和预发布信息;⑥配合有关单位在气象显示屏、智慧驿站、广播不间断播放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⑦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西安警备区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依令协调和指挥驻地部队、预备役部队及民兵全力投入抢险救灾行动;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驻地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等情况;④全力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群众转移、救援行动;⑤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做好重点部位的防护、开展被暴雨损毁工程的抢险突击;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武警西安支队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依令调动所属力量全力投入抢险救灾行动;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武警部队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等情况;④全力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群众转移、救援行动;⑤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做好重点部位的防护、开展被暴雨损毁工程的抢险突击;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消防救援支队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全面调动消防救援队伍全力投入抢险救灾行动;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消防救援队伍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等情况;④全力进行群众转移、救援行动;⑤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做好重点部位的防护、开展被暴雨损毁工程的抢险突击;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供销联社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全力协助做好抢险物资及生活用品的储备、调运和供应;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抢险物资及生活用品的储备情况及调拨、供应工作开展情况;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西安水务集团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负责城市道路积水点、内涝点的应急处理和抽排工作,确保排水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供排水、大环河、漕运明渠、西斜三雨水干管等主要行洪通道关键部位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和受影响情况等;④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运行水位;⑤紧急调配水源,全力保障职责范围内救灾用水的水质安全、水量充足,重点做好党政机关、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医院、供电、供气、通信等民生保障部门供水保障;⑥做好职责范围内排水管网的维护调度工作;⑦落实并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市轨道集团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视情况做好地铁停运及人员疏导工作;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地铁运营计划调整情况、线路及站点的运行情况及受影响情况等;④根据暴雨内涝的范围和程度,通知特大暴雨预警信号区域内受威胁的地铁在建工地实行停工,关闭用电总闸后及时撤离;⑤加大巡检及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检查地铁口防倒灌措施,做好地铁排涝工作;⑥通过广播播报、显示屏发布等方式,滚动发布更新预警及防御抢险救灾信息;⑦视情况调整地铁运营计划,通过微信、微博、网站、手机软件及站点内电子显示屏、公告栏、广播等方式,提前向公众公布;⑧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西安城投集团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负责统计管辖范围内的燃气、公交等设施设备的受灾情况并组织开展抢险工作;③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管辖范围内燃气、公交等设施设备的受灾损害情况及抢险救灾工作情况;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检查电力线路、设备、设施的防御措施,加大对电力线路、设备、设施的巡检力度,及时进行加固,密切关注低洼易涝区域的供电安全,及时消除受暴雨威胁的供电设施安全隐患;③检查危险区域电源是否切断,在高压电塔、变电站等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④做好电力调配,重点保障抢险救灾现场用电以及党政机关、三防指挥机构和医院、供水、供气、通信等民生保障部门的电力供应,紧急调派应急发电车、发电机等参与抢险救灾,专业抢险队加强开展抢修复电工作,保障电力供应;⑤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⑥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供电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及受影响情况等。
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单位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准确、及时向所属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③进一步核查通信线路、基站设施设备的防暴雨内涝措施,及时抢修受损通讯设施;④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短信发送情况,通信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及通信线路、基站设施设备受影响情况;⑤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设备,保障通信畅通;⑥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城六区政府及各开发区管委会①派员参与联合值守,并将本区(开发区)的防汛排涝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报告市防指;②按照本区(开发区)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展开暴雨防御、人员转移、救援、安置和其他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市防指的指令和部署,做好应急支援工作;相关情况及时汇报市防指;③已启动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的区(开发区)每2小时向市防指报告一次本区防御工作、灾情、受影响情况;④落实和执行市防指的各项指示要求。

附件4

西安市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体系

一、市级特大暴雨内涝总体应急预案

序号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名称预案制定(责任)单位
1西安市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市应急管理局、市城管局

二、市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

序号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名称预案制定(责任)单位
1特大暴雨内涝期间电力保障应急预案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
2特大暴雨内涝期间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
3特大暴雨内涝期间交通疏导应急预案市公安局
4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资源规划局
5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房屋建筑抢险应急预案市住建局
6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市政设施抢险应急预案市城管局
7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抢险运输应急预案市交通局
8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城区排洪河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市水务局
9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肉菜保障应急预案市商务局
10特大暴雨内涝期间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市卫生健康委
11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应急管理局
12特大暴雨内涝期间人防工程抢险应急预案市人防办
13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市气象局
14特大暴雨内涝期间所辖范围内排涝抢险及供水保障应急预案西安水务集团
15特大暴雨内涝期间轨道交通运营应急预案市轨道集团

三、区级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

序号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名称预案制定(责任)单位
1未央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未央区政府
2莲湖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莲湖区政府
3碑林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碑林区政府
4新城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新城区政府
5雁塔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雁塔区政府
6灞桥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灞桥区政府
7高新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高新区管委会
8经开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经开区管委会
9曲江新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曲江新区管委会
10浐灞生态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11航天基地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航天基地管委会
12国际港务区特大暴雨内涝应急预案国际港务区管委会

附件5

西安市城市防汛成员单位防汛负责人联络表

西安市委办公厅

值班电话:86780000 传真:86781111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值班电话:86786111 86786222 传真:86786182

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值班电话:86513232 传真:86513131

西安市城市防汛办公室

值班电话:86537455 传真:86537471

办公电话:86787285 传真:86787285

城市防汛成员单位

部门或单位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电 话联络人电 话值班电话/传真
市委宣传部廉宏伟(常务副部长)程胜86780671高博8678066086780678/86780690(传真)
市发改委贺卫涛(副主任)马欢86786389代正利8678630086786240/86786384(传真)
市工信局孙远昆(副局长)张九源
谢辉
86788991
市教育局程军安(副局长)魏振华86786582王更生8678659786786606(工作日)/8678660586786576(非工作日)/86786575

市公安局

殷浩(副局长)

毛勇86751562卢欣8675174986751749(传真)

交警支队指挥中心:86755303/88627099

市财政局罗红林(总会计师)刘楠89821770刘楠8982177089821705(传真)
市资源规划局王闯(副局长)刘威86786972朱兴国8678695186787000/86787051(传真)
市住建局张小波(副局长)张宏升89832616张睿8866810188668123(传真)
市城管局王军(副局长)冯钢86787287周鲜武8678728586788409/86788400(传真)
市交通局张永民(副局长)孙见林86787336李显东8678774886787322/86787327(传真)
市水务局王俊(副局长)杨峰86787380李显东8678774886787392/86787391(传真)
市商务局陈建锋(副局长)任伟86786501罗芙蓉8678655686786555/86786534(传真)
市文化旅游局赵锋(副局长)石宝锋
郭斌8678761986788227/86788225(传真)
部门或单位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电 话联络人电 话值班电话/传真
市卫生健康委王红艳(副主任)苏星86787693梁洁8678770286787700(传真)
市应急管理局王俊(副局长)张世杰86517089党乐8651703086513232/86513131(传真)
市人防办邱卫华(副主任)雷丰安86486225苗水全8648622386486200/86486216(传真)
市气象局石明生(副局长)赵荣86233946董长宝8623234986265060/89368983(传真)
西安警备区吕森(副司令员)刘永军84725011赵轩锋8472501884725000/84725009(传真)
武警西安支队张鹏(副支队长)赵宸皝68321814陈远基6832181468321810/68321870(传真)
市消防救援支队王昱钦(副支队长)李健
岳阳
86750000/86750047(传真)
市供销联社肖刚(副主任)邹占博86788819景秋梅8678882586788819
西安水务集团周文汉(副总经理)刘日锋85579368李永军
85579366/81541301
市轨道集团马钢(副总经理)蔡德国89615831孙佃升8961518089615637(9∶00-18∶00)89615803(节假日及夜间)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马龙涛(副总经理)郝希伟83307419夏阳8330832183308319(传真)
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毕宏伟(副总经理)袁博89566210李伟8956602081002222
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郭通信(副总经理)何蕾87274640董昆8727214587212526/87219895(传真)

城六区、各开发区

区、开发区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电 话联络人电 话值班电话/传真
新城区王征(区长)区应急管理局杨明波(局长)87416710邵淑杰8744805688612350
碑林区马翔(区长)区应急管理局王畅余(局长)87517088段蕾8323127187517989/87527773
莲湖区王永杰(区长)区应急管理局杨建华(局长)89623513袁璟8736398487310578
雁塔区崔诗越(区长)区应急管理局宋延峰(局长)85381954龚正虎8935595185381834
未央区刘国荣(区长)区应急管理局杨晓伟(局长)89571800张小朋8957583086236287
灞桥区邹晓刚(区长)区应急管理局杨军(局长)83529199郭祥8353693283532764/83538906
区、开发区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电 话联络人电 话值班电话/传真
高新区齐海兵(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郝郁(局长)
罗佰博
81150528/88333622
经开区钱虎威(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闫省军(局长)86521858姚晓周杨磊891654098916540986521858/86515409
曲江新区姚立军(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鲁航(局长)68660321汪云桐6866033868660338/68660326
航天基地牛恺(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何湛(局长)85688717丁涛8568871685838224/89696678
国际港务区孙艺民(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高宝文(局长)83332065高宝文8333206583591918/83453501
浐灞生态区门轩(管委会主任)区应急管理局田桦(局长)83592088汪云桐8359208883595085/83592100

附件6

西安市主城区城市道路易积水点责任人一览表

(西安水务集团管辖67处,各区、开发区管辖79处,共计146处)

序号区域积水点名称积水点位置防汛责任单位责任人
1新城区新城广场新城广场转盘一周—皇城西路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贾 帅
2新城区朝阳门加油站朝阳门外中国石油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慧 鹏
3新城区太华路立交环城北路太华路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李 峰
4新城区火车站隧道环城北路火车站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柴 琪
5新城区朝阳门隧道环城东路朝阳门外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孙虎虎
6新城区幸福南路西安建筑科大幸福南路西安建筑科大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杨 卫
7新城区东二环陇海线隧道东二环陇海线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林 超
8新城区东元西路东二环东元西路丁字路口西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周书杰
9新城区太华路含元路至自强东路太华路含元路丁字口至自强东路东口区段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王高聪
10新城区银河坊光明小区南门口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办事处关永昭
11新城区幸福路韩森路隧道幸福路与韩森路十字幸福林带管委会庞光峰
12新城区万寿路韩森路隧道万寿路与韩森路十字幸福林带管委会杨远飞
13新城区幸福路、长乐路、长缨路隧道幸福路长乐路至长缨路幸福林带管委会王 赫
14新城区万寿路、长乐路、长缨路隧道万寿路长乐路至长缨路幸福林带管委会李 智
15新城区长乐中路万寿路与长乐路交叉口北侧市轨道集团张育坪
16新城区自强东路隧道火车站北广场自强东路隧道市轨道集团张臻荣
17新城区八府庄隧道经九路陇海线隧道市住建局刘 涛
18碑林区东南城角隧道环南路—环东路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李 涛
19碑林区东门隧道环城东路东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张诗雨
20碑林区和平门隧道环城南路文昌门—和平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王彦森
21碑林区南门隧道环城南路南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沈 斌
22碑林区朱雀门隧道环城南路朱雀门—含光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杨 建
23碑林区仁厚庄南路兴庆路与仁厚庄南路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时铁龙
24碑林区东二环西安工程大学西门东二环西安工程大学西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张玉庆
25碑林区东二环信号厂东二环东辅道信号厂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邓俊峰
26碑林区咸宁西路西安交大北门咸宁西路西安交大北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李援军
27碑林区长安路南稍门十字长安路南稍门什字西南角长青饭店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陈明喆
28碑林区友谊东路西安交大南门友谊东路西安交大南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严义林
29碑林区南二环太乙立交南二环太乙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焦 帅
30碑林区友谊西路友谊西路(南稍门—劳动路转盘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侯献伟
31碑林区南二环雁塔立交南二环雁塔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强 毅
32碑林区南二环长安立交南二环长安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武 强
33碑林区323医院东门口建设西路碑林区城管局任长乐
34碑林区东门里地下通道东门里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天桥通道管理所王 伟
35碑林区端履门地下通道端履门十字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天桥通道管理所范振方
36碑林区钟楼地下通道钟楼盘道下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天桥通道管理所郝 斌
37莲湖区明珠巷自强西路明珠巷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杜 强
38莲湖区玉祥门隧道环城西路玉祥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赵博龙
39莲湖区西门隧道环城西路西门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魏烨昕
40莲湖区水司隧道环城西路水司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殷汉阳
41莲湖区小北门立交环城北路小北门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城区分公司张 琨
42莲湖区大兴西路大兴西路西铁小区对面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解 毅
43莲湖区大庆路大庆路(桃园路—潘家村)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李 玄
44莲湖区丝绸群雕大庆路丝绸群雕三岔路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郭 伟
45莲湖区西二环陇海线立交西二环陇海线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屈 昕
46莲湖区汉城路陇海线隧道汉城路陇海线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郑红星
47莲湖区星火路隧道星火路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张宽红
48莲湖区红庙坡隧道星火路红庙坡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泵站分公司陶保升
49莲湖区三桥立交西三环三桥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唐晓山
50莲湖区郝家巷涵洞环城北路东段莲湖区城管局王保文
51莲湖区王赵巷涵洞环城北路东段莲湖区城管局张 东
52莲湖区郭家口涵洞西斜路西段莲湖区城管局郭战宏
53莲湖区二府庄涵洞丰衍路中段莲湖区城管局陈全刚
54莲湖区西快速干道桥下大兴汽配城规划路西快速干道桥下莲湖区大兴市政配套服务中心高 强
55雁塔区西影路阳光小区西影路西等驾坡阳光小区门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张蒙涛
56雁塔区小寨十字长安路小寨十字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杨 恒
57雁塔区大雁塔灯具城西影路大雁塔灯具城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马 锋
58雁塔区朱雀路南段朱雀路(雁塔西路—青松路)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崔文安
59雁塔区雁塔路育才路口雁塔路育才路口南侧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南郊分公司牛银成
60雁塔区红光路立交西三环红光路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丁 昕
61雁塔区电子一路与永松路十字电子一路与永松十字东南角雁塔区电子城街办刘梓红
62雁塔区大寨路西口大寨路与富源三路交汇处雁塔区未来产业城执法中队赵顺团
63雁塔区富源三路富源三路恒盛商砼门口雁塔区未来产业城执法中队陈 炯
64雁塔区富源四路北口富源四路与大寨路交汇处雁塔区未来产业城执法中队文永乐
65雁塔区科创路沙井村北口科创路沙井村北口雁塔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许 佳
66雁塔区科技路与白沙路十字科技路与白沙路十字雁塔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郝满年
67雁塔区经十三路经十三路与昆明路口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办事处马 峰
68雁塔区电子二路电子二路东仪路口长延堡街道办事处王小宾
69雁塔区电子一路四季西巷电子一路四季西巷诚信商业街口小寨街道办事处刘 旭
70雁塔区西延路与西影路十字西北角西延路民政小区门口大雁塔街道办事处赵 珂
71灞桥区十里铺铁路桥华清东路铁路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韩进光
72灞桥区咸宁东路恒大绿洲咸宁东路恒大绿洲小区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东郊分公司刘志均
73灞桥区堡子村纺织城堡子村转盘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贺轶
74灞桥区穆将王立交东三环穆将王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陈方
75灞桥区纺南路纺南路纺西街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韩贵
76灞桥区官厅立交东三环官厅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赖鹏程
77灞桥区华清路华清路(东城大道)东三环桥东侧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王旭升
78灞桥区安邸立交东三环安邸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裴伯民
79灞桥区半坡博物馆半引路半坡博物馆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灞桥分公司武建利
80灞桥区地铁咸宁东路穆将王站地铁6号线穆将王站(咸宁东路与半引路十字)市轨道交通集团曹谦
81灞桥区312国道灞柳五路惠东村口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寇渊博
82灞桥区向阳北路向阳北路铁路桥涵洞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周 伟
83灞桥区席王路席王路席王村中段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王旭超
84灞桥区新寺路新寺路新医路交汇处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王若旭
85灞桥区堡子村地下盘道堡子村十字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王 彬
86灞桥区纺渭路灞瑞一路地下通道纺渭路(灞瑞一路口北侧100米)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廖 昕
87灞桥区柳新路万象湾柳新路(万象湾小区北门出入口)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王 波
88灞桥区电厂西路电厂西路邮政超市门前灞河新区市政公用局王 飞
89未央区北三环西段北三环(新盛检测站—汉都新苑)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梁琪
90未央区朱宏路凤城七路朱宏路凤城七路丁字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张 超
91未央区太华北路灯具城太华北路灯具城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史康
92未央区红旗东路太华北路红旗东路十字新月花园门口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张豪
93未央区北三环太华北路十字北三环与太华北路十字南侧、北三环南北辅道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张鹏飞
94未央区景家十字阳光大道景家十字以南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刘克松
95未央区长庆花园阳光大道长庆花园门前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郑瑞杰
96未央区明光路明光路纬二十八街十字北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雷钢
97未央区未央路立交北二环未央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张建利
98未央区文景路立交北二环文景路立交桥下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张文昌
99未央区永诚路红旗专用线隧道永诚路(凤城五路)红旗专用线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刘强
100未央区凤城八路红旗专用线隧道凤城八路红旗专用线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刘永立
101未央区北二环红旗桥红旗专用线隧道北二环红旗桥红旗专用线隧道内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王嘉慧
102未央区北辰永淳路隧道北辰永淳路隧道内市住建局杜晓明
103未央区凤城三路第三医院北门凤城三路第三医院北门未央区大明宫街办杨建国
104未央区罗高路罗高路北绕城高速桥下未央区汉城街办牛进
105未央区渭滨路渭滨路中段未央区谭家街道朱楠
106未央区建材北路武德路—文德路口未央区未央湖街办樊民政
107未央区陕重小区北二环南辅道陕重小区北门口未央区辛家庙街道办张延涛
108未央区东席村北口东席村北三环口未央区六村堡街道贾敏
109未央区师家道口村北口师家道口村北三环口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师战峰
110未央区唐家村北口唐家村北三环口未央区六村堡街道相豪
111未央区西席村北口西席村北三环口未央区六村堡街道赵向阳
112未央区西铜东辅道西铜东辅道绕城高速桥下未央区未央湖街办刘昆
113高新区西三环丈八立交西三环丈八立交匝道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西郊分公司刘子强
114高新区丈八北路丈八北路科技七路十字以南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陈俊洲
115高新区西部大道西部大道西沣路口西北角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陈晓辉
116高新区科技路团结南路科技路十字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高文玺
117高新区造字台路对面南绕城高速下涵洞南绕城高速下里花水立交向东第一座涵洞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魏东
118高新区融城东海营销中心南绕城高速下涵洞南绕城高速下高新六路跨线桥西侧30米涵洞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程文正
119高新区雷克萨斯4s店对面南绕城高速下涵洞雷克萨斯4s店对面南绕城高速下涵洞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贾新武
120高新区中国兵营对面南绕城高速下涵洞中国兵营对面南绕城高速下涵洞高科城服公司市政运维管理中心耿海斌
121高新区科技八路隧道科技八路隧道高新区交通和住房建设局张智辉
122经开区凤城一路南康新村凤城一路(开元路至贞观路)南康新村门口经开区城管局李晶
123经开区元朔路隧道元朔路(建元路至明光路)隧道经开区城管局鱼成义
124经开区文景路文景路凤城九路十字周边及凤城九路至凤城十路区段经开区城管局何九会
125经开区建元路建元路高铁桥下经开区城管局郭鹰
126经开区凤城北路凤城北路北绕城高速桥下经开区城管局刘鹏飞
127曲江新区踏青路踏青路西段曲江建设集团沈翔
128曲江新区金滹沱公田一路地铁4号线金滹沱站附近曲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赵欣
129曲江新区大悦城东门大雁塔南广场西侧大悦城东门曲江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王赫
130曲江新区芙蓉园西门芙蓉西路与雁南一路路口曲江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张雅坤
131曲江新区海洋馆北池头一路海洋馆停车场门口曲江城市管理服务中心魏鹏勃
132曲江新区北池头二路立交北池头二路与曲江大道立交桥下曲江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岳正红
133曲江新区雁塔南路雁塔南路与南绕城高速桥下曲江城市管理服务中心高文杰
134浐灞生态区米秦路东二环米秦路丁字路口东西安水务集团排水管网公司北郊分公司张虎
135浐灞生态区长荣北路长荣北路北口浐灞商贸园办孙腾飞
136浐灞生态区浐灞三十一小(明远小学)陇海铁路桥南侧浐灞三十一小(明远小学)门口浐灞商贸园办张科
137浐灞生态区浐灞河隧道锦堤六路下穿浐灞河隧道世园集团建设管理部乔小东
138航天基地东长安街老区委十字东长安街老区委十字航天基地城管局赵德杰
139航天基地雁塔南路(启航路—航创路)雁塔南路(启航路—航创路)航天基地城管局赵攀
140国际港务区秦汉大道西段秦汉大道与杏渭十字向西200米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薛江王安邦
141国际港务区港兴一路东段元朔大道(港兴一路)下穿西禹高速桥下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杨超宋海棠
142国际港务区纺渭路纺渭路下穿铁路北环线桥下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刘明辉宋道
143国际港务区北三环下穿通道绕城高速和北三环桥下通道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王勐陈晨
144国际港务区灞渭大道灞渭大道隧道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李军王朋涛
145国际港务区全运隧道全运路下穿奥体隧道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陈文敖杰
146国际港务区奥体隧道港兴二路下穿灞河隧道国际港务区交通住建局申硕安三虔王亚斌

附件7

西安市各区受影响情况统计表

×××区受影响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行政区域

在建工地

(含住建、交通、水务、城管)

城区

危旧房屋

地质

(暴雨)

灾害点

低洼

易涝点

危化品

企业

旅游景区

五保户、敬老院

孤寡老

人、留守

儿童、老

弱病残

合计

避灾涉险人员

转移安置情况

住建(在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交通(铁路、地铁、公路等)

水务

城管(燃气、供热、排水管网等)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受影响人数

避灾涉险

人员转移

(人)

避灾涉险

人员安置

(人)

受影响人数受影响人数受影响人数受影响人数应转已转集中安置其他形式

×

×

合计




























×

×

小计


























××村


























××村


























×

×

小计


























××村


























××村


























填报人: 审核人:

备注:合计中的“项”:对应前面的“处”、“栋”、“户”进行合计。

附件8

西安市各区灾情统计表

×××区灾情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行政区域

人员伤亡

地下车库受浸道路水浸

房屋、商铺

及厂房

房屋倒塌车辆受损

树木倒伏

或受损

广告牌受损指示牌受损发生地质灾害道路中断涵隧积水

供电

通讯

直接经济损失
死(人)伤(人)(个)(处)受浸(间)受损(间)(间)(辆)折断(棵)受损(棵)(块)(块)(处)(处)(处)受灾停电用户(户)线路中断(处)传输中断(处)基站通信中断(个)影响用户(户)(元)

合计






















×

×

×

×

小计




















××村




















××村




















×

×

小计




















××村




















××村




















填报人: 审核人:

附件9

西安市各区(开发区)及市防指成员单位防御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单 位

派出工作组(个)

检查对象

开启排涝泵站(座)

接到及处置投诉(宗)

出动抢险力量

向公众和企事业单位

发布预警及预防信息

地下车库(处)

涵隧(处)

易涝点(个)

简易厂房(栋)

住建、交通等)(处)

在建工地(含水务、

地质灾害点(处)

危化品企业(间)

关停旅游景点(处)

广告牌

其他成

员名单

水务(人)

市政(人)

供电(人)

供气(人)

通讯(人)

公安干警(人)

其他成员单位(人)

气象部门(条)

水文部门(条)

住建部门(条)

交通部门(条)

其他成员单位(条)

应急管理单位(条)

加固(个)拆除(个)检查对象(处)
新城区



























碑林区



























莲湖区



























雁塔区



























未央区



























灞桥区



























高新区



























经开区



























曲江新区



























浐灞生态区



























航天基地



























国际港务区



























市委宣传部



























市委网信办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市财政局



























市水务局



























市商务局



























市文化旅游局



























市资源规划局



























市住建局



























市城管局



























市交通局



























市卫生健康委



























市应急管理局



























市人防办



























市气象局



























西安警备区



























武警西安支队



























市消防救援支队



























市供销联社



























西安水务集团



























市轨道集团



























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西安城投集团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



























国网南区西安分公司



























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



























中国铁塔西安分公司



























中国联通西安分公司



























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



























备注:各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填写,各单位按本单位已开展的工作填写。


市政办函〔2021〕173号.pdf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