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2 08:49
各镇人民政府、监军街道办、社区中心,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生态空间治理步伐,推动全县林业“增量提质、高点开局”,现将我县2021年林业生产工作(征求意见稿)下发给你们,请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以全市创森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生态、民生两大主题,以森林、湿地、荒山荒地、自然景观生态空间治理为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恢复、重建、富民、服务、安全六条战线,奋力谱写永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二、目标任务
(一)全年完成营造林5万亩。
按工程分:
1.三北工程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飞播造林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5万亩。
2.天保工程人工造林0. 4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飞播造林0.6万亩。
(二)完成森林抚育2.5万亩。
(三)完成林下花种植200公里。
(四)完成森林乡村建设3个。
(五)新建或改造提升道路绿化30公里。
(六)完成森林资源管护39.09万亩。
(七)全面完成县、镇、村三级林长制改革。
(八)森林资源得到保护,聘任生态护林员342名,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2‰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九)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建卡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切实抓好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连片治理上规模、狠抓质量创精品的原则,全力实施三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建设任务,带动全县林业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按照“荒山造林保任务,塬面绿化树形象”的要求,结合市上创森任务,因地制宜,合理布设,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在重点抓好往年项目补植的同时,完成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飞播造林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5万亩。二是全力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按照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实施人工造林0.4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飞播造林0.6万亩。进一步健全管护体系,落实管护责任,使有林地和新造林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注重实效、落实政策、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促进退耕还林户做好往年地块的补植和林木管护,同时做好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抚育资金补贴工作,完成退耕还林森林抚育1.3万亩。加强考核验收,确保工程建设成效。四是认真实施好退化林修复项目。选择林分衰败、林木生长衰竭、防护功能下降的成熟、过熟林0.5万亩,遵循森林发展、演替、林木生长、树种分布等规律,合理确定修复方式,科学设定林分密度,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并配置形成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健康稳定。五是认真实施好森林抚育项目。全面完成其他森林抚育1.2万亩,加强森林抚育管理、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等制度,规范实施,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森林健康。
(二)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按照省上提出的“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要求,全力实施好城市森林化、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渠道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湿地景观生态化、出入境口优美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等八大建设项目,要把城乡园林化建设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推动全县生态空间治理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直观坡面绿化。建设福银高速、西平铁路、312国道及银西高铁过境段两侧1000米范围内所有直观坡面绿化提升2000亩;二是河流水系绿化。围绕漆水河流域、三岔河流域、漠西河流域、泾河流域建设针阔混交堤岸防护林1000亩,全力打造永寿生态旅游新亮点。三是把绿色家园建设、道路绿化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全年完成槐渠常、滚九路、豆和路绿化36公里,补植福银高速绿色长廊29公里,完成森林乡村建设3个。同时,在全县县、镇、村道路两侧发展林下花种植200公里,实现路路见树,树下有花。
(三)加快实施林业产业建设。一是在巩固发展花椒、柿子等其他经济林的基础上,抓好吊干杏经济林的幼园管理工作。按照《永寿县吊干杏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方案》要求,整合相关资金,提供政策扶持。为广大种植户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二是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周边群众发展刺槐、侧柏育苗,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提供苗木保障。积极推广“苗木花卉基地+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三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下经济大户、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扶持林下种植、养殖发展。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升效益,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四)全面推行林长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制定出台《永寿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县、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通过林长制推行,压实镇办和部门责任,配套建立林长巡查督办、信息报送、公示通报、考核激励问责等制度,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运行高效的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林业保护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权重和地位,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
(五)完善森林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在漆水河湿地、义务植树基地、景区、街头绿地等生态区域设立规范的标志牌、宣传牌、建设生态文化展示区和宣教区。结合“科技之春”“爱鸟周”“湿地日”“植树节”等主题,落实各种形式的创森宣传标语,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展示和森林城市宣传工作。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青年林”“巾帼林”“劳模林”“同心林”,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处。提高群众对义务植树的知晓率和尽责率。
(六)加强森林资源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防火意识。组织年轻干部开展林业科技、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林业科技知识和护林防火意识。二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狠抓火源管理、监测预报,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确保严防死守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开展森林防火业务培训和防火演练,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三是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全面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以松材线虫病和油松叶蜂监测为预防重点,使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调查,进一步强化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杜绝各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严格执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直报制度,做好病残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五是强化林业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森林督查和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变更工作。加强全县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培训,完成《陕西省行政执法证》换证工作,促进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肃查处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案件。六是加强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北斗导航定位、高分辨率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强大数据、云平台、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投入和运用,开展森林、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建立健全智慧森林防火及资源监测系统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培训。坚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常年聘请西农的教授为顾问,举办讲座报告或进行现地技术指导等,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作风硬、能吃苦、能战斗的林业队伍,确保我县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创新机制。在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紧扣生态空间治理这条主线,以林业合作社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创新全社会办林业的发展机制,努力实现我县林业建设任务、质量双赢目标。
三是加强考评。细化林业考核指标,加强对各镇办林业工作的检查验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情况进行考核和排名,报县考核办考评兑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