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置粮:助力打造“智慧和平·数字经济新名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沈阳正站在新时代、新发展的关键节点。

  日前,《2021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沈阳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数字经济”、“数字沈阳”成为高频词汇,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沈阳日报》重点报道《2021年沈阳两会特别报道和平篇》指出,“全区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强力推动科技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加快华为VR云、百度云、中农置粮等与实体对接,驱动流程创新和业务创新。”

  近年来,和平区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支持探索立足地方产业基础、彰显区域特色优势的数字经济发展有效路径。如今,在厚植创新精神的和平区,产业经济数字化生态圈正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本土优秀企业在这里聚集、筑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中农置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

  作为辽宁省内“互联网+农业”领域唯一的种子独角兽企业,近年来,中农置粮多层次、多维度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数字化为传统产业赋予新动能。置粮网平台上线四年以来,已累计覆盖黑、吉、辽、蒙逾70万农户,入驻下游贸易企业2200余家,持续在农产品大宗交易、仓储物流、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探索服务中不断输出创新实践,成为根植东北、辐射全国的农业互联网平台的杰出代表。

  农业数字化初见成效。2020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凭借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与扎实的实践成果,中农置粮的“农金保——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金融服务平台”作为典型案例被正式收录进《2020全球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项目集》,成为入选案例中唯一定位助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项目,同时入围的有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8月,“农金保”平台入选“2020年沈阳市科技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

  “农金保”平台的研发落地是我国农村产权交易领域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开展的合同签署及电子备案存证应用,解决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困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通过盘活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源要素,打破农村金融困局。在实践过程中,平台真正将金融与农村管理、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相关业务场景对接起来,记录农产品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储运、加工、交付各环节状态,打通了农户、合作社、农资、农服、金融、物流、贸易以及政府部门全程流转链路,对于破解 “三农”金融供给不足、风控监管难、产销衔接弱、农民增收滞缓等痛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我市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如今,区块链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共同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座。“农金保”正是扮演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标准化农业产业平台,通过平台形成的数据,包括订单、仓单和运单等,进一步衍生出金融、期货和保险等服务,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农业大数据与数字信用资产。中农置粮“农金保”平台的一系列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描绘着辽沈乃至东北地区“数字农业农村”的现在和将来。

  校家共育开启“线上时代”

  后疫情时代,教育同样需要“新基建”。

  2020年伊始,在和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下,中农置粮临危受命,推出辽沈地区首个集校家互联、智慧食堂、疫情防控、供应链管理、大数据集成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家共育数字化平台——“校家云通”,通过实现“家校沟通便捷化、校园管理数据化、校园设施智能化与课堂教学高效化”目标,全面助力提升和平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进程。

  291节免费线上课程资源、29527人次课程播放量、逾15万次总浏览量、上千条留言点赞……这是中农置粮为沈阳市第134中学研发推出的优质课程资源——校家云通平台“云课堂”版块正式上线开课首日的“成绩单”,单日即突破5000用户,受到社会、学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智慧食堂开启了“刷脸吃饭”与“精准管理”模式;“云课堂”让师生相聚“云端”,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校家互联”帮助学校与家长建立实时沟通渠道,画好校家共育最大“同心圆”;体温监测网络与风险预警系统为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注入科技力量;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精准教学方案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学习模型、学科知识树、个人能力图谱,更为相关部门常态管理与动态监测提供了有力抓手,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闭环。

  目前,校家云通已覆盖教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生活、校家沟通等教育场景,初步实现了“校家沟通便捷化、校园管理数据化、校园设施智能化与课堂教学高效化”目标,得到试点学校、家长与各级部门的普遍好评,先后被新华网、《辽宁日报》、《辽宁新闻》、《沈阳日报》、《沈阳新闻》等媒体重点报道,成为和平区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

  “十四五”时期,随着在数字经济、产业赋能、智慧校园等领域的不断深耕挖潜,中农置粮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华为云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字生态,用数字为区域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为城市添彩,助力打造“智慧和平·数字经济新名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