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100004188602D/2022-0016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公共资源管理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工作进展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2-04-25 |
各区县政府,市直相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209号)要求,根据各相关部门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市发展改革委总结梳理形成《2021年全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相互学习借鉴。
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2年4月15日
2021年全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
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新招标投标活动监督管理方式,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取消了招标投标活动全部事项前置审核,通过事中在线监管、标后评估、专项检查等方式,实施招标投标全程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逆向倒逼交易主体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信用差多检查、信用好不打扰”,有效提高了行政监督效能,规范了招标投标活动市场秩序。
(一)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招标投标活动事中在线监管方式。印发《关于加强济南市房屋建筑和燃气、供热工程项目交易文件在线监督管理检查的通知》,对招标信息录入、交易文件发布、开标、评标、定标等招标投标活动全过程实施事中在线监管。特别是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交易文件,采用告知承诺制、提前预警等方式,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已发布的交易文件进行随机在线抽查,同时进一步加强信用约束,强化信用监管,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信用记录。
二是强化招标投标活动事后监管。印发《济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后评估工作规定》,配套建立了电子标后评估辅助系统及评估专家库。重点针对已经完成招标投标活动的工程项目及所有参与方,通过量化赋分及定性评价方式重新进行评估,查违规、补漏洞,提升招标投标活动日常监管质量。
三是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对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信息录入、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发布、开标评标定标过程、公示公开、评标结果、电子招标投标档案材料归集等环节进行合法性检查,重点整治招标投标过程中设置过高资质、排斥特定行政区域投标人等不合理情形。
四是强化招标投标市场主体信用管理。结合国家对信用管理最新政策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及时修订完善《济南市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及评分标准》,积极构建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为基础,企业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二)主要成效
一是减环节,提效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全面取消交易文件前置审核环节,推行招标投标活动事中在线监督管理,既简化了招标程序,缩短了招标时间,又真正落实了招标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主体责任,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增强事中事后监管力量,提升了监管服务效能。
二是抓闭环,促提升。自2018年以来,先后4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了标后评估工作,累计完成标后评估项目360个,跟踪处理发现问题200余条,有效提升了监管权威性,延伸了招标投标活动监管链条,各参与方自律性显著加强,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显著降低,有效地提高了行政监管效能,净化了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三是抓信用,强监管。进一步规范全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工作,推动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对4933家建筑施工企业、428家工程监理企业负责人开展了信用评价。同时,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在资信标中将信用评价结果按照一定权重进行量化评审,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信用意识,加强了行业自律。依法限制失信市场主体参与必须公开招标项目的投标,营造了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建筑市场环境。
二、济南市城乡水务局高效完成国家水利工程监管试点,助力电子招标投标实现“全国一张网”
2021年我市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监管国家级试点城市,市城乡水务局与市发展改革委、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省水利监管试点工作国家试点市工作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技术创新,实现了交易全流程数据共享化。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市城乡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及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部门联合,组建专业团队,破除国家、省、市不同系统平台之间数据不能交换的壁垒,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手段,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我市水利工程交易和监管纳入“全国一张网”,推进了平台共联、信息共享。
二是坚持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监管智慧化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水利工程招标投标46个环节进行全流程监测,充分利用省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市场主体的资质、业绩、奖项、信用等信息和专家评标过程进行分析研判,识别规避招标、围标串标、评标异常违法违规线索并自动预警,通过下达监督指令等方式及时予以纠偏,强化了事前防控、事中预警、事后监管能力,实现了监管智慧化。
(二)主要成效
一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试点城市工作的开展,成功探索了一条不同平台之间实现监管数据互联互通的道路,针对全国水利系统不同招标投标平台的客观实际,提供了数据连通和监管的“济南方案”,对全国水利监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二是实现监督服务便民化。破解了当前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评标中的数据壁垒,着力开展招标投标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实现了跨省市、多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了招标投标效率,推进政府监督更加科学化、便利化。
三是社会效益成效显著。改革试点的开展显著提高了招标投标的效率,降低了围标串标的可能性,减少了提供证明材料、反复制作标书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节约了市场交易主体的时间、降低了投标费用,规范了市场主体招标投标的行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环境,获得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市场主体良好反响,为推动水利建设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区块链”新技术应用,助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对标先进,主动作为,运用“区块链”等互联网新技术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助力提升营商环境,在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强化区域协作、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主要做法
一是夯实制度基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异地评标评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统一的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规程,规范要约发起和确认、专家抽取、评标评审和结果公示等工作环节,出台统一的服务标准,对组织管理、场所安排、专家抽取、评标评审、费用发放等问题进行明确,为远程异地评标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区域协作。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21年4月联合西安等9个沿黄省会城市牵头发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和区块链联盟,致力于各成员相互协作,政策互认共享,数据互联互通,技术普惠推广,就跨区域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区块链等技术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加入了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远程异地协调调度平台,保障了省内城市间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技术支撑。制定远程异地评标软硬件系统技术规范,统一网络环境、音视频设备、专家签章设备、系统接口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完成了软硬件建设、测试上线等工作。主副场评标专家通过远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同步评审、同步交流、在线打分,通过多因子终端对评标报告进行电子签章校验,系统对评标音视频资料全过程自动下载存储、专家费统一支付等自动汇总结果,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全程留痕、可查可溯。
(二)主要成效
一是助力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与西安、大连、成都、威海、聊城、滨州等11地市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推动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常态机制,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评审专家资源信息共享共用,提高了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质量,降低了企业主体交易成本。济南-西安作为黄河流域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城市间的首次远程异地评标,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兰州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转载。
二是实现远程异地评标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完成“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开发应用,将远程异地评标中产生的可公开交易数据全部上链、共享,充分发挥区块链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促进各类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追溯,并在电子服务平台上增加区块链分析模块,对外公开分享上链数据,不断丰富区块链应用场景。
三是推动形成阳光透明的交易生态环境。远程异地评标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物理时空屏障,丰富了专家资源,提高了评标质量,降低了评标成本,有效杜绝了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将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情况同步推送至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监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各级电子交易平台、监管平台数据互通、信用信息共享,为行政监督部门实施监管提供支持。
四、历下区强化“信用修复”服务,优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历下区将强化“信用修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信息宣传、业务指导,为企业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企业满意度逐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信用修复宣传。历下区在全市率先构建“及时告知、合规处理、快速修复”的信用修复服务机制,印制《历下区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引》《致企业一封信》及《失信告知书》共计1.1万份。依托各有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力量,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让更多失信招标投标企业知悉信用修复,善用信用修复,形成信用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是多部门联动实施修复。着力构建信用修复多部门联动机制,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10余个相关部门在开具行政处罚的同时,第一时间将《失信告知书》等资料推送至相关企业,告知被处罚人信用修复的渠道、流程和基本条件,确保了企业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启动修复程序,为后续参与公共资源交易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三是强化信用修复服务。为避免企业因行政处罚未修复影响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历下区发改局主动作为、热情服务,指导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采取“一对一”的推进模式,主动上门指导帮助10余家企业修复50余条行政处罚失信信息,赢得了企业一致好评。积极协助修复后信用良好企业通过“信易贷”平台获得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二)主要成效
一是为企服务成效显著提升。通过积极引导失信行为企业主
动纠错,强化相关企业信用修复业务指导,指导帮助有失信行为的企业短期内快速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有效降低了企业不良影响,重塑了企业诚信形象,确保了企业顺利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通过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等系列“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将“融资服务”与“信用修复”融合推进,为部分企业信用贷款及政策申请提供了坚强保障,为企业解决发展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安商稳商”的既定目标,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三是企业诚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对辖区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培训、诚信知识讲座等活动,强化企业诚信宣传,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有效降低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关企业行政处罚失信行为发生的频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诚信意识,形成“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五、历城区率先将电力工程纳入平台交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必进”
历城区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将区电力工程项目全面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解决了电力工程项目平台外分散交易的问题,形成了电力工程交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是供需衔接,精准供给。聚集交易主体需求,充分考虑保障性安居等工程中电力工程招标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优化前置服务,加强政策咨询、程序引导、业务指导等服务,促进项目交易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二是分类统一,高效交易。按照统一的制度规则、统一的技术标准,依托电子交易平台,针对电力工程项目“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交易系统需求方案,将项目备案、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发布等12个节点全链条集成到电子交易平台网上流转,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反复修改完善,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操作性。
三是凝聚合力,协同监管。依据编办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电力项目监管职责,梳理问题情况,形成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在线监管,推动服务与事中事后监管有机衔接,构建高效运行的协同监管体系。
(二)主要成效
一是扩大平台供给范围,提升了要素保障能力。在原有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等六大领域的基础上巩固拓展了交易范围,增强了平台的承载能力,为“平台之外无交易”体制机制创新注入了充沛动力和活力,促使有效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是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提高了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节约了大量国有建设资金。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电力工程招标项目41宗,交易额10.55亿元,以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港沟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10kV配电工程(EPC)为例,单宗项目的交易额8758.22万元,节约建设资金约985万元,节资率11%。
三是全程公开透明,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拓宽了交易信息公开渠道,公开招标公告、中标公示信息,发挥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作用;实现开、评标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全程可追溯,提高了评标结果的公信力,促进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公平性。
六、济阳区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
济阳区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单位协调配合,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合力,为共同推进全区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建设,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力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区委常委、副区长为召集人,发改、财政、住建等10个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包括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各部门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有关工作等。
二是成立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由发改、行政审批、住建、水务、交通和济阳分中心等主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组成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建设工程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及工作协调。监督管理办公室受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领导。
三是健全完善综合监督管理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印发《济阳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审批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理顺审批管理、信息传递、监管工作实施等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正常项目监管、监管回避、综合监管等各项监管机制。
(二)主要成效
一是政策落实更加高效。联席会议采用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和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相结合方式,组织成员单位集体学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关政策文件,2021年总共召开联席会议3次,进一步强化了政策落地落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是部门协同更加有力。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畅通了各监管部门间沟通交流渠道,加强了部门间协同配合和业务交流,
形成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平台服务、行业监管”协同配合机制,促进了监督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是监管职责更加明确。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及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推动《济南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中涉及的全部单位落实监管职责,解决了前期部分国有企业场外招标、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监管错位等问题,为深化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贡献了济阳力量。
编辑:张娜 公共资源管理办公室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