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烟台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日,烟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烟台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美丽烟台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山东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山东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等要求,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合理设置了“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系统谋划了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规划》编制经历了前期研究、草案编制、论证报批三个阶段。期间,先后三次征求了市级有关部门的意见。近日,经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烟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总体思路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系统治理。推进解决一批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统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

二是聚焦减污降碳。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鼓励企业绿色改造,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鼓励绿色低碳修复,减少能耗。

三是落实“三个治污”。精准排查识别土壤、地下水污染成因,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评估。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农村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严格依法治污。

四是注重现代化手段应用。完善全市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地面监测和生态遥感结合的天地一体化监测网。配合省级监管部门,探索运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环境监管。

(二)基本框架

规划由6个部分组成。第一、二、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和当前形势,提出“十四五”总体要求。第四部分,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监管能力提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措施。第五部分,提出支撑规划实施的系列重大工程。第六部分,明确了保障措施。

三、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明显改善。2035年,全市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规划提出了9项主要指标、4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四类共10项重大工程。

(二)主要指标:共9项,其中土壤2项、地下水3项、农业农村4项。包括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双源”周边地下水监测评价点位水质、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达标比例、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等。

(三)4个方面重点任务:规划分别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十四五”具体任务进行设计和部署。一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坚持防治并举、综合施策,强化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严格准入管理,坚决杜绝违规开发利用;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为重点,强化监管执法,防止新增土壤污染。二是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体系;扭住“双源”,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控制地下水污染增量,逐步削减存量;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三是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四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一体化监测体系,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

(四)10项重大工程包括: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程;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工程;典型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化工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防渗改造工程;尾矿库安全评估与风险管控提升工程;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耕地土壤安全利用与修复工程;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修复工程;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