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办法》

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市对房屋建筑工法的申报条件、程序、评审、公布以及管理和成果运用,缺少政策性指导文件,房屋建筑工法的申报、评审、推荐工作,都是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年的通知要求进行的。这与当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日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也与新时代房屋建筑工程所需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匹配,亟需进行系统性地统筹、规范和管理。从近几年房屋建筑工法的申报、评审情况来看,每年全市申报的工法平均300多项,也需要一个规范的程序和专家队伍来保证工法质量。

二、决策依据

(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14103号)。

(二)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鲁建质安字201817号)。

三、出台目的

研究制定《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办法》,将有助于促进我市房屋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行业施工技术水平;将有助于推进优秀工法的研发利用,提升我市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助推绿色发展、低碳环保工作。

四、创新举措

《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办法》共21条,内容涵盖工法的适用范围、申报原则、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评审规定、评审程序、成果管理、激励政策、违规惩处等诸多方面。另外,对工法的申报类别、有效期限、推广运用等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市的房屋建筑工法管理办法有两点创新:一是对评审程序进行了优化,实行主、副审负责制,夯实了评审专家的责任,更加公平公正。二是对新技术运用和科技查新报告的时限进行了明确,鼓励把BIM、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工法创新中,进一步提升了房屋建筑工法的创新性和时效性。

《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工法管理办法》政策解读.pptx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