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2020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4000亿元增加至76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18.7%提升至32%;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230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57%提高到2020年的2.1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61%。累计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来渝建立创新机构、产业研究院101家;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开发180nm全套硅光工艺PDK、全球首款Micro—LED智能手表;铝合金产业基本实现对国家所需重点关键铝材品种全覆盖,西南铝业集团成为国内唯一的国产大飞机铝材供应商。
《规划》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在新型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形成若干千亿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等领域形成若干500亿级的产业集群,卫星互联网、氢能与储能、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形成一定优势。
《规划》明确了十类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新兴服务业。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要求提升先进传感器和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能级。
《规划》还提出了五种面向未来的先导性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氢能与储能、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以及量子信息。其中,在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中提到,开展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核心器件技术研究,实现量子通信领域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
《规划》明确了五项重大工程,包括集群梯次发展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应用示范推广工程和成渝协同发展工程。
《规划》部署了五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产业引培、加强人才供给和加强考核监测。
《规划》原文: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doc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