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解读材料

关于《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解读材料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2021年,我们先后迎接了中央督察办督察、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等各级各类环保检查,通过检查,反馈了我区目前在保护管理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举一反三,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本着坚持问题导向,细化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一调度,明确工作责任,完成矛盾调处年度任务;摸清自然资源底数,制定管理措施,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的目标,制定了《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注重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土地清查,摸清陆域自然资源底数,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各级各类生态环保检查反馈问题及今年需完成的矛盾调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符合标准要求,经得起检验;三是明确完成时限。形成问题清单,层层分解落实,倒排工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主要内容

《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调处国家公园内各类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确保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利用集约高效,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二)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细化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一调度,明确工作责任,完成矛盾调处年度任务;摸清自然资源底数,制定管理措施,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抓好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境环保督察等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1、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生态补水保障不足问题。完成6座引黄闸(船)工程建设,提高引水能力,年均生态补水量达到1.5亿立方米以上。2、重点交办信访件反馈的贾某山侵占保护区养殖问题。养殖区域现场恢复原貌,依法实施行政处罚。3、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互花米草防治工作降低任务标准问题。①完成保护区内剩余5200公顷互花米草治理任务;②反馈的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问题。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任何人进入,缓冲区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4、巩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的“违规开展的旅游活动对迁徙候鸟造成严重惊扰”整改成效。坚持科学生态补水,提高鸟类生境质量;加强智慧监管,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5、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完成下发点位核查整改工作。

(二)积极稳妥调处国家公园主要矛盾。2022年完成29宗确权海域(面积5446.6457公顷),3宗养殖坑塘(面积334公顷)到期退出工作。1、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孙长兵等5宗到期确权海域退出,面积998.7公顷。2、垦利区刘学兰等7宗到期确权海域退出,面积1369.481公顷。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鲲鹏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宗到期确权海域退出,面积1811.5671公顷。4、垦利区王明杰等7宗到期确权海域退出,面积1266.8976公顷。)5、垦利区丁其凤、刘美利等3宗养殖坑塘到期退出,面积334公顷。

(三)规范自然资源管理。1、摸清土地底数,摸清区内湿地(滩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各地类面积,重点查清建设用地、油田生产设施等用地现状,对外承包土地权属(土地使用者)、使用面积、位置、使用年限、土地手续审批情况、承包合同签订情况,形成土地管理现状数据。2、加强确权土地的管理。收回2022年到期承包土地,不再对外发包。计划收回土地约13063.7亩(合同面积)。

(四)推进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勘界。1、勘界成果通过国家林草局大评审会专家论证。2、勘界成果由省政府进行公告,形成具有法定效力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2、强化督导调度。3、加强科技支撑。

三、有关建议

建议《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经本次会议研究通过后,以管委会文件印发实施。


解读单位: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资源管理科    齐女士    8305802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印发《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黄管发(2022)2号)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