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政策解读】《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问:“十四五”时期,我市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有哪些?

答:“十四五”时期,一是保能源安全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本要求,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仍将是“十四五”能源发展的基础。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要求我国将以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加快结构性低碳转变。三是科技革命推动下,氢能、储能、清洁能源技术、智慧融合技术快速发展,推动能源行业补链扩链强链,催生了能源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

问:“十四五”时期,我市能源发展有哪些机遇?

答:一是国家和省相继赋予我市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等重大使命,作为煤炭、煤电大市,高质量稳定煤炭供应、提升煤电效能、保障生产安全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二是全省“十强”产业规划、“四增两减”工程,“鲁氢经济带”等新发展思路为我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新要求、新方向;三是作为全国首批采煤塌陷地光伏领跑者基地,发挥基地引领效应,打造多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成为能源发展的新引擎;四是科技革命的新进程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深度融合,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强大动力。

问:《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两优两增”工程,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转变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能源消费升级,筑牢能源生产安全底线,提高能源服务水平,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加速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跨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提供安全、稳定、清洁、经济的能源保障。

问:“十四五”期间,我市能源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一、坚持多元开放,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贯穿能源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快煤炭、电力两大主业优化升级,推动企业转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内外并举、品种多样的生产供应体系,主体稳定、多层互补的应急储备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实现深度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二、坚持清洁低碳,绿色发展。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非化石能源快速增长,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三、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技术创新,推进能源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倡导科技兴安;推动产业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化步伐;推动模式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深化能源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利用新模式培育我市产业升级的新增长极。

四、坚持节约高效,协调发展。把能源节约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推行国际先进能效标准和节能制度,推动形成节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能源系统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推动各类能源协同发展,实现集约高效开发、科学高效利用。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把改善人民群众用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快用能基础设施向城乡覆盖,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惠民利民工程,显著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共享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果。


对应文件: 关于印发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