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济宁市能源局局长刘晓林解读《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主要负责人解读】济宁市能源局局长刘晓林解读《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围绕“3060”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提出了“四增两减、一提升、两保障、两强化”的能源高质量发展思路。“十四五”时期是济宁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充分考虑国家、省重大战略和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济宁实际,研究制定了《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

自2020年4月启动以来,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征求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府、有关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建议,邀请国家、省、市能源领域专家论证,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并与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进行了衔接,形成《规划》。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通过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4章。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两优两增”工程,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转变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能源消费升级,筑牢能源生产安全底线,提高能源服务水平,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并从总量、结构、效率、生态、民生五个方面提出15项量化目标。

(二)重点任务。《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能源高质量发展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构筑现代化煤炭经济新格局。二是推进电力系统优化升级,构建灵活高效电力新体系。三是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打造现代油气输配体系。四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创建多元化示范基地。五是创新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示范区。六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能源产业新增长极。七是推动能源消费升级,倡导能源消费新模式。八是强化安全生产,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生产体系。

《规划》设置了重点工程专栏,筛选出煤炭压舱石工程、煤炭应急保障工程、国家智能化煤矿示范工程、煤炭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者”工程、天然气发电工程、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光伏+”工程、风电集散并举工程、生物质绿色电力供应工程、多元利用示范工程、新业态示范工程、能源研发平台工程等12个方面重点工程项目,支撑《规划》的落地实施。

(三)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分别从能源供给、消费两个维度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从能源开发生产环节、运输储备环节、消费环节等方面提出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

(四)保障措施。从加强规划引领、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完善体系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宣传引导等6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对应文件:关于印发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