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高出全国平均8个百分点——点亮智库谈数字化转型之四

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点亮智库联合中国企业联合会、北京国信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院、中核集团、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网等40余家央国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服务企业等单位,就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数与方法路径进行了课题研究。结合研究成果,本报特推出《点亮智库谈数字化转型》系列报道,分别从产业新赛道、转型趋势、指数、体系、阶段、路径等角度,对国企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和解构。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对加速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换发挥了引领作用。从点亮智库发布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40.8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8.58%。头部企业对整体水平提升拉动作用较明显,领先水平(处于前15%的国企)比平均水平高出约50%;央企作为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平均水平比地方国有企业高22.8%。

点亮智库表示,从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来看,90%以上的国有企业集中在场景级、领域级,66.6%的国有企业处于从场景级数字化向主营业务领域全面贯通、柔性协同和一体化运行转型的关键期,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已经较为扎实,基本实现关键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大部分国有企业正处于从深化场景应用向企业级主营业务领域的全面集成、柔性协同和一体化运行转变,基于主营业务流程贯通和数据开发利用,提升跨层级、跨业务的集成融合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是当前大部分国企转型工作重心。

从二级指标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更注重技术应用、流程优化、数据辅助决策等应用解决方案落地以及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展业务数字化、运营管控等“硬实力”的打造,多数国企在“软实力”的布局和打造上相对有所欠缺,主要集中在建立数字化战略闭环管控机制、构建数字时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开展组织管理变革等方面,制约了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应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体系性和全局性,以数字能力建设全方位牵引转型活动。

点亮智库认为,未来国有企业应加速推进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扩散和新业态发展,全面提高产业链国内外统筹布局能力,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在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指标分析

从通用关键指标来看,在集团管控方面,基于集团级统一平台实现人、财、物、采购、销售集中管控的国企集团占比达22.7%;在业务联动方面,实现流程数字化的国企占比达38.1%;在产业协同方面,基于平台实现全企业或生态合作伙伴间多源异构数据的在线交换和集成共享的国企占比达7.7%;在数据贯通方面,国企整体数据自动采集率达30%,通过数据接口、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业务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国企占比达37.6%;在技术集成方面,实现研发设计、试验验证、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服务管理等关键业务上云的国企占比达20.6%;在安全可控方面,信息安全管理实现主动性、预测性防护的国企比例达19.1%;在模式创新方面,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普及率达41.9%。

从行业关键指标来看,在工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36.4%,数字化车间/作业现场普及率达27%,服务型制造普及率达24.4%;在能源领域,设备设施数控化率达46.3%;在建筑领域,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能力普及率达到39.4%;在通信领域,数字业务收入占比达15.2%;在商贸领域,个性化营销普及率达10.8%;在交通运输领域,服务全过程可视化普及率达15.5%;在科研与技术服务领域,科研、技术服务项目集成协同管理普及率达7.8%;在投资保险领域,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达12.7%。

重点行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分析

从发展水平来看,通信业、电力供应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远高于国企平均水平,处于数字化转型第一梯队;科硏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流程制造业、离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略高于国企平均水平,处于数字化转型第二梯队;贸易流通业、投资保险业、发电行业、建筑业、采掘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低于国企平均水平,处于数字化转型第三梯队。

离散制造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41.25,略高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其中50%以上的离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在30~50之间,且68%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25.3%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离散制造国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少部分企业围绕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产业链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资源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加速向服务化延伸转型。

流程制造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43.74,53%以上的流程制造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分布在30~50的区间,且65.8%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29.1%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受全球制造业“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影响,流程型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衔接波动,市场供需将持续动态平衡。在此背景下,流程制造业国企加快推进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生产安全管控,同时加快推进一体化运营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提升应对不确定的水平和能力。

发电行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35.81,接近70%的发电行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在40以下,其中77.2%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14.9%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在全球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电力生产国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在推动发电运行、检修维护、电厂运营管理及决策支持等业务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部分电力生产国企开始布局、探索电力产业链一体化、能源服务生态化等新模式。

电力供应行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为51.73,其中70%以上的电力供应行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在30~60之间,61.3%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29.7%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电力供应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特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电力消费与远距离大规模输送等功能形态均能够同步加载算力资源,实现资源复用与时空优化,电力与算力将以融合形态存在;二是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提速,传统电力与算力的布局与资源配置方式逐步改变。在此背景下,电网行业国企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力传输、配送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模型算法、业务协同深化电网调度运行智能化,构建能源互联新生态。

建筑业国企数字化转型指数为34.79,其中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水平集中分布在40以下,占总数的57.8%, 其中11.8%的企业处于规范级发展阶段,67.1%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20.8%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建筑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特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建造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智能化方式转变,推行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丶施工活动智能化管理等新型建造生产模式;二是建造管理模式从割裂分散向集成化转变,以数字技术赋能工程管理,整合产业全要素全参与方,推动工程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高效协同;三是建筑工程交付从传统单系统交付向数字化交付转变,工程项目数据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阶段的有效传递,形成综合性工程设计竣工交付文件。

交通运输业国企数字化转型指数为44.45,有50%以上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处于40至70的区间,数字化转型较为深入,仍有22.7%的国企转型指数低于30,此外,18.2%的企业处于规范级发展阶段,59.6%的企业处于场景级发展阶段,20.9%的企业处于领域级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特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出行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用户服务满意度和交通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强交通运输业的动态协同和数字监管,如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科学评估运输服务运行动态,实现智能匹配、智能跟踪、智能调度。

央企集团数字化转型呈“两端分化”特征

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经验、成果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73家央企集团的样本数据,通过集团数字化转型指数模型,提炼出指数矩阵,将央企集团对应划分为四个类别:均衡发展型、成效显现型、厚积薄发型和成长潜力型。从数量来看,央企集团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两端分化”的特征,从矩阵呈现的集聚程度来看,超过80%的集团初步形成发展进程与成效协同、双向良性促进的转型发展格局。

均衡发展型:普遍数字化转型布局早、基础好且成效突出,转型路径主要是“双轮驱动”,形成了转型进程和转型成效均衡发展、协同优化的发展格局,该象限中80%的集团充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并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和落地执行,尤其是电信、电网类央企集团为代表,其头部集团未来有望引领新一轮的迭代升级。

成效显现型:数字化转型具有明显的“业务导向”性,转型路径主要是“由外而内”,以业务需求为突破口带动集团变革,该象限中61.28%的集团依托平台集中管控采购、物资、风险、投资、项目等资源,当前转型成效优于转型进程,但其转型成效较其它央企集团领先优势并不突出,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和夯实转型基础,以提升转型成效的可持续性。

厚积薄发型:数字化转型普遍具有较强烈的内生动力和系统布局,转型路径主要是“由内而外”,集团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转型,该象限中73.25%的集团将数字化转型体现在了战略量化目标中,42.87%的集团进行了持续的资金投入,为转型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但数字化对业务的集成融合、协同创新的赋能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亟需深入推进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应用升级。

成长潜力型:数字化转型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该象限涉及行业领域较多,集团业务板块相对繁杂,以商贸类集团为主的用户需求更偏个性化、定制化,需要通过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转型核心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来支撑高度灵活和定制的业务需求。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