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双驱动赤水河畔酒香浓建行贵州省分行支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持续为地方特色产业赋能,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开展新金融行动,针对贵州省的产业特点,以金融科技双驱动,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精准纾解产业痛点难点,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支持产业转型的特色发展之路。

  该分行紧跟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四化”建设发展,创新“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新金融模式支持贵州酱酒产业发展,与贵州仁怀市政府及地方国企探索政金企合作方式,合力打造中国(贵州)酱香酒交易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以新金融创新实践探索支持贵州酱酒产业可复制、可推广模式。酱酒平台自2019年9月9日上线以来,已累计上线会员544户,累计交易金额26.77亿元,投放各类贷款16.39亿元,全面助推贵州酱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纾解行业痛点难点

  相较于大多数白酒,酱酒有着更复杂、精细的工艺流程,加之其窖藏5年再上市的特有生产周期,使得整个行业一直存在仓储能力有限、资金周转困难、评价标准不完善、生产规模较小、交易渠道散乱和交易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发展的痛点。

  针对以上行业痛点,该分行依托平台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优化渠道、打造品牌,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力量,形成“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的酱酒产业发展模式,精准纾解产业痛点难点。

  首先是开发中国(贵州)酱香酒交易中心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9月,建行开发的酱酒平台一期项目在酒博会成功发布上线。平台为酱酒产业链条中的原材料供应商、基酒生产企业、成品酒生产商、成品酒经销商等注册会员提供在线交易、支付结算、信息发布、评估认证、门店销售等一揽子金融及非金融服务。

  其次是上线中国(贵州)酱香酒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2021年4月,依托金融科技力量,该分行为仁怀市政府量身打造的酱香型白酒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正式上线,可实现基酒出入库、资产监测、预警信息、追踪溯源等功能,为政府优化酱酒产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也为酒企获得银行融资奠定基础。

  再次是发布产区评价标准。以仁怀市政府为主导,建行研修中心参与,通过贵州大学、江南大学、仁怀酒协、产区酒企共同制定出台《仁怀产区大曲酱香酒团体标准》,发布实施仁怀产区大曲酱香一至七轮次基酒、大曲酱香综合基酒等标准,规范酱酒生产质量。

  此外是推动成立酱酒基酒质检中心。该分行推动仁怀市政府成立贵州省酒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对酱酒基酒出具官方质检报告,为酱香基酒动产“评得准”提升公信力,强化酱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为酱酒产业“管得住”“卖得出”、消费者能“买得好”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引导产业发展

  目前,市场上知名酱酒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大曲酱香“12987”工艺,该工艺特点为大曲贮存时间长、酿酒周期长、基酒储存周期长。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酒销售的周期长达5年以上,现有信贷产品贷款期限与客户实际需求不匹配。

  据了解,为更好满足客户信贷需求,该分行在遵循政府发布的《仁怀产区大曲酱香酒团体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推出“酱酒通”产品,以客户基酒仓单质押为风险缓释措施,向酱酒企业提供期限5年的信贷支持,全面支持酒企经营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有限的土地指标资源,脆弱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等因素,决定了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需要通过参股方式形成产业共同体,节约利用好土地、水源、粮食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延长产业链上下游链条,才能共酿一瓶好酒。

  为此,该分行支持核心企业引导促进产业“强链”,通过对仁怀酒投公司进行综合授信42亿元,以市场化债转股、网络供应链、流动资金贷款等综合化多功能金融服务支持其生产基地建设、IPO上市,优化核心企业财务和债务结构,增强为民企增信能力。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据了解,该分行持续加强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在丰富平台二期建设,实现企业基酒供应链金融、资金监管等线上服务的基础上,启动平台三期建设,为原材料、成品酒提供线上综合服务。

  同时,该分行针对国台、钓鱼台、安酒、珍酒、金沙酒业等规模酒企,通过“核心企业+金融+酱香酒数字化平台”模式,做大做强更多头部企业,实现对其集团成员单位涵盖结算、流贷、固贷、债转股、供应链金融、基酒质押融资、C端消费信贷、上市等综合金融服务,和质价评估、物联网仓储管理等非金融服务融合复用。并将酱酒模式向红梁、辣椒等产业进行复制推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