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持续交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平煤神马集团坚决捍卫“两个确立”,锚定我省“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统筹做到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改革创新、特色转型、和谐大局、全面从严治党“六稳六进”,全面实施创新突破、改革攻坚、管理提升、转型提速、强基固本“五大行动”,持续推进“四项工程”,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绿色低碳型、质量效益型、产业产品高端型、改革活力型、创新引领型、和谐共享型、务实高效型“八型企业”,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现代化新鹰城建设贡献平煤神马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厚礼。
一是大力实施创新突破行动。聚焦核心产业,突出落地见效,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六个一批”,努力打造顶天立地的强企。让科研成果更丰硕。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重点发挥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轮胎骨架材料、PC等产品差异化改性研究,氢燃料电池反应堆、全钒液流电池等高端项目建设,加快东五矿井上下瓦斯立体抽采工程建设进度,加速芯片硅料、对位芳纶、己二腈等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大传统工艺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生产制造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尽快实现数字化。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炼焦煤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纳入全省重大平台建设体系,尼龙纤维、工程塑料全流程重点实验室建成运转,全年再培育2-3家科技创新共享型孵化企业。让体制机制更顺畅。面向产业链高端化发展需求,完善课题、平台、队伍、机制协同推进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办好省级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提升现有全流程实验室、孵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严防关键技术外泄、核心人才外流。推行攻关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健全完善技术入股、阶段奖励、成果分红和试错容错等机制,推广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落实好科技创新特别规定,创新项目管理、要素配置等方式,强化课题长负责制,让课题长拥有科研团队组建、外部人员聘用、科研经费使用、薪酬分配权,享有相应管理岗位同等职级待遇,激励科研团队持续推动颠覆型、空白领域重大创新技术转化,进一步在关键领域、主导产业抢滩占先。让人才队伍更壮大。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培养、大胆使用一批忠诚守信、堪当重任、善做善成的科技人才,建设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科研精英团队。坚持重技术、重实绩、重贡献,完善引才育才激励机制,建立“四类四层十一级”多序列人才职级体系。积极与高端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等3个合作交流平台,强力推进中国尼龙科技职业大学建设,着力打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智库。全面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力争“十四五”末,技术岗位人人持证,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达到1.3万人。
二是实施改革攻坚行动。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线,重点突出“质”和“效”,持续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企业各方面革新重塑。注重坚持党对国企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坚定不移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着力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规范完善“四会一层”治理结构,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推动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建立健全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等制度,不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注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穿透式、分赛道考核体系,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全面完成“四制”改革,鼓励职工多劳多得、能干多得、创新多得。加快装备集团内部专业化重组整合,持续推进“7+1”改革重整。以“主强辅优、提质增效”为目标,组建集团后勤实业公司,大力推进煤矿单位主辅分离,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稳步有序,最终实现主业精干高效、辅业市场化发展。注重关键领域改革攻坚。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集团做强、板块做实、基层做优”的硬核举措,充分发挥招标采购中心、投资运营公司平台作用,全力推进母公司增利增现。大力推动“万名矿工大转岗”,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岗职工总数控制到12万人以内。大力实施企业结构优化攻坚,畅通“僵尸企业”退出渠道,持续压减低效无效企业数量。探索“共享员工”用工新模式,创建专业化队伍,分类分层建立单位用工富余、短缺清单及调剂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全面推开中长期激励举措,对3大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双百行动”企业及高新技术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对经营难度大、利润贡献多的实体企业全面开展超额利润分享,对重点建设项目、煤矿技改工程和创新业务领域全部推行项目跟投。
三是实施管理提升行动。坚持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权限上、权限建在平台上、平台建在数据上,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深化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高标准建设共享中心,推动企管、审计、办公等功能模块尽快上线运行,打破信息孤岛,堵塞管理漏洞,重塑管理机构,再造管理流程,力争早日实现3大上市公司8大共享业务全面覆盖、数据全面共享、系统全面应用,成为行业一流的数字化转型样板。加强对标管理。完善对标排队考评体系,实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项目化全周期管理,持续提高对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培育一批创效能力强、竞争力强的明星企业。不断深化运用“招标+对标+审计”模式,让“凡招标必对标,凡招标必审计”成为常态。加强建设项目全流程规范化管控,引入第三方设计审核和概算审查,杜绝以预算代替决算、项目超工期超概算。深耕资本市场。大力推进资本运营,发挥好现有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实现硅烷科技首发上市,完成催化科技上市申请,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综合用好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创利6亿元、力争10亿元。持续深化“两降一控一优”,紧盯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做好多元化融资、低息置换高息、长贷换短贷等工作,力争集团资产负债率降至72%以下,财务费用降低3%。
四是实施转型提速行动。深度研究“双碳”背景下企业转型之路,强化项目牵引,抓牢转型总纲,突出数智赋能,持之以恒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突出优势再造,强化聚变增值。发挥主焦煤规模品质优势,把碳基新材料作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着眼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深化“大精煤”战略,继续推动煤炭由燃料、原料向材料转变,大力发展绿能制氢联碱、焦油深加工提取医药中间体、石墨烯导热膜、芯片硅料、硅晶圆等高端材料,积极进军半导体、氢能、新能源+储能、环保节能、生物质等领域,真正使煤炭由传统产业向新兴、未来产业延伸和蜕变。煤矿要抓住窗口期,坚持安全高效导向,加快产能挖潜、技改提效、智能化改造步伐,最大限度提升资源价值。突出迈向高端,提高产业层次。聚焦尼龙新材料优势产业,加大产业链引商、原料国产化研发力度,加快开发能够换道领跑的重大原料创新技术,将主导产品全部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与德国等国行业巨头合资合作,加快建设国际产业园。突出集聚发展,放大集成效应。推动豫西南先进材料“工业走廊”尽快成形,构建“园区+科技+绿色”发展新模式,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许昌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园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封精细化工、信阳光山新材料、驻马店尼龙、中原储能等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吸引一大批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协同联动,实现产业链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努力将“工业走廊”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先进材料产业高地,在中原腹地形成一条绿色工业生态带。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研究用好RCEP零关税等机遇,加强与宝武集团等央企战略合作,探索与华为、格力等行业巨头产业共建,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合作竞争新优势。
五是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各项部署落实,在工作取向、思路措施上变“守势”为“攻势”,提升超前感知、果断处置能力,打造本质安全、本质环保企业。守牢安全生产红线。牢记“两个至上”,深化“四个重在”,深入开展“隐患再排查、双基再加强、作风再整顿、能力再提高”安全集中整治,创新实施理念铸安、治理保安、基础固安、科技兴安、系统强安、重典治安的“六安”管理模式,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树牢人本安全理念,大力培育理论实操双过硬的本质安全人,强化劳动合同履约监管,坚决清退踩踏合同底线的不安全人。守稳绿色低碳防线。审慎上马“两高”项目,重点针对煤焦、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领域,深入开展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坚持源头减碳、科技降碳,积极探索矸石井下处置、危废综合处理技术,推广固废自动筛选、污废水井下处理、地面瓦斯抽采利用等治理手段。高标准推进近零排放五年行动,持续打好北部矿区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工业污水集中运维及综合利用,打造集团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让职工尽情享受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守住风险防控底线。强化预警预防,围绕全周期防范化解风险,聚焦资金债务、项目投资、资本合作、经济运行、疫情防控、重大自然灾害等重点,建立常态化风险摸排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争取金融政策支持,持续优化负债结构,严把投资关,做好投资评估和可研深度论证,切实做到科学审慎投资,防止无效投资、乱投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