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政策解读

2021年11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开发银行市分行联合印发了《重庆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年)》(渝发改规范〔2021〕11号,以下简称《建设方案》)。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0年度评估结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振兴〔2021〕866号)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十四五”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建设方案》,经多次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二、主要内容

结合国家文件体例,《建设方案》共6个章节19条任务。

(一)总体情况。明确了示范区范围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等情况。

(二)示范区建设总体思路。共分为4个方面内容。一是发展定位。将示范区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共建先行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西部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二是发展目标。根据示范区各区县发展实际和“十四五”相关目标,结合市级部门相关目标综合测算得出经济总量、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具体指标。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园区发展排头兵、现代制造业集聚区、经济新动力策源地和绿色发展展示区。三是推进路径。包括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以技术融合为牵引,加速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努力推动产业生态化;以国家战略为契机,全面促进开放合作;四是建设范围与园区布局。包括“一心四极一轴”的空间布局安排和“4+2”的园区建设发展格局。

(三)示范区探索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共分为2个方面内容。一是重点探索示范领域。包括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新体系、产业智能化发展新路径、产城融合发展新思路。二是重点建设任务。包括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园区建设。共分为3个方面内容。一是示范园区。包括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重庆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是重点园区。包括重庆江津工业园  区、重庆建桥工业园区。三是园区分工协作关系。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要求,推动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

(五)重点项目情况。明确184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向重点项目,设计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创新能力、公共创新平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等五大领域。明确184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培育重点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技术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领域重点项目。

(六)保障措施。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引进、增强要素供应保障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