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杨博
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的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磷化铟半导体材料产业化项目现场。标准化厂房已建成,等待设备采购和调试,预计今年6月完成既定的扩产任务。
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光电子产业园成立,公司创始团队拥有10年以上半导体装备设计研发经验,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实现磷化铟多晶量产的企业。
该项目分三期实施,总投入7.6亿元,去年已经完成一期规划的10吨年产能建设。项目致力于实现磷化铟为主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为推动我省光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实行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推进专班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用地报批、规划调整、企业融资等工作。2021年,铜川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11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6亿元,全年共完成投资2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2022年,铜川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40个,总投资13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亿元。数据变化,彰显了铜川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华说:“铜川对新兴产业发展抱有极高的热情,及时协调和解决消防、电力等问题,为项目尽快投产争取时间,真正为企业着想。我们有信心加强科技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培养半导体行业人才,争做全国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独角兽企业。”
作为铜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围绕“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目标,按照“规划引领、科技支撑、生态立园、产能聚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光电子、锂电新材料产业,并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速项目建设。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计划用3年至5年,打造成为铜川南市区重要城市组团、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