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股月报|新能源板块咋了?

凤凰网汽车评论 (文/子涵 编/青竹)2022年1月,汽车股的开局依旧是惨烈。新势力和新能源,携手领跌。

美股下跌是春节不打烊。

仅“蔚小理”三家,在美股市值累计减少就超过300亿美元,新势力销冠小鹏领跌,股价下挫超过30%。业绩超预期的特斯拉也下跌超11%。

A股也是站得高,跌得远。

华为系中的小康股份跌幅最高,累计下挫23.07%。此外、比亚迪、长城、长安与北汽蓝谷跌幅均超过10%,整体行情不乐观。

宏观上,无外乎货币和汇率。

有投行指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使得借贷成本升高,是股市震荡的一大原因。且因美股与港股均使用美元作为货币单位,利率变化将对汽车股估值构成影响。

仍处在规模爬坡期的造车新势力或将受很大影响。前述机构表示,越是毛利率低,增长较快但尚未盈利的企业,估值回调将更明显。

分析指出,在利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合资车企公允价值变动为4%,自主品牌公允价值变动15%,而新势力的公允价值变动预计达到20%。

中概股中,小鹏汽车、第二位是蔚来汽车、第三位理想汽车。在港股中,受敏感性排名影响第一位是比亚迪、第二位是吉利、第三位是长城。

微观层面,虽说同一板块,其实悲喜并不相通。

领跌的小鹏,并没有犯错?

2022年1月,小鹏汽车销量为12922辆,这也是其蝉联新势力榜首的第四个月。小鹏开年都保住了“小理蔚”的第一顺位。

1月销量中,小鹏的车型矩阵在新势力阵营中相对完善。B级轿车P7销量为6707辆,P5销量为4029辆,A级SUV车型G3销量为2186辆。

这使得小鹏是新势力中罕见的轿车销量压倒SUV的品牌,但也体现出小鹏G3存在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即将在2022年上市的小鹏的G9显得格外重要。

在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2021年12月销量存在抢装导致的提升,加之终端折扣收窄与电池涨价,会为2022年的增长带来一定冲击。但有分析师表示,汽车需求仍处于触底上调的阶段,在春节错期影响下,3月的数据更值得关注。

此前有报道称,小鹏汽车内部制定了2022年销量目标,总体规划25万保底,冲击30万辆交付额。若以此计,单月销量必须超过2万辆。

这一目标也表明,破万已经成为新势力领先的门槛。新造车洗牌期,焦虑随之出现。

蔚来:取道新加坡

2021年1月,蔚来累计下跌22.63%。或许意在提升市值管理能力,蔚来在融资及新业务板块的动作也更加频繁。

1月26日,蔚来谋求在新加坡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

因蔚来企业内采用VIE架构,导致其无法登陆A股。2019年,李斌曾将5000万股公司股票转移给蔚来汽车用户信托基金,由于用户信托概念较新,令监管机构认为其有转移财富的可能性,因此其港股上市受阻。

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可以利用其与香港市场的对接性,以新加坡为跳板,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赴港上市。

谋求再次上市,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位前蔚来资本合伙人曾表示,由于新势力净利润尚未转正,因此仍需从资本市场寻求新的融资,另一方面在中美关系微妙的阶段,双重上市可以有效对冲风险,对企业而言同样有利。

蔚来1月交付9652辆新车,同比增长33.60%,环比有小幅滑落,暂列新势力榜单中第四名。2022年3月底将要交付的ET7与9月交付的ET5,有望提升其产品矩阵的竞争力。

当“蔚小”都在优化产品布局,准备在2022年扔出“深水炸弹”时,单车表现强悍的理想也坐不住了。

理想:从1到10?

理想1月累计下跌18.72%,跌幅在新势力中最低。

新年新气象,李想依旧热衷整大新闻。

在团车网宣布造车后,李想叒忍不住“大嘴”一把,炮轰其“寡廉鲜耻地把这种观点对外公开讲出来,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同时不忘输出自己的理念,“创业的本质是有节奏有耐心的长期成长。”

2022年1月,理想共交付12268辆理想ONE,已连续三个月交付破万。同比增长128.07%,环比下跌12.91%。

在李想看来,理想已经进入进入1-10的成长期,他认为理想汽车去年只有不到300亿的收入,而超过1万亿的收入规模,对于一个智能电动车企业而言,才是一个完成从1-10交作业的时间点。

他在分享创业心得的长文中,分析了过去几年对于造车新势力角逐的观察。“蔚小理”成第一梯队的核心原因是李斌、何小鹏、李想作为连续创业者,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心力。

2022年,理想终于要“交作业”了。

据悉,理想将在新的一年开启全新产品周期,配备NVIDIA Orin芯片与激光雷达的SUV车型X01计划于第三季度量产,有望搭载与新晨动力合作研发的全新增程器。

理想能够达成300亿规模,仍寄希望于新车的表现。

特斯拉:到顶了吗?

19岁的特斯拉,无疑在高速增长中完成了从1到10,甚至逼着拜登承认其是美国新能源王者。

2021年,特斯拉共交付9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7%。归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3.43亿美元,同比增长760%。

但在2021年财报发布后,特斯拉仍累计下跌11.36%,市值蒸发近7000亿人民币。

此前,特斯拉预警供应链瓶颈将贯穿全年,并称今年不会推出新车型。

投资公司Guggenheim分析师Ali Faghri表示:“进入低价车型市场对于支持特斯拉增长前景至关重要,如果特斯拉不能在市场上推出售价2.5万美元(约合15.82万元人民币)的入门级车型,特斯拉在未来十年将错失巨额收入。”

有分析师表示,即使特斯拉近期股价已经回调,但还存在溢价,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并且当前宏观环境对高估值股票不友好,因此入场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而言,特斯拉股价下跌的原因,或许是受市场及政策影响更多,与公司本身的运营情况关系不大。

当美股进入回调期,老将与新秀都难逃惨绿。

Rivian:拉高回调

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Rivian一度被资本热捧,被称为“特斯拉”杀手。其市值超越了福特与大众,一举跃居为全球第三车企,列于特斯拉和丰田之后。

但如今“杀手”遇冷,1月累计下跌7.4%。这家市值最高达到1400亿美元的车圈新秀,市值缩水至525亿美元。

这或许与量产困境有关,2021年8月,Rivian开始生产R1T皮卡,到12月底,每周平均产量约为50辆。由于工厂暴发疫情和供应链瓶颈,这一数字还在大幅下降。

但在2022年,Rivian的量产计划终于取得了进展,其首款电动汽车产能已达每周200辆。但实现大规模交付,仍需要Rivian继续精进完善制造流程,找到供应链危机的解决方案。

自上市以来,持续的股价下滑与产能低迷,已让投资者开始担忧起Rivian的未来。

小康股份:不太平

与华为“联姻”的小康股份,迎来了2021年交卷时刻。

1月29日,小康股份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29.1万元到负25.1万元。

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因销售尚处于爬坡阶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增大,研发投入、人工成本、营销渠道建设费用的持续增加等因素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负14亿元。

其中,赛力斯SF5月销量1089,累计销售8169台。AITO问界M5上市后仅公布12月销量,352台。

虽然新车“华为味”十足,但赛力斯品牌面临着被取消,新品牌AITO表现尚不明朗,让市场对小康的预期出现下降。

但新能源仍是必赢之战,因此小康选择加码研发投入,开始着手大额定增。1月26日晚,小康股份披露2022年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71.3亿元,主要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用户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最主要的是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投资总额约为47.48亿元,包括6款电动汽车车型开发以及DE-i平台升级和一系列产品技术研发升级建设。

当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AITO身上,极狐的地位开始变得微妙。

北汽蓝谷:进退维谷

北汽蓝谷股价在1月累计下跌13.07%,或许也与“华为系”光环褪去有关。

2021年,北汽蓝谷总销量26127辆,同比增长0.82%。其中,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极狐汽车全年交付4993辆。

1月29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北汽蓝谷预计2021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亿元至53亿元。

有投资者在网络平台上抗议,“我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上百万资金已跌去30%。”

更有股民质疑称,北汽蓝谷内部是否有配合资金在做空市场?

多名投资者质问称,股价跌跌不休,公司在产品信息披露含糊其辞,极狐HI产品交付一再推迟,也不开发布会对外做说明以表诚意。宣传1.2万销量交付变4000;承诺2021年底进入华为渠道,但进度依然处于推进中。

这或许是每个人共同的疑问,2022年极狐销量还有可能提升么?

新的一年里,极狐比谁都更需要打一场翻身仗。

比亚迪:能打就能上万亿?

2022年1月,比亚迪股价下跌15.41%。

当月,比亚迪汽车批发销售95422辆,同比增长125.0%。其中,新能源汽车93168辆,同比增长361.7%。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4.770GWh,同比增长171.9%。

在高速增长中,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比例大幅提升,燃油车销量占比仅为2%,同比下降50%。电动化转型明显,无疑是曾经比亚迪估值走高的基础。

有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比亚迪已经积累了超过 10 万台订单,足以支撑近10万的月销量。但仅靠销量支撑,市值很难突破万亿。如今资本市场,更青睐智能与高端化优秀的品牌。

高端化取得一定成绩。

2021年1月-7月,比亚迪ASP(单车价值量)为15.18万,以接近合资企业单车均价为 16 万左右的价格。2022年1月,比亚迪高端车型汉系列月销再度破万,达1.28万辆,海豚销量也连续两月破万,若ASP稳步提升,供应链问题持续缓解,比亚迪便离万亿更进一步。

这一边,比亚迪与新势力打得火热。而隔壁的一家自主品牌,也对新势力们发出了质疑。

长城:为何不服?

魏建军不服,堪称2022年初最车圈最劲爆的发言之一。

在打破“传统车企在新领域斗不过蔚小理们”论调的路上,长城绝对是足够努力的那一位。

2021年,长城总营收为1363.2亿元,同比增加32.0%,归母净利润为67.8亿元,同比增加26.5%。在此基础上,长城的单车ASP也创下季度新高。

2021年Q4,长城单车ASP达11.5万元,环比上涨5.6%。哈弗、皮卡市场份额稳固,WEY、欧拉及坦克品牌取得一定增长。

但业绩受欧拉好猫车主补偿支出及股权激励等非经费用影响有所拖累。有分析师指出,预计欧拉充电权益与股权激励计合计对单季度净利润影响约10亿元。

或受市场环境及此消息影响,1月长城累计下跌22.39%。

有消息显示,2022年长城将WEY品牌将推出DHT-PHEV版本,巩固长城在15万-20万元市场份额。新品芭蕾猫预计今年Q1上市,闪电猫和朋克猫预计将于年中上市,助力欧拉则发力1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坦克500预计在第一季度开启交付,硬派越野车型定位也更加高端。

新的一年,向获得更多底气冲击的不止长城。狼性造车,开始成为自主品牌进化的主旋律。

长安:新能源赌上身家

“我出资500万,把身家性命都赌到了C385身上。”

在2022年1月的融资签约仪式上,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承浩在分享时表示。在B轮融资中,长安新能源共募资49.773亿元。

其中,有97名员工共同出资,人均给出60万-500万元,总持股金额达1.173亿元。除了员工持股的激励约束的机制,在新车项目中,长安新能源的员工们甚至以现金出资3170万元参与跟投。

如果达成对赌要求,员工能够获利,反之投资则会遭受损失。邓承浩的话已为长安新能源的未来定调,在这场造车的“赌局”中,“没有退路就是成功之路”。

但纵有资本加持,长安的股价仍在1月下跌12.55%。

或许正因如此,长安新能源才定下宏大的目标,2022年销量达21万台,2023年25台,2024年卖50台,到2025年至70万销量。

长安新能源此前表示,将会陆续推出C673、A158两款新车,另有多款车型处于研发阶段。五年内,长安新能源计划推出20余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未来三年预计将投放包含轿跑、SUV、MPV等11款全新产品,主推SDA架构。

在全面转型之际,长安确实需要豪赌一把。

IPO预备队

尽管车企们在资本层面遇冷,但仍有不少新势力在谋求闯关IPO。纵使出现回调,身处第二梯队的新势力们仍对登陆资本市场孜孜以求,车企们预备IPO的消息频频传出。

1月19日,有消息透露,华人运通考虑上市,正就IPO事宜与瑞银和摩根士丹利商讨,募资规模为5亿美元。1月26日,证监会消息显示零跑汽车已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筹资10亿美元,由中金、花旗及摩根大通负责IPO工作,最快年内上市。

结语:

从近期股价波动中可以看出,中美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态度出现变化。在“缺芯”风暴持续,锂电原材料涨价与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下,车企支出成本被迫增加,加剧了其经营压力,资本市场对此反应也很明显。

但这一情况在2月已经有所好转,多支股票已经回暖。中汽协此前预测表示,2022年中国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300万辆,同比增长7%,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超过18%。多名分析师表示,长线仍看好这一赛道的机会。

行业高度景气,同样带动了电池厂商产能持续扩张,锂电产业链存在增长机会。下游需求的推动也带动了中游电池材料厂商订单需求的旺盛。有分析师表示,能够关注正极材料中高镍三元技术布局较深,与海外业务扩张优势明显的龙头正极材料厂商。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