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锂电铜箔在锂电池产业链的关注度快速升温。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2021年锂电铜箔受上游供应紧缺以及铜原料和加工费上涨因素影响进入涨价通道,使铜箔在锂电池中的成本占比明显提升,从而引起众多电池企业和市场资本的广泛关注。
动力电池出货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锂电铜箔需求量攀升,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产能不足成为了阻碍铜箔企业2021年出货量进一步增长的主要瓶颈。
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在2021高工锂电年会上判断,上游铜原料成本和铜箔加工费上升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导致锂电铜箔整体供应紧张,且新增产能释放较慢,预计2022年锂电铜箔仍将维持供应紧缺状态。
GGII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55TWh。
以6μm厚度测算,1GWh锂电池需要使用约500-600吨锂电铜箔。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将达97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3.9%。
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包括德福科技、诺德股份、嘉元科技、龙电华鑫、铜冠铜箔、中一科技、鑫铂瑞等铜箔企业在2021年都启动了新一轮产能扩充计划,同时还有新晋企业入局布局锂电铜箔。
高工锂电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规划新增锂电铜箔产能近100万吨,投资总额超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铜箔企业都在积极扩产,但受制于关键设备供应量跟不上行业扩产需求,导致新增产能释放缓慢,导致全球锂电铜箔供应或仍存在一定缺口。
在此情况之下,通过复盘2021年锂电铜箔投扩产项目,也可洞悉产业变迁与发展趋势。
一是、投资金额和扩充规模均大幅提升,锂电铜箔迈向百万吨市场级别。
从新规划的项目来看,铜箔企业新建铜箔产能普遍在5-10万吨级别,投资金额也上升至百亿级别,表明未来锂电铜箔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区域规划来看,新建锂电铜箔项目普遍毗邻大型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上述铜箔企业的布局逻辑是,未来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会要求其铜箔供应商的产能与其规划产能相匹配,满足其产品交付稳定和不同规格产品开发供应方面的要求,进而要求铜箔企业提供就近配套服务。
二是、上游铜企和下游电池企业入场布局,锂电铜箔未来市场竞争格局谋变。
从扩充规模来看,诺德股份、龙电华鑫、德福科技、嘉元科技等出货量靠前的铜箔企业仍是锂电铜箔的扩产主力,手握巨额订单成为上述企业扩产的底气。
不过,在新一轮锂电铜箔扩产浪潮中,还有一些企业的布局动作值得关注。
一类是从上游铜产品加工领域向下游铜箔产品延伸的企业,例如海亮股份、白银有色、江西铜业等。
这类企业向下延伸布局锂电铜箔有利于利用其在铜原料和铜加工方面的竞争优势,完善其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为其开展铜箔企业提供原料供应保障,从而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另一类是对锂电铜箔需求旺盛的动力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合肥国轩、蜂巢能源等。
例如,宁德时代与LG化学战略投资德福科技;蜂巢能源入股江铜耶兹;亿纬锂能与铜陵华创合建锂电铜箔项目等。
上述电池企业通过参股和合资建厂的方式布局锂电铜箔,主要目的是为维稳供应链,保障其锂电铜箔供应稳定和降低采购成本,预计后期还有其它电池企业布局锂电铜箔。
此外,还有一些铜箔新兵入局,上述企业布局铜箔或将对未来锂电铜箔整体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三是、锂电铜箔极薄化方向明确,铜箔企业加码极薄铜箔。
从市场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快6μm铜箔替代8μm的导入步伐。头部电池企业6μm铜箔的整体渗透率甚至已经超过了90%,并在加快4.5μm-5μm极薄铜箔的导入替代。
2021年,头部电池企业进一步加快对4.5μm极薄铜箔的导入步伐,带动其它电池企业市场跟进,4.5μm铜箔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目前仅有诺德股份、德福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开始向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批量供货4.5μm铜箔,客户月度需求量快速增长,4.5μm铜箔供不应求。
在此情况之下,铜箔企业新建项目基本都规划了4.5μm极薄铜箔产能,新建产线具备6μm向4.5μm铜箔转产的能力,进一步扩充其在极薄铜箔方面的竞争力。
德福科技总裁罗佳表示,不同电池结构对锂电铜箔的物性要求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圆柱电池向大圆柱发展,更多的层数及更高的耐热膨胀需要铜箔具有更高的延伸率;方形和软包电池则要求铜箔厚度更薄,要求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性模量。总体看来,三项指标同步提升即全面高性能化是大势所趋。
除此之外,头部铜箔企业还在积极推进3.5μm铜箔的研发生产,并研发新型复合铜铝膜集流体产品,保持其在极薄铜箔领域的竞争优势。
以下为2021年中国锂电铜箔投扩产回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