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但要集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引领力的世界级高层次人才高地,更要造就建设一批职业技术骨干人才高地,以及加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人才支持力度和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在2022年“上海两会”期间提交的建议中如上表示。
当前,上海市正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人才优先、国际竞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以用为本、服务发展的指导方针,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任进对此提出了以下两项建议:
第一,上海应加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职业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生物医药的发展不止需要领军人物,更需要的是第一线的实验技术人才,本科、大专、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非常急需,如上海农林技术学校、上海健康医学院等。
因此,建议政府鼓励支持多办这样的职业技术学校,多支持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增加学生招生额度。同时给予正向引导,不应将创收列为学校的考核指标,而应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为导向和目标,同时做好技术人才的储备。
第二,上海应加大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力度,在课题申请、荣誉评审等方面打破年龄限制。2021年6月,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共16条,其中主要几条如下:
1)在若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探索设立女科学家项目、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
2)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人才计划等各类评审工作中,逐步提高女性专家参与比例。
3)国家人才计划适当放宽女性申报人年龄限制,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推荐女性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鼓励提名更多优秀女科学家作为候选人,在同等条件下支持女性优先入选。
4)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中,鼓励提名女性负责人项目。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执行同等条件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的资助政策。
任进举例,某家研究机构有120个PI(Principle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员),女性PI只占30%,而其中一个实验室共有260人,女性技术工作人员占68%以上,女性占比很多,表明第一线技术骨干技术力量多是女性工作者。
因此,建议加大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力度,充分发挥女性科技工作者独特的优势和才能。她表示,上海市一定要落实国家上述的重要规定,并应设立专门办公室,将实时监督落实到实处,发挥带头作用,敢于创新、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