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努力实现工业增加值超7000亿元力争增速7%

1月18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建设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信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产业空间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效。过去一年,广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两万亿元;工业税收(含海关代征)占全市比重超四成;工业投资迈上千亿新台阶,技改投资超4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速超15%(工信部口径);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

会议提出,2022年,要按照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安排,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聚焦打造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以“链长制”为抓手,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体系,升级打造五大支柱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实施深度融合“八大提质工程”,开展“智车”“强芯”“亮屏”“融网”“健药”“尚品”六大行动,建设“两城两都两高地”(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

2022年,广州努力实现全年工业增加值超7000亿元,增速6.5%,力争7%;确保完成省下达工业投资额任务1221亿元、增速11%,力争1320亿元、增速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10%。

狠抓“链长制”,全力打造8条万亿级产业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会议提出,2022年,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强化运行监测分析研判。结合链长制,建立市领导对口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针对性开展“暖企服务”,坚持“每周一联系、每月一通报、每月一报告”,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开展“招大引强”行动,围绕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模式,提高国有投资基金对本市企业的投资比例,积极利用股权投资方式吸引项目落地。大力推动华星光电T8、广石化、风华高科、中航锂电、增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资金和土地要素支撑,推动设立工业用地储备库和引进项目扶持基金,促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落实产业导则,引导各区协同发展。

今年,广州要重点打造哪些产业链?如何通过抓“链长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提出,落实省“链长制”要求,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产业组团和枢纽产业链”的路径,完善全市21个重点产业链的“1+X”政策体系、“九个一”工作体系,制定“四张清单”实施清单式管理,畅通链长制“纾难解困”工作机制。推动“数字建链”“场景育链”“金融惠链”“招商补链”,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全力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8条万亿级产业链和一批千亿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推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混行试点

过去一年,广州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以汽车产业为例,2021年,广州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连续第三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获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十项创新” ,在全国率先出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混行政策,广州市企业成功中标工信部“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项目(全国仅3个)。

2022年,广州将继续抓创新突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会议提出,稳步推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全力抓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建设基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加强汽车电子、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推动超高清制播设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产业化,积极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区。

同时,广州将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强湾区产业协同创新,全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工信部部属高校等科技创新资源在穗转化。深入实施“定制之都”示范工程,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产品高端化时尚化国际化,擦亮“广州智造”新名片。

数产融合,实施“穗芯”“智造”“定制”“上云”“赋能”计划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就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去年,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内登记注册企业超8万家,琶洲核心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明显, 39个重点项目营收同比增长69.6%。广州以数字经济为主导谋划打造12个滨江高端产业园,加快建设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和黄埔横沙数字产业园等一批示范园区,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和工业大数据广东分中心落户建设。全年新建5G基站14559座(5G用户突破1000万户),建设数量第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会议提出,2022年,要抓数产融合,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能级。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穗芯”“智造”“定制”“上云”“赋能”计划,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广州试验区为核心引擎,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和新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家核心软件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完善“信创支撑、软件定义、应用带动”的软件产业生态。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打造国家级密码应用和创新示范基地。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探索数字技术在各领域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数字信息枢纽,大力推动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 “双千兆”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促进企业“上云用云”。

力争今年培育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广州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过去一年,广州开发区获批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越秀区获批创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广州认定首批144家民营领军企业。推动800家以上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培育“专精特新”。建设大湾区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在全国首创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批量融资担保服务,新增4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5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 “小巨人”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会议提出,2022年,要抓市场主体,完善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高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旗帜,支持广州开发区建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探索建设一批专精特新园区。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制,力争全年新培育5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壮大一批民营领军企业,争取推动800家小微工业企业实现升规纳统。研究起草《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出台中小企业纾困帮扶重点任务清单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细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与此同时,会议就推进空间革新,积淀工业发展后劲;确保服务保障,强化运转支撑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

记者:谭超 李鹏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