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清晨,漫步在河畔,空气清新,光影斑驳,一片安静、祥和、别致的景色。阳光慢慢升起,透过晨雾,温柔地洒在万物之上。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以绿色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向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回眸过去这一年,许多变化铢积寸累,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过去的一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经济“体格”和“体质”越来越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过去的一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会暨首届“神东生态论坛”在神东矿区召开。标志着神东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愈发凸显。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矿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是黄河几字弯区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为破解在生态环境脆弱区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生态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公司积极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与实践,实施了“三期三圈”“五项协调”“六位一体”生态环境防治技术,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走出了一条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保护和“能源走廊”开发相协同的路子。
在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排矸场复垦绿化、厂矿小区绿化、科研规划服务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同时,该公司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产”的思路,开展实施生态产业化项目。在布尔台、大柳塔沉陷区种植了苹果,海红、杏树与大果沙棘等生态经济树种。并在布尔台大力发挥现代能源经济+生态+光伏+X的生态综合治理体系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光伏板下和板间按“林光互补”和“农光互补”的模式种植饲料灌草。在光伏发电区域周边已完成各类乔木种植141305株,完成各类经济和生态灌木种植489752穴,完成生态牧草种植约4500亩,并新增治理面积45平方公里,实施沉陷区治理工程28项,治理30平方公里,营造经济林15000亩。覆盖矿区环境治理区域,有效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效果。
大力发展光伏项目,全面推进公司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发展,大规模使用太阳能洗浴工程,减少煤量和污染物的排放。开展寸草塔二矿智能通风系统建设、节能保温工程、智能矿山建设等节能工程,推动公司节能降耗,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为确保生态环保工作高效落实、取得实效,我们不定期分批,召开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协同创新工作协调落实会,按照节能低碳、环保及水资源、生态及水灌溉三大任务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加快施工进度”,生态环境中心环保管理科科长刘亮平说,“对于措施落实不到位、效率低以及整治质量低等现象,严肃追究责任,促进各项整治措施抓实、抓牢,抓出成效。”
“那些年矿区上空总是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粉尘,地面也都是黑色的煤尘,总是打扫不干净,大家都不愿意出门活动。”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居民王先生历历在目。
2021年,该公司和鄂尔多斯市合力在神东布尔台生态治理项目区,开展“学党史、汲取精神力量,办实事、添彩美丽中国”义务植树活动,千人植树2万多株,为共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增添新绿。
生态环境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强介绍:“下一步计划将布尔台生态治理区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
居民刘女士介绍,一年多来亲眼见证了神东矿区的巨大变化,以前小区遇到刮风天,风沙很大,很少敢打开窗户通风,家里每周至少要擦两次玻璃,也很少穿白色衣服出门,自从加大矿山治理力度后,小区周边的环境开始逐渐变好了。空气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早上晨练和晚饭后散步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在矿区已经基本实现了‘风起不扬尘、车过不起灰’的治理目标。空气质量好转了,我们工作的心情也舒畅了。”生态环境中心副书记赵欣说。
绿色,是神东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景象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并吸引着更多人的目光。
神东(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大柳塔国家科技示范园……这一个个有代表性的神东“绿色名片”,是生态环境中心引以为傲的生态环保成绩单。
秉持“产环保煤炭,建生态矿区”理念和“开发与治理并重”的方针,神东进一步优化空间、经济和功能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研究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技术与模式,努力建设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能源基地。2021年度,神东获得“绿色环保奖”和“母亲河奖”,擦亮了更亮丽的绿色名片。
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扮靓绿水青山的行动还在继续。今年,神东将继续推进建成国家能源集团以“五个示范基地”为基础的“神东先行示范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为神东矿区环保绿化行动再添新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