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充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 中共南充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     来源:南充日报    时间:2022-01-06    访问: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更好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着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中共南充市委七届二次全体会议就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坚定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绿色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党中央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务必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南充贡献。

(二)全面落实省委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对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提出“推进川中、川东北等重点气田建设”“着眼推动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重点布局天然气(页岩气)绿色利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支持成都、自贡、内江、南充、资阳等地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全市上下务必聚焦新任务、落实新要求,确保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见效。

(三)主动抢抓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极大激发和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家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台了系列引导支持政策,省委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全市上下务必主动出击、抢抓机遇,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取得发展新成效。

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力突破“六大重点”,深入实施“六大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提供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双碳”引领、特色发展。坚持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应用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培育形成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布局、集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集群成链,合理布局能源链供给侧、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推动重点区域集中布局、特色园区集约发展、优势企业集聚壮大,构建分工合理、配套完备、保障有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生态圈。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入实施高水平、多领域、全方位开放,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集聚绿色低碳资源,推动形成产业互补、人才互动、技术互享、资源互用的良好局面。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供给、试点示范、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区域影响力、战略支撑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地、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到2025年,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75%,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78%,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明显,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碳达峰。

———到2035年,全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80%,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0%左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朝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稳步迈进。

三、聚力突破“六大重点”,锚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水电高效利用,统筹调度嘉陵江九级航电水资源,谋划布局抽水蓄能发电项目,全面提升水电利用效能。支持发展风光发电,推动南部县、阆中市北部山区风力资源监测开发,实施嘉陵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支持高坪区、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开展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产业园区、大型建筑实施光伏一体化项目。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推动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等地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谋划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配套建设轻烃处理、天然气净化和LNG等项目,实现就地就近高效利用。有序开发多类型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氢能产业,促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充分利用秸秆、垃圾等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

(二)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发展方向,构筑“整车+配套”产业格局,打造新能源汽车汽配产业基地。做大整车规模,支持整车生产企业释放产能,推进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汽车规模化生产。加强产业配套,聚焦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构建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强化推广应用,创新汽车共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新兴商业模式,(紧转7版)

(紧接6版)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物流、环卫、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南充造”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

(三)培育壮大绿色化工产业。坚持以南充经开区化学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动油气化工产业深度转型,打造全省绿色化工基地。突破发展油气化工,主动承接四川石化“三苯”“两烯”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及下游深加工材料、天然气化工等产业,构建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精细(医药)化工,重点发展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农用化学品等产业,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绿色原料药基地。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增长极。

(四)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壮大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效节能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和先进环保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重点发展节能工程设计、环境咨询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产品认证等节能环保服务业,打造区域节能环保服务业高地。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五)创新发展大数据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川东北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汇聚、数据共享交换、网络信息安全等功能。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壮大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实施产业数字赋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慧电站、智慧气田、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积极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和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

(六)绿色低碳化改造传统产业。坚持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产业业态优化,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丝纺服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绿色低碳化升级,创建一批绿色工厂、能效领跑者、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推进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积极推广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循环等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造成渝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向网络化、定制化、绿色化转型。

四、深入实施“六大工程”,筑牢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强化创新载体培育,主动参与碳中和天府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四川省绿色化工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平台;加强服务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和研发机构,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参与国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开展绿色化工、动力电池、高效节能等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及核心技术研究。促进技术推广运用,加快建设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建设。

(二)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推动区域集中优化布局,临江新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嘉陵区、南充经开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阆中市、南部县、西充县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重点发展天然气开发利用、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等产业,加快形成特色互补、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推动园区集约高效发展,实施“亩均论英雄”评价和企业能效碳排放绩效评价,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成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分产业研究制定行动方案,重点培育一批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或聚集区,构建链条完整、结构健全的产业集群。

(三)实施企业培育壮大工程。推进优质企业高端发展,大力实施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行动计划,引进培育绿色低碳“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良好格局。推进重点企业上市发展,实施绿色低碳企业上市梯次培育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领域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推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联盟。

(四)实施绿色品牌创建工程。推动绿色低碳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标准,支持重点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开展绿色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绿色低碳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追溯、检验检测、责任追究体系,推进全链条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开展绿色低碳品牌创建,实施绿色低碳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推广“好充食”等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申报驰名商标,支持企业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地域特色品牌,持续提升“南充造”绿色产品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支持县(市、区)积极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五)实施产业开放合作工程。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依托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平台,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外贸;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飞地园区”;加强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推动建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区域合作联盟,协同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发布重大项目投资机会清单,推行委托招商、平台招商、协会招商,引进一批绿色低碳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积极开展重大展会活动,主动参与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国国际光伏产业论坛、国际清洁能源装备博览会,切实办好亚洲有机峰会等重大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制度,全面优化市场准入、生产经营、要素保障、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社会建设“六大营商环境”。

(六)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探索多元协同储能设施建设模式,统筹规划电源、电网、用户侧储能设施布局,推进多元储能融合发展。加快清洁能源输配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微电网、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对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优化天然气管网,加快阆中—南充输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5G+智能燃气管网”,增强主干管网互联互通和输配气能力。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推进充电桩、加注(气)站、加氢站等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立体交通网络,探索推进绿色公路、绿色空港、生态航道建设,加强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五、全面加强工作保障,营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市重大产业和项目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主的能源消费考核体系,增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绿色能效“税电指数”考核权重,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健全法治保障,强化节能监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本领和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要素保障。落实中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领域支持政策,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和服务指南。加大用地用能指标支持力度,落实分类支持性电价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力度,大力培养绿色低碳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统筹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对获得国省重大科技研发、攻关等相关专项的项目给予奖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市工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开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强化宣传引导。全面开展绿色教育,加大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宣传力度,鼓励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系列绿色创建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绿色文化风尚。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宣扬先进典型,及时曝光负面典型,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