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崂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崂山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这是崂山区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发展绿色建筑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于提升崂山区建筑品质和人居环境将产生哪些重要影响?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一、确定崂山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
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助力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副院长孙峙峰研究员认为,该实施方案确定了崂山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发展总目标,对于不同的规划区域、不同类型的建筑提出了应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和装配式建筑要求,明确了崂山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实施路径,对加快崂山区打造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的具体体现。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在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促进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对引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
按照“普及一星、鼓励二星、支持三星”绿色建筑的总目标,到2025年,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大会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发展绿色建筑,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扬高级工程师认为,“绿色建筑的性能主要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等方面,实施方案对绿色建筑覆盖率、根据建筑性质星级标准提出要求,这不仅能降低我区的碳排放量,还能提高我区居民的居住的品质,引领崂山区朝着健康居住、健康建筑来发展。”
三、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应达到新建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并逐年提高比例,到2023年达到50%以上,单体装配率达到50%以上。
“装配式建筑目前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主流建造模式,主要是因为作为工业文明的一部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理念、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的系统体系,也是建筑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从粗放的建筑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 青岛市装配式建筑专家贾壮普认为, 装配式建筑将转变建筑建造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用能模式,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性能更好等优势,契合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并符合居民对于品质住宅的追求,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高、绿色环保的新型住宅。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意义重大。
四、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72%标准,建筑节能设计和执行率达到100%。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有序发展。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李骥高级工程师认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要实现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进城乡建设节能,强化绿色低碳规划引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意义重大,通过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乡建设走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不仅能使我国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实现人民群众比较高的生活需求,而且可有效减缓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确保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五、明确引导激励政策。
在政策支持章节,一方面制定了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支持。如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施工进度达到正负零,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装配率≧50%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给予预制外墙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3%部分不计入建筑容积率核算的奖励,装配式建筑项目享受免缴建筑废弃物处置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政策,对获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或单体装配率达到60%以上(含60%)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按照《崂山区关于扶持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给予资金扶持。
青岛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刘洪洲副主任说,从各地情况来看,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概念的认识不统一,制定标准规范脱离实际,示范工程多、实际推广少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节能法规以及与节能相关的各项设计标准及市区实施方案等限制性政策,明确开发商在建筑节能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隐性的节能空间激发成显性的市场,进而通过市场手段促使建筑能源的合理使用。通过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励政策,推动、引导市场上的优势和房地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试点推出一系列受市场认可的绿色建筑产品,并逐步带动其他的房企参与进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的运作下,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全面发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