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内江市“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医保兜底作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改革举措有力推进、基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也是全面推动新时代符合内江特色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作为我市医疗保障领域第一个五年蓝图规划,是政府发展全民医疗保障事业的重要依据、引导市场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参考以及全市医疗保障部门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编制和实施《规划》,事关我市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市民生福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推进健康内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作安排,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政策,赴各县(市、区)开展调研,多次与省医保局对接项目,起草了我市《规划》征求意见稿,以内江市医疗保障局文件征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医保局的意见,并就部分重大项目、重要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衔接沟通,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逐条研究,做到能吸收的都尽量吸收。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五章,一是规划背景:包括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主要对“十三五”时期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既有取得的成就也有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内江医疗保障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市医疗保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要求是《规划》编制所需要遵循的思想和坚持的原则,并根据中央、省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提出了内江市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目标。目标展望至2035年。三是推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包括推进待遇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筹资运行机制巩固优化、推进医保支付机制持续改进、推进基金监管机制优化完善。四是深化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包括深入实施医药价格改革、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医保信用管理体系、协同推进健康内江建设、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五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增强财力保障、做实政策宣传、健全实施机制。涵括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保障和控制,确保规划实施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都能得到切实保障。
三、创新举措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以及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内自同城化发展等战略落实到规划中,在全省医疗保障系统中找到内江定位,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找准医疗保障定位,将塑造甜城医保标杆贯穿发展全过程。
聚焦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围绕待遇保障更公平、基金运行更稳健、医保治理更科学、公共服务更规范等奋斗目标,“十四五”积极创建省级医疗保障服务标杆点(窗口)、完善医保信用管理体系,实施九大核心任务,加快推进智慧医保建设。
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医保发展活力。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系统集成改革,学习和借鉴福建三明医改成功经验,力求在“三医联动”上取得突破。
突出区域医保协同发展。重点规划拓展成渝地区医保异地就医服务,升华川南经济区医保协同发展,巩固提升内自医保同城化水平,同时将脱贫地区作为医疗保障发展的特殊类型地区,贯彻执行脱贫人口待遇保障政策,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