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元省份。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
一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三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9.4亿斤,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8434.7、2938.9、1444.1、790.2万吨,均居全国前列。
二是标准质量品牌全面提升。认定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09个,“三品一标”有效用标总数达到10275个。3个设区市、18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达到84个。全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总数分别达到47个和400个,居全国首位。
三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认定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45个、示范园区32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8个。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7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9个、省级158个。创建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
四是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95%,居全国首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18%,高于国内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五是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化肥农药用量强度分别比2015年下降17.8%、24.3%。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6%,农膜回收率达到89.4%。
六是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升级。全省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7万家、农民合作社23.6万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过万家,认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39家。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3.6万家。
七是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潍坊,2020年农产品出口1257.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3.9%,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八是农村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42.3%,确定28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九是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完成1090.2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稳定在95%以上,累计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30%以上。
(二)编制依据。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短板,国务院出台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根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十四五”规划的纲要性、指导性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出台的有关规划、纲要、意见、方案,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有关指导性文件等,坚持统筹谋划,全面总结评估“十三五”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情况,科学研判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系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编制了《规划》。
(三)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背景看,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了农业设施装备更新,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奠定了技术基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壁垒、贸易壁垒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新冠疫情的爆发阻碍了农产品正常进出口贸易,增强了重要农产品进出口的政治倾向性。从国内环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国际经济循环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延伸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重构创新链、扩大资本链、优化服务链,全面深化国际国内双循环,强化省内城乡经济循环,这对农业补短板强弱项、农村扩大消费和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我省实际看,经过阵痛期、调整期、提升期的新旧动能转换,显著提升了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农业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和实用创新,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基础设施弱、农村居民增收慢、脱贫户返贫风险大的现实,迫切需要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倾斜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增加就业,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
(四)编制过程。《规划》编制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现状和需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编制过程大致分为前期研究、编制起草、专家论证、征求意见四个阶段。
一是前期研究阶段。主要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题调查研究等工作,遴选了省内知名农业科研单位及院校的研究团队,完成了14项重大课题研究,并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农业农村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编制起草阶段。主要开展了学习研讨、部省对接、外省考察等工作。为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起草组认真学习和研读中央、省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在编制起草初稿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和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先后多次赴农业农村部对接上位规划,并与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对接省有关规划;与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调研组,赴北京、贵州、浙江、江苏等地考察调研,对《规划》初稿多次进行修改完善。
三是专家论证阶段。邀请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张辉院长等国内著名专家,对《规划》进行了集中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规划》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思路清晰、框架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山东农业农村发展实际。
四是征求意见阶段。《规划》编制过程中,面向市场主体、省直各部门单位、各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征集了意见,完成了省直有关部门会签,与《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了衔接,开展了合法性审查、市场公平竞争审查,通过了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办公会审议。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总体要求、发展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总抓手,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激活城乡要素、乡村资源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优化提升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优质化、乡村田园生态化、乡村产业融合化、农业农村数字化、基层治理规范化、农民增收持续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新向往、新需要。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化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三是坚持深化改革,集约化经营。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集聚要素资源,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化推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五是坚持农民主体,共享化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定位:一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省。大胆探索、培塑典型、系统总结、推广经验,稳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二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先行省。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引领省。科学制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供给保障水平、质量效益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亮点纷呈。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二)发展布局。充分运用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成果,坚持城乡互补与工农互促统筹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坚持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坚持梯次发展与节点引领相互促进,规划了“区域产业协同、集群创新引领、县域全面统筹、百园优化提升、千镇融合互动、万村示范辐射”的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布局。
一是区域产业协同。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市场需求、产业基础等因素,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深化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打造鲁西平原粮食畜牧产业带、黄河流域生态农业产业带、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带、胶东半岛高端农业产业带、泰沂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带、胶济沿线数字农业产业带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带。
二是集群创新引领。强化区域意识、集群意识、融合意识,通过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县域全面统筹。强化制度设计,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性通道。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四是百园优化提升。在保持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对现代农业产业园改造提升、拓展功能,实行政策、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实现资源要素集聚配置优化,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示引领范效应。
五是千镇融合互动。以“绿色化全产业链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创业平台支撑”为路径,打造标准化原料生产、集约加工转化、品牌市场营销于一体,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农业产业强镇。
六是万村示范辐射。挖掘放大特色种养、传统手工、传统食品、传统小商品加工等,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专业村。
(三)重点任务。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我省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量质并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经济作物生产,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0万吨。增加优质畜禽产品供给,优化畜牧业结构,推进种养配套、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全省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提升渔业绿色生产能力,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加快渔业健康养殖,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800万吨左右。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健全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探索“阳光农安”智慧监管模式,培育100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0个,壮大一批研发创新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推动生物育种、高效农机、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深入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技术集成应用,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三是坚持调整优化,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打造省级农产品加工强县50个,加工示范企业600家。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特色果蔬、茶叶、特种养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全链条典型模式,培育一批农业“链主”企业。优化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争取建设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0个,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程,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
四是坚持生态引领,提升乡村绿色发展能力。加强耕地保护质量提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净化耕地环境。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绿色农业投入品使用试点,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乡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乡村绿化攻坚行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推进荒山、荒沟、荒滩整治修复。
五是坚持宜居宜业,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布局道路、供水、雨水、供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适时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促进乡村环境全面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规范提升农村改厕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六是坚持善治有效,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培强村领导班子,丰富拓展新时代“莱西会议”经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依法开展民主选举,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深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加强乡村德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七是坚持文化铸魂,有效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深化乡村文明行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沂蒙精神内涵研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统筹规划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提升乡镇文化站组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八是坚持改革开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强宅基地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资产运营,启动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释放政策叠加协同效应。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家庭农场,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促进农业对外开放双向提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破除制度壁垒、补齐政策短板,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九是坚持常态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落实到人到户帮扶政策,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科学确定防止返贫的监测线,拓宽监测预警信息来源,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拓宽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渠道,继续落实就业扶贫基地一次性奖补政策,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就业岗位,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重点帮扶区域乡村振兴,加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大政府债券对农业农村项目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及农机具、大棚设施和畜禽圈舍抵押贷款等业务,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三是保障发展用地。优先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四是壮大人才队伍。面向海内外遴选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专业人才,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五是抓实安全生产。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搞好隐患排查,加强执法监管,确保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六是强化指导评价。科学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信息采集和分析评价,加强中期评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