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崂山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文件出台背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崂山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将其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三五”期间,崂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目标,遵循区委“南提北进、全域统筹”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强区”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探索现代教育发展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推进教育公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教育优质均衡化的“崂山路径”,加快形成教育高层次发展的“崂山品牌”。全区教育事业迈入健康、协调、持续发展轨道,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教育综合实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显著增强,为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教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十四五”时期是崂山突破“战略北进”、深化再次创业的关键阶段,也是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建设教育强区的关键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区教育体育局编制完成了《崂山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将于近期印发实施。《规划》设置了四大板块,系统总结了全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主要成就,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全区教育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二、文件出台目的

  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崂山区教育必须抓住机遇,超前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作出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崂山区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规划》是未来五年统领崂山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教育政策和布局教育项目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全面调研、全面对接“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上级“十四五”教育规划、聘请专家参与、广泛征求意见,通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前后共进行了25次修订。

  工作要求

  对标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国内教育先进地区,邀请上海、北京的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市委党校以及青岛市教科院的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对专项规划进行指导、审阅。规划的编制,注重了继承性和延续性。充分体现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关键目标和重大举措,紧扣崂山建设成为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的发展目标,助力崂山区“五区”建设,聚焦“十四五”崂山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规划的编制,注重了系统性和创新性。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谋划崂山教育“十四五”发展实际结合,聚焦关键性、关联性和制度性改革,提出解决“短板”问题的新思路。规划的编制,注重了前瞻性和引领性。研判发展趋势,努力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回应崂山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崂山教育整体质量达到全市一流水平”的发展目标。

  2.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崂山区“优质均衡、开放融合、特色创新的山海新教育”品牌,实现崂山教育整体质量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教育服务需求,并对全市教育发展起到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的目标。主要标志是全面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有序、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家校社政”四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圈,全面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到2025年,形成崂山区“优质均衡、开放融合、特色创新的山海新教育”品牌,实现崂山教育整体质量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教育服务需求,并对全市教育发展起到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的目标。

  2.重点任务

  聚焦关键领域,提出主要发展任务和举措。全力做最好的教育,构建“优质均衡、开放融合、特色创新的山海新教育”品牌,教育整体质量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教育服务需求。

  一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建立区级统筹、街道为主的学前教育联盟办园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多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新建华润地铁项目配套幼儿园、朱家洼小区幼儿园等幼儿园12所,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333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达9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5%,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实现每个街道、每个片区都有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国内外基础教育知名学校联合办学。深化“一长多校”集团化办学,成立实验小学等8个教育集团。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解决埠东区片、金家岭区片、张村河沿岸等热点区域的入学入园问题。新建、改扩建区实验小学北侧初中、海尔云谷配套学校等中小学13所,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5000个。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特殊学生“随班就读”制度,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

  二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打造“六育六结合”的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改革,开发富有“山海品质”系列课程,打造10所“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教战略,新引进、培养省级名校长6-8名,优化教师梯队建设,以招聘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骨干教师、优秀高校毕业生1000余人。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动区域内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家校融合,实施家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500名,提高家校社共育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应用,争创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

  三是完善多元化、多层次教育体系。提升继续教育水平,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打造10个市级以上终身学习品牌,实现全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和市级社区教育机构示范点全覆盖。坚持扶持规范并重,推进民办义务教育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探索建立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机制,支持民办教育多元特色发展。推进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驻区高校融合发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提升区域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防知识教育,切实抓好国防教育工作。

  这些重点任务,既立足当前,聚焦崂山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又着眼长远,反映了时代要求,顺应了未来发展趋势。 

  三、文件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在总结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基础上,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依据国家、省、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青岛市崂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四、核心或重要内容、重要举措解读

  

  

  五、关键词解释

  1.“五个区”:2021年9月,市委要求崂山打造“五个区”。“五个区”是指“四新”经济集聚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高品质新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2.“六育六结合”的三全育人机制。六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结合:体教结合、医教结合、艺教结合、科教结合、文教结合、家校联合。

  3.优质幼儿园:指省一类及以上等次幼儿园。

  4.全面实施幼儿教师“51613”保教提质全员覆盖培训工程和幼儿教师纵深化梯队培养工程。“51613”:每年委托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培训50名园长、100名骨干教师、60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100名青年教师、300名保育员。

  5.实施1+2(N)美育项目联盟。“1+2(N)”:根据项目主题内容,以区级美育实验校为主,遴选示范校盟主单位1所,自主申报同类型主题2(N)所学校成立崂山区中小幼美育项目联盟,每个盟主学校带2-5个盟员单位,辐射引领其他学校开展美育实验研究。

  6.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采用“3+1”的课程设置模式。“3+1”:每月三节区域特色劳动课、一节校本特色劳动课。

  7.建立“一点三线”的干部培训模式。“一点三线”:以干部专业发展为着眼点,以基地专家指导的高层次培训、与课改密切相连的专题培训、以学校(幼儿园)为核心的校(园)本研修为发展线。

  六、新旧政策对比

  “十三五”时期,我区顺利完成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区教育体育局在深入总结评估“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始终按照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的要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必将对“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战略性、科学性与时代性起到理论指引和推动实践的作用。

  与《崂山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比,“十四五” 教育规划指标的最大变化就是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优化了崂山教育主要发展指标,用质量型指标替换传统数量型指标。“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幅减少了“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数量型指标,比如删去了义务教育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指标。强化了质量型指标,比如增加了优质幼儿园覆盖率、义务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中小学校在线学习及移动办公校园网络基础建设达标率等,目的是加强对崂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导。

  七、文件的实施时间

  2021年-2025年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关:崂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解读人:姜学环

  政策咨询电话:0532-88996513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