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or“智障”,大潮已至,汽车如何实现“真智能”?

汽车智能化发展到现在,各类的车展、路演,上到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下到各路汽车经销商,都把“智能化”挂在嘴边。尤其是今年特斯拉的市值超过1万亿美金,汽车智能化的相关标的在一级市场融资如火如荼,汉威科技全资子公司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式布局智能汽车领域。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热点。

汽车能否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其实市场对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着分歧,汽车想要实现智能化,要做的事情就是模仿人类的整个驾驶过程。

比如说,它需要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来模仿人类的耳朵和眼睛去感知车身环境,然后通过强大算力的AI芯片来模仿人类的大脑对驾驶状去进行判断和决策,最后通过线控的转向以及刹车来模仿人类的手和脚来进行控制和执行。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三个难点:

第一:复杂多变的环境感知。整个汽车驾驶环境是一个开放环境,并且会随着人类在驾驶过程中去识别物体,包括人、车、建筑物、指示牌、甚至动物。环境相当复杂且多变。

所以在如此复杂的环境当中,如何通过汽车的传感器来感知整个外部环境,这是要解决的首要难点。

第二:数据处理和决策流程的及时性。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每一个加速,减速,转向的决策流程全部都是在毫秒级别的时间之内完成,车载电脑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收集、决策到最后的控制,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难点。

第三:驾驶场景的长尾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地区,驾驶习惯,法规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差异,所以,如何解决不同区域的场景问题,是我第三个难点。

目前,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通过的努力,技术突破几经发展到了空前的标准,并将整个汽车智能化推动到了一个工程化的攻关阶段。

智能化的核心解决方式其实就是将算法、算力、数据三个因素的融合。

首先,算法要做的事情就是提供环境感知的解决的路径。算法首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然后通过传感器的数据输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我们去识别路上的物体是人还是车;定义物体之后,我们再对这些物体的速度和距离进行测量;有了这些数据的结果之后,我们就能对整个外部的环境进行一个3D模型的重建,所以这个就是算法模型对于整个环境感知的解决方式。

汉威科技作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企业,将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通讯技术、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成为了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本次通过了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达到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化水平,有助于传感器产品在汽车市场的开拓。

汉威科技的入局,伴随着传感器硬件性能的提升,我们相信车载传感器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它将会逐步接近人类,甚至在某一个时间它会超过人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