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新赛道上怎可少了数字化“相伴”

  【仪表网 仪表新概念】导读:2022年,数字化将继续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能源、钢铁、石化等行业减排降碳方面的作用将逐渐凸显。
 
  数字化已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技术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共纳入2162家发电企业。从碳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全国碳排放成交量屡创新高,据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12月15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1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累计成交量1.07亿吨,成交额44.26亿元。
 
  随着第一个履约期即将到来,生态环境部10月发布通知再次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不过也有相关人士预测,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后,全国碳市场或将回归冷清,成交量或将顺势回落。
 
  日前,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两个“不晚于”,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并将以数字化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的确,在减碳赛道上,企业是不可缺席的发力者。央企、上市企业、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落实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盘查、监测等工作。接下来,还将引入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
 
  企业生态减碳潜力巨大,但不可搞运动式“减碳”,应跟随政策动向,把减碳行动落实到实处。从长期来看,企业坚持以绿色低碳的主体发展,少不了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以及创新的技术手段。
 
  除了企业减碳,各地也落实制定属于自己的减碳路线图。
 
  浙江湖州:搭建“双碳”云管理平台,创建碳账户、碳效码、碳金融等绿色创新碳产品,对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并建设碳电数字重点实验室,构建低碳减排生态圈。
 
  广州深圳: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构建涵盖碳普惠的“双碳大脑”,依托碳普惠平台发展低碳经济。
 
  湖北武汉:成立长江双碳伙伴平台,助力绿色低碳产融对接。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和金融相结合,促进武汉双碳目标实现、低碳产业发展。
 
  山东济南:省级碳交易平台建成,平台围绕碳排放监测核算、交易、履约清缴,以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搭建企业“碳账户”,个人“碳积分”等。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开展多方位的“碳服务”。
 
  2022年,数字化将继续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能源、钢铁、石化等行业减排降碳方面的作用将逐渐凸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碳排放、碳减排、碳汇等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为企业碳资产配置、碳排放管理等,实现为政府量化达峰中和路径、强化区域碳管理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