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放出豪言:
“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开始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
在这条微博动态中,雷军重点宣传了小米12和小米12Pro。据悉,这款新机型拥有一流的手感和配置,是小米主打的全能高端旗舰手机,而且还推出一大一小双尺寸版本,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众所周知,雷军和小米,对高端市场一直求而不得。此前华为倒下,市场份额被苹果和三星瓜分殆尽,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次直接喊出“对标苹果”的口号,倒是体现了雷军的决心———虽然明知挑战苹果是非常困难的,小米也要再试一把。
不过,在小米下定决心死磕高端市场的背后,我们还是能隐约看到雷军的担忧,以及小米的烦恼。
而全力进攻高端手机市场,或许就是雷军缓解焦虑的方式。
高端市场的“局外人”
雷军的发言之所以被顶上微博热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差太大———小米如今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更像一个“边缘角色”,提出要对标苹果未免显得有些过度自信。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苹果今年一直占据全球和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王座,在华为倒下之后,三星也没法撼动苹果的霸权。
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全球中高端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7%,较去年同期的48%又有所增长。而排在苹果身后三星和华为市占率分别为17%和6%,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此外,根据赛诺提供的数据,今年1-8月份苹果在中国5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67%,价格越往高处走,iPhone系列的统治就越牢固。
海外销量颇高的小米,在中高端市场也是全面溃败:南美、东南亚、北美、西欧、中东非地区,苹果全部占据中高端手机销量榜首。小米仅仅在欧洲和非洲市场挤进前三。
(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事实上,小米在过去两年高调进军中高端市场之后,也曾取得不错的开局。根据IDC的数据,2019年小米在4000元价位以上的中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几乎为零,2500元以上价位手机市场份额约为3.4%,都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到了2020年上半年,凭借小米10系列大获成功之后,小米硬生生从苹果、华为手上抢下4000元以上手机市场4%的份额,实现了零的突破。
但在良好的开局之后,小米并没有平步青云,反倒是陷入挣扎。号称“安卓之光”的小米11 Ultra,折叠手机小米MIX Fold并没有成为大爆款,小米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也没有太大提升。
对于此情此景,价值研究所认为,小米的高端之路肯定不好走,但除了硬着头皮走下去,也别无他法。
一方面,不止中高端市场,小米在国内、海外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都有萎缩趋势,这已经给小米的营收带来明显影响。
价值研究所在此前解读小米财报时就提到过,今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无论环比、同比都在下滑。
根据Canalys的数据,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90万,去年同期为4660万,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为4940万和5390万。而在市场份额方面,小米今年前三季国内市占率分别为14.6%、16.8%和14%,全球市场份额则分别为14.1%、16.7%和13.5%,都在三季度跌至谷底。
来到10月份之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善。根据市场机构赛诺的数据,小米智能手机10月份销量同比大幅下滑25.8%,苹果则上涨155%,两者的表现有天壤之别。
在最重要的智能手机业务出现下滑之后,小米的营收、利润等诸多数据都受到明显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小米营收分别为769亿、877.9亿和780.6亿,经调整净利润则分别录得60.7亿、63.2亿和54.7亿,三季度环比下滑,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AIoT、新能源车等业务烧钱严重,增长却有放缓趋势,小米肩上的成本压力越来越沉重。
数据显示,小米三季度IoT及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09亿,同比增长15.5%———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的16.1%,今年前两个季度的40.5%和35.9%,都有所下滑。而且在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小米为IoT业务投入的资金却没有减少。根据雷军在去年7月份的说法,小米的计划是在5年内投入至少500亿,用于发展IoT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巩固自身的IoT生态链,小米近年来不断在上游芯片、硬件供应,下游的经销、售后环节加大投入,投资版图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小米的后期投入恐怕会如滚雪球般不断增加。
造车的成本,就更加惊人了———根据雷军前期的计划,小米造车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10年投入100美元,目前还在搭建供应链阶段,工厂尚未正式落地就已经烧掉了大量金钱。
总而言之,唯有攻下毛利更高的中高端手机市场,从苹果、三星处虎口夺食,才能缓解小米的焦虑,巩固其基本盘。
但对标苹果,不只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
苹果的优势小米为什么就是学不来?
12月初,多家媒体爆料称,由于受芯片供应短缺、海外代工厂因疫 情原因停工、排产计划变化等因素影响,中高配的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供应量可能比计划中减少,交货时间也会延迟。
IDC的数据显示,iPhone系列今年10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1044万部,同比增长88%,大热的iPhone13居功至伟。如今供应跟不上,经销商和果粉们内心都是焦虑万分。
一边是苹果供不应求,另一边是小米的求而不得,高端市场壁垒着实令雷军发愁。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苹果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如此强大的用户黏性,也是经过长时间积累的———通过在中高端市场的长期统治,苹果拥有大量技术、产品、口碑优势。
既然雷军表示要好好向苹果学习,我们不妨就好好看一下,到底小米能从苹果那里学到些什么,苹果又是凭借哪些优势不断扩大自己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1、极致控制&压低成本,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之道
首先要说的,是苹果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在业内是出了名的铁腕和高效。在外媒Gartner评选的全球供应链榜单上,苹果曾连续7年雄踞榜首,将一众科技、快消品巨头斩于马下。也正是在库克治下,苹果将对供应链企业的掌控、成本的控制发挥到了极致,为过去10年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无论是外包还是自主研发、生产的环节,苹果对供应链的控制都渗透到方方面面,把上下游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纳入自己的生态之中。
以显示屏供应链为例。为了增强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影响力,苹果早在2017年就投资超20亿美元自建用于LGD的6代AMOLED产线,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进行技术、生产上的统一协作、资源技术共享。
此外,业内闻名的驻厂管理机制,也是苹果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标志性举措。从驻厂人选到管理标准,再到管理细则,苹果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
据媒体爆料,苹果在富士康、和硕、广达的驻厂团队都在百人以上,除了技术工程专家和商务团队之外,还有大量一线研发人员在列,他们会从大到生产设备、生产物料,小到技术图纸、生产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图片来自Pexels)
另一方面,苹果致力于在极限压低成本的同时,把更多的利润攥在自己手里。
苹果采用采用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全面代工的模式,将绝大部分生产、组装全面交给富士康等外包工厂,自身投入仅集中在研发端,减少自己生产投入。
而依赖自身强大的产品生命力和品牌影响力,苹果又能让一众供应链企业甘之如饴———即便已不比巅峰时期,“果链”的含金量依然很高,即使明知道苹果会压低成本、提高自身利润,但加入“果链”除了保证稳定的业务量之外,还有个提升业内认可程度、让苹果为自己背书的好处,这是很多供应链企业看重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和Gartner供应链榜单上的另一个常客———沃尔玛,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前山姆会员店和家乐福、盒马爆发反垄断口水仗时,不少山姆供应商就向媒体表示,它们之所以不能失去山姆这个大客户,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其强大的品牌效应:
“进入山姆的供货商行列,就意味着你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团队的认证,这是对品牌的镀金。”
把山姆换成苹果,乃至亚马逊、特斯拉,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之道,能看到实打实的效果。根据彭博统计的数据,iPhone 13 Pro Max的物料成本仅为2498元,不足最终售价的35%,毛利率较同行高出一大截。
雷军此前就谈过小米高端机型的成本控制难题:
“小米10的成本的确比想象中要高,骁龙865芯片比上一代贵一倍,定制的双曲面专业屏幕也比AMOLED硬屏要贵很多。”
说到底,小米在对供应链的掌控上和苹果仍有差距,没法向后者那样压低成本。
2、苹果技术优势明显,产品线单一是小米硬伤
除了供应链之外,小米和苹果相比,本质上的差距还是在于技术环节。
业内曾有一个观点,华为之所以能在前几年夺走苹果的江山,除了iPhone创新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出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海思芯片基本上具备和iPhone A系列芯片相似的差异化能力。但除了华为之外,小米、OPPO、vivo等一众国产品牌,都没能在技术、差异化上威胁到iPhone。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华为在2017年成功推出麒麟970芯片,绝对是打破苹果对高端市场垄断的创举。麒麟970完全是华为自主研发,而且还在业内开创搭载NPU模块的先河,真正拥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不说华为,在海外市场现在唯一还能紧咬苹果的三星,也有自己的SOC新品Exynos,而且早期iPhone里都有三星处理器的影子。光是这一点,就和依靠高通骁龙系列芯片的小米们拉开了差距。
更何况,苹果的技术优势远不止于此。除了前面提到的A系列处理器之外,苹果独一家的iOS生态、流畅的使用体验都是其独一无二的差异化优势。两相对比之下,更凸显了小米在口碑上的缺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小米10的投诉多达7000+条,除了针对价保、售后等服务环节之外,针对质量的吐槽也不在少数。此外,黑猫平台上也有大量针对小米11大批量主板损坏的投诉,不少米粉都对这款高端机型的表现不甚满意。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客观地说,小米进军中高端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在服务、价保等环节存在缺陷是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技术、口碑跟不上,就很容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拖慢新品研发、推出进程,影响品牌口碑的树立等等。
事实上,小米高端系列旗舰机型的更新换代已经算不上快,自从去年2月首次提出进军高端市场以来,也只有小米10和小米11两款产品面世。和长时间深耕高端市场的苹果相比,小米的产品线着实是太单一了。
根据Counterpoint统计的数据,小米手机的ASP(平均销售价格)长时间徘徊在160-180美元左右,大概等于华为在2016-2017年期间的水平,苹果、三星分别为800美元和250美元。即使和OPPO、vivo相比,小米也是最低的那一个。虽然随着小米10和小米11系列的推出,小米填补了4000元以上中高端机型的空白,但算上全部配置机型,在售的中高端产品也不过5-6款,和苹果、三星超过20款的完善产品矩阵还有很大差距。
正如雷军所说,小米想在高端市场抢下更多市场份额,还需要好好跟苹果学习。不过,同样想分一杯羹的,可不止小米———OPPO、vivo,还有脱离华为之后的荣耀,统统都瞄准了高端市场这块大蛋糕。
前有跨不过的高山,身边还有一群同样野心勃勃的对手,小米的高端之路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难走。
当心后有追兵
和小米一样,OPPO、vivo都早已按捺不住自己对中高端市场的野心。
OPPO这边,在今年9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副总裁刘波就喊出了一句比雷军更大胆直接的口号:
“如今手机市场只有两个高端品牌,苹果和华为,而OPPO希望在未来成为第三个,我们坚信未来的高端市场会是‘三分天下’。”
刘波没有放空话,OPPO的确在不断加快对高端市场的探索。
一方面,OPPO正在尽力丰富自己的高端手机产品线,采取Reno和Find X双系列并行的策略,在中高端机型迭代上做到比小米更加激进。
第三方数据显示,Reno系列高端机型如今已经成为OPPO的主力产品之一,销量占比超过30%,而去年四季度在国内2500-3500元价位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近40%,位居首位。
另一方面,OPPO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有意识摆脱“拍照手机”的单一标签,往科技感的方向靠拢。
在上个月发布和索尼联合涉及的超光感猫眼镜头IMX709的时候,刘波说过OPPO如今坚持长周期研发、不计成本投入的原则。Reno 7系列旗舰机型搭载的IMX709,就是OPPO在技术上取得的最新突破。
和opp相比,vivo一点都不落后。
以今年9月发布的X70 Pro系列,vivo越来越强调自己中高端机型的科技感,将诸如光学器件、影像芯片、软件算法等配置作为宣发重点,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据媒体统计数据,今年9月份,vivo在4000-5000价位高端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24.1%,力压华为的20.2%和苹果的17.8%登顶。而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vivo中高端价格区间机型数量、市占率过去一年大幅上升,9月份较去年同期基本翻了一番。
此外,vivo还在销售渠道上做功课,探索高端手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进一步融合。
12月份,vivo和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将在今后依托后者的大数据、用户优势,从消费者消费习惯、喜好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根据京东3C家电事业群总裁姚彦的介绍,vivo旗下产品今后将全面打通京东之间、京东专卖店等线上渠道,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消费体验,诸如“一小时消费,即时零售”等服务,都会率先在一二线城市完成覆盖。
(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随着各大厂商相继发力,谁能最终获胜,还真是未知之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OPPO、vivo这几个老对手,已经在各个领域短兵相接,开启军备竞赛了。
例如在造芯环节。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的数据,自2019年华为遭受制 裁以来,小米、OPPO、vivo三大手机厂商在芯片产业链上的投资已经超过200起。无论是华为的崛起和蛰伏,还是苹果令人绝望的统治力,都让国产品牌深刻感受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随着针对中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渐趋激烈,各大厂商在芯片、供应链上的投资,势必也会继续提升。
写在最后
时间回到去年12月28日,小米11正式发布。这款搭载全球首发的骁龙888处理器、使用当时市面上最坚硬的康宁大猩猩玻璃、配备用户体验大升级的MIUI12.5系统的高端旗舰机型,是小米征服中高端市场拳头产品。仅用时21天就突破百万的销量,更突显了米粉的战斗力。
如今,雷军高调喊出对标苹果的口号,说明小米的野心绝不止超越从前的自己。随着不久后小米12的发布,小米的高端产品线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虽然不敢说小米对比苹果的宣言会不会成为现实,什么时候能成为现实,但良性的竞争,对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小米、荣耀、OPPO、vivo,还是苹果和三星,有竞争就会有进步。消费者最想看到的,终究是体验感越来越好新机型罢了。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小米12系列终于官宣了具体的发布时间,但不少人的关注点反而不在手机本身,而在雷军和一众小米高管的表态上。雷军表示从小米12系列开始,小米手机将正式对标苹果,学习苹果的高端路线。言下之意就是不仅要在品质外观和配置上对标苹果的iPhone
更是要在价格上对标iPhone,这样一来小米高端机型以后的起步价很有可能直接飙到五千多起步。然而有趣的是,同样也是在雷军宣布小米对标苹果的今天,业内也传来新消息,苹果又有新机要来
它就是iPhoneSE3,熟悉苹果iPhoneSE系列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苹果用来狙击国产中高端机型的杀手锏,它有着苹果iPhone中最最便宜的售价,同时力求在核心配置上保持较高的水准。上一代iPhoneSE2发布后短时间内即成为最受欢迎的机型,直接在国内卖爆
也被称为苹果玩"性价比"的典范。其实从iPhone12系列开始,苹果就有意把入门机型的售价调低,而今年的iPhone13系列更是达到了高峰。不少网友都调侃,国产手机拼命想要把价格提上去
而苹果却反其道而行之,走起了国产手机玩得非常六得性价比策略。据悉iPhoneSE3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试产阶段,该机在外观上和上一代iPhoneSE2几乎没有区别,依然是4.7寸的16:9非全屏,保留touchID,后置1200万的单摄,电池容量略增达到2200毫安
但并不支持快充,最大的变化是处理器从上一代的A13直接跳到和iPhone13系列同样的A15处理器,支持了全频段的5G网络,并且适配最新的iOS15系统。最为关键的还是iPhoneSE3的售价
据说比iPhoneSE2还要便宜,而且起步内存从64G直接提升到128G。考虑到上一代iPhoneSE2的起步价仅为3299,如果比iPhoneSE2还要便宜的话,难道iPhoneSE3能够做到2999?不得不说这要成真的话,那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国产手机难办了!
来源:价值研究所、机智玩机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