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种业迎来历史配置机遇

   1)政策期: 我国种业经历了三次政策期: 2000 年《种子法》的颁布开启了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 2011 年国务院八号文开启了改革时期,我国步入市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新进程;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政策新周期,种业振兴行动拉开序幕。

  种业振兴政策新周期。 政策上: 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安全,将种业振兴提升到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新高度,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配套方案。 制度上: 种子法及种业规章不断修订完善, 推动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监管上: 农业农村部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惩种业侵权违法行为,截止 10 月,全国已查办4000 例种业违法案件。

  2)行业期:农产品大宗持续高位: 近年主粮库存去化推进,疫情下全球供应链扰动和自然灾害等多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向上。 农民种植意愿有所抬升: 粮食价格景气下,农户种粮意愿提升,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边际向上。 种业迎来周期向上: 种植意愿的抬升,种子需求增加,在种子供需不断优化情况下,种业迎来周期向上。

  3)技术期:全球来看, 种业技术经历了从杂交育种到生物育种,再到智能育种的三个阶段。 国内方面, 我国正经历从传统杂交育种向生物育种跨越的历史性阶段, 11 月 12 日,转基因相关种业规章对外征求意见,转基因商业化渐行渐近。

  生物技术迭代的新周期将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重塑市场空间,转基因有望占据存量市场和形成增量市场, 按玉米渗透率 70%计算约 217 亿市场规模; 二是生物育种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审批门槛; 三是头部种企将利用门槛形成先发优势,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 如果制度出台顺利, 对于前期获得安全证书的性状企业和相关品种企业, 有望 2023 年落地制种推广。转基因配套制度越早落地,对早前已获得安全证书的性状企业和相关品种企业越有利。

  种业板块是进二退一、 波动向上的

  一是种业振兴行动有待持续落地, 做实知识产权保护,更好保障种企权益,二是多因素影响下, 种企的销量和利润受到压制,亟待种子提价落地。 三是生物育种品种推广仍处前期,商业化落地的各个方面依然有待观察验证。

  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三类标的: ( 1)种业龙头国家队:聚焦种业主业,国内水稻和玉米种子双龙头隆平高科,参股公司的瑞丰 125 已获安全证书; 先正达集团(待上市) 背靠中化,具备先正达长年积累的育种和转基因科研实力。 ( 2)转基因技术领先的性状企业: 大北农第一代玉米性状产品(组合) DBN9936 和 DBN9858 已经在全国范围获得生物安全法规批准。 ( 3)优势种子品种企业:登海种业主业聚焦, 杂交玉米品种突出,在转基因性状转入和品种储备上有积累。 此外,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的种业优势品种企业(如:垦丰种业( 831888)),未来可能成为种业行业不断集中大势下的优质并购标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