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00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签发:陈广良                    枣农函字〔20212

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15006号提案的答复

王洪运委员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学习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示及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奋力谱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枣庄篇章。

一、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枣庄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一直以来都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农业高校保持密切合作,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开展人才培养与农民培育工作,助力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一是联合高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近年来,枣庄市农业农村局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枣庄职业学院等农民培育基地合作,组织各区(市)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农民3.7万人,一大批高素质农民快速成长。二是依托高校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2019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目前已完成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签约54人。全市依托省内农业高校每年组织基层农技人员业务培训,2021年计划培训基层农技人员344名。开展基层农技推广领军人才评选,2019年以来每年选拔培养20名,由市级财政资助每人每月800元津贴。三是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为提升我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我市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机构、高等院校、新型经营主体等择优建设小麦、玉米、薯类、蔬菜、石榴、大枣、生猪等7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加强与农业高校的合作,整合优势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大宗主导农产品,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二、持续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业农村部“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评估结果,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05.37万亩。2020年,全市共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9个,面积2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亩均投资1500元。按照全省“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至2025年,我市共新建高标准农田53万亩,提质改造45万亩。各区(市)已结合“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估情况,对各自“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梳理,市农业农村局汇总建立了全市的“十四五”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共储备项目74个。

三、持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枣庄市各级各部门坚持高位推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市累计已创建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98个;市级清洁村庄406个;完成农村厕所改造41.44万户;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89069户;创建省级卫生乡镇40个,省级卫生村638个,累计新增、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提升面积22万余亩,森林抚育9万多亩,成为全国受到表彰的10个森林城市之一(山东省唯一受表彰城市)。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干净整洁,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发生可喜变化。

下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纳提案中的意见建议,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篇章,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和农副产品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整建制推进吨粮镇、吨粮田创建,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生猪稳产保供工程,抓好生猪产能恢复,落实生猪规模化养殖奖补政策,加快推进台儿庄牧原、滕州牧原等项目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精心培育,建设职业农民队伍,加大对各类农民的培训,推动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发挥专业优势,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送到基层,不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根据制定的《2021年枣庄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和《枣庄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指导性培训规范》等文件,合理设置培训学时和课程,择优遴选培训机构,完善培训班次计划表,组织各区(市)、培训机构做好农民培训相关准备工作和疫情防控措施,形势允许后迅速开展集中培训工作。统筹市级农民培训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完成省级安排年度培训任务。

三是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项目化思维谋划农业,加快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围绕马铃薯、石榴、大枣、设施蔬菜、花椒、畜禽和食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基地深加工项目,促进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把产业链主体留在主产区。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立足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和洽谈,招引一批高质高效农业项目。

四是进一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山水林田大会战”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坚持协同推进,共同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社保等服务水平,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强户厕改造后续长效管护,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试点。推动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重点整治乡镇所在地、中心村、人口集聚区等地区,启动消除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工作。加大督导力度,督促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主体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所有项目建设进度达到80%以上。

联系单位:市委农办秘书

联系人:王闯、贾凌寒

联系电话:3319307

         枣庄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9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