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向:一是数字新基建,二是数智化应用,”在12月2日首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开幕式后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泽望开门见山回应道。
深创投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在硬科技领域投资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深创投累计投资项目1350个(含不同轮次),累计投资资金755亿元人民币,管理基金规模4000多亿元人民币,所投资企业累计上市201家,其中有26家在科创板上市,约占整个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7%;62家在创业板上市,约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6%。
倪泽望在开幕式主题演讲中介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科创板累计上市公司125家,其中半导体企业30家,核心电子元器件及设备企业29家、新兴软件企业29家、下一代通信设备企业13家、其它24家,总市值超2.5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在科创板平均市值约204亿元,平均市盈率122倍。
他认为,包括5G、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新兴基础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同时,这些数字新基建的支撑又将加速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生活中,比如说5G、VR/AR等技术能深度改变人们的购物、社交、娱乐等方式,有望形成新的商业业态;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的政务数据治理,将进一步便利居民服务,提升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生产方面,像工业互联网、SAAS软件等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数智化可以说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倪泽望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倪泽望还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深创投的投资思路。
智能制造:关注转型升级和国内国外双循环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智能制造也是深创投的重仓板块。科创板累计智能制造上市公司64家,平均市盈率是59.7倍,“比信息技术要低一些,但较其他行业板块还是要高。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科创企业,使得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倪泽望谈道。
在倪泽望看来,智能制造领域有两条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国内国外双循环下的国产化。“转型升级方面,是从以前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过渡到现在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认为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设备智能化、产线柔性化、运营数字化等转型的企业能够获得很大发展空间。”
在国内国外双循环下的国产化方面,他认为过往中国制造依靠更快的响应,更优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占领了国际市场,而最新的趋势是企业利用双循环历史性的导入和迭代机会,依托庞大内需,以新技术、新工艺来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塑造品牌壁垒,持续夯实中国制造的品牌竞争优势,打造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医疗健康:关乎民生福祉的长青板块
医疗健康关乎民生福祉,因此倪泽望将其定义为抗周期的长青板块。他介绍到目前科创板医疗健康行业累计上市公司79家,其中医疗企业32家,体外诊断企业17家,医疗器械企业10家,医用耗材企业13家,生物技术企业7家,总市值约1.2万亿元,平均市值约154亿元。在科创板上市“标准五”的支持下,有10家未盈利医疗健康企业上市,均为创新药企业,是科创板按该标准上市最多的行业。科创板医疗健康行业平均市盈率为82倍。“可以说科创板给那些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创新药的企业非常大的支持发展空间。随着行业从‘跟随仿制’到‘自主创新’,再加上科创板政策的支持,医疗健康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倪泽望也具体谈到了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会——“技术创新引领+患者群体增加+医疗消费升级”。倪泽望认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正经历从仿制改进、跟随创新到首创的阶段,进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全面集采背景下,医疗健康企业必须直面创新升级的挑战。在国际化视野下具有差异化产品的创新药公司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在医疗器械领域,他认为国产医疗器械中低端的相对多一些,已经全面完成了国产替代。怎么样慢慢地去提高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率,还有很多产业发展的机会和投资的机会,
新能源/新材料:大势所趋、增速可期
谈到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他表示“在双碳的背景下,从全球利益共同体角度、人与环境长期可持续和谐发展角度,新能源/新材料板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且增速可期。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在科创板的表现也非常好,平均市盈率达到70倍。深创投在这一行业的布局也非常多。”
新能源及新材料板块近期热度极高,是每个投融资峰会必讨论的热门投资领域。但热度增加同时也带来了行业整体估值偏高、较难找到合适标的项目的问题。对此倪泽望表示,“在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实现技术突破的领域,仍潜藏早期投资机会。”
他介绍目前深创投在此行业领域重点关注双碳背景下的能源结构升级,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储能行业领域、氢能领域等。“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域,我们主要关注后补贴时代,市场和技术驱动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新型电池材料技术、电池回收、车与电网的能源互联等,”倪泽望表示。
在储能行业,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比例逐年增加,储能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倪泽望认为,新型储能近年来产业化落地加速,未来将在电力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氢能方面,当下的发展则集中在完善整个产业链,包括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应用等等,“方方面面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优化完善,从而降低成本,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寻找优质投资标的方法论:优秀的团队总能带来惊喜
投资领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表达了投资人对于赛道的关注。但在被记者问及挑选投资项目的标准时,倪泽望却更多展示出了对创业者团队的关注。他说优秀的创业者千人千面,各有各的特色,但有些共性特点,比如勤奋、学习能力强、韧劲足,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学习、调整,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背后是对当下不断变动、充满不确定性环境的思考,其中的逻辑是“市场变化急剧,好的项目很难是永恒的,但好的团队随着经验的积累能力会越来越强”,倪泽望阐述道。
此外,他介绍了深创投的“打法”。 “我们会对每个产业绘制非常详细的树状图谱,每个树枝上有很多枝叶。所以采哪片叶子,怎么样去找,实际上就要去研究,找每一个细分行业的潜在龙头企业,我们不会选择把一个热门赛道的前五名都投的方式。”他表示深创投更注重梳理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寻找技术突破的一些方向。
据介绍,深创投目前投资的近1200家企业本身会互相形成供应链的耦合关系,这也是其投资生态图谱的构建。
提到目前过热、估值过高的赛道时,倪泽望认为这实际上不利于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场景落地,“比如元宇宙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但它真正形成价值还需要时间。如果把泡沫吹得特别大,投资人资金进入后寻求回报时,企业就会承担巨大的压力,因为它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培养的。当估值过高时,新一轮融资就会很难,而降估值更会面对来自上一轮投资者的压力。反而估值便宜一些,等出现进步了逐步提高估值,按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倪泽望阐释道。
对于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倪泽望有比较乐观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有很多困境,但这同时驱动了中国的一些核心技术行业发展,比如当下中国的半导体行业。
对于这个领域的投资,倪泽望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相对成熟的、最好的标的,肯定是已经流片有大厂订单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怎样营造好的生态,帮这些企业去赋能、去拉订单。还没有流片的,就存在很大风险,那么只能判断这个创始团队如何、对他们的未来进行预期和判断。更细节的,也要考虑有没有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这个产业本身就对投资人的专业性有极高的要求。”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