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工业产业梯度转移效果分析

内容提要: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时间长,区域内产业合作日益加深。本文通过收集2003年和2013年泛珠三角九省区工业产业数据计算改进产业梯度系数,从产业梯度角度评估各省区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变化情况和产业转移状况,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特点,并进一步提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后各省区产业转移和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泛珠三角;产业梯度;产业转移;转移系数;工业产业

泛珠三角概念于2003年提出,区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即9+2。 泛珠三角地处中国南部,毗邻东南亚,具有地理相连、文化相近、外部市场相同、运输体系衔接等特点,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联 系。 产业转移和合作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内地九省区是产业转移和合作的主要区域。 推进泛珠三角内地区域产业转移和合作,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时间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跨区域投资合作和区域内部贸易往来不断加强。 泛珠三角产业转移效果究竟如何,本文从产业梯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01

产业梯度概念与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赫克曼(Hirschman)、威廉姆森(Villianmsion)提出不平衡发展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弗农(Vernon)提出生命周期理论,克鲁默(Kurume)、海特(Hayor)等学者将这些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了梯度推移理论。关于产业梯度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如张可云(2001)认为梯度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地图上的表示;戴宏伟(2006)认为产业梯度是因为在生产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方面,各国家和或地区之间形成的阶梯状差距。实际上,产业梯度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形象化表示,如果将产业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或国家看作一个整体区域,那么不同区域之间就有比较明显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即产业梯度

产业梯度是产业转移的基础,这是由于高梯度地区某产业在进入快速成长期后,其产品生产过程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容易被低梯度地区所掌握,同时,低梯度地区具有的原材料、劳动力及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明显,该产业开始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梯度转移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有利于优化落后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三是有利于劳动力、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实现充分利用。

02

产业梯度测算

产业梯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这就需要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来判断产业转移的地理方向和路径。产业梯度系数是产业梯度的数量化指标,由戴宏伟(2003)最早提出名称及计算公式:

IGC=LQ×CPOR

其中,IGC为产业梯度系数;LQ为区位熵,CPOR为比较劳动生产率。该指标为计算产业梯度系数提供了思路,部分学者运用该指标计算了全国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产业梯度水平。从公式来看,区位熵反映产业规模和相对比重,属于产出性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反映产业的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属于投入-产出性指标。但是,产业梯度应该包括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多方面要素,仅以产业规模和劳动力衡量产业梯度,存在明显不足。因此,陈蕊、熊必琳(2007)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以比较资本产出率(CCOR)反映产业的资本利用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将其引入产业梯度系数,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计算公式,即:

IGC´=LQ×CPOR×CCOR

式中:IGC´为改进产业梯度系数;

LQ=某地区A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全部产业增加值比重/全国A产业增加值占全国产业增加值比重;

CPOR=某地区A产业增加值与全国A产业增加值比值/某地区A产业从业人数与全国A产业从业人数比值;

CCOR=某地区A产业增加值与全国A产业增加值比值/某地区A产业平均资本总额与全国A产业平均资本总额比值。

陈蕊(2007)、黄维芳(2013)、贺玉德(2013)等学者运用改进产业梯度系数,分别对中国26个工业行业梯度、大珠三角11个城市19个服务业梯度、河北省工业行业梯度等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比较好的反映了区域产业梯度分布情况。

03

泛珠三角地区工业产业梯度计算

为全面评估泛珠三角产业转移效果,本文分别计算2003年、2013年泛珠三角九省区40个工业行业梯度,比较各省区工业行业梯度变化情况。数据采集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其中,由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8年后不再收录工业增加值,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改用工业销售产值代替,单位为亿元;从业人数使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单位为万人;平均资本总额使用当年度和上一年度资本总计指标平均值,单位为亿元。另外,2003年只有25个工业行业,比2013年少15个工业行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统计口径大于2013年,由于缺少三位代码行业数据,本文以当年度产业分类作为对比基础,2003年缺少产业则在制图中采用平滑处理。

04

泛珠三角地区工业产业梯度转移效果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3年泛珠三角九省区各工业行业梯度比2003年均有比较大的变化,大部分省区产业梯度有一定程度提升。我们将各工业行业梯度取平均值,得到当年度该省工业产业平均梯度,详见表1、图1。与2003年相比,2013年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和四川工业平均梯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湖南由第4位上升为第1位,江西由第6位上升为第3位,广西和江西上升幅度最大,超过1倍。另一方面,2013年广东、海南和云南工业平均梯度明显下降,其中广东由第1位下降为第5位,云南由第2位下降为第8位,这主要是由于广东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以及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当地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服务化趋势加剧。云南则由于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影响了工业转型升级进程。

表1 泛珠三角九省区2003年与2013年工业产业改进梯度系数平均值对比

图1 泛珠三角九省区2003年与2013年工业产业平均梯度对比

通过三维折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2013年泛珠三角九省区各工业行业梯度起伏程度明显大于2003年,区域分化与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详见图2、图3。

图2 泛珠三角九省区2003年25个工业行业梯度对比(40个行业平滑)

图3 泛珠三角九省区2013年40个工业行业梯度对比

从区域梯度分布来看, 2003年,广东各行业工业梯度相对较高,是泛珠三角区域高梯度省份,其它省区除个别产业外,整体梯度均比较低。2013年,江西、福建、广西和湖南等中部省份产业结构优化明显,许多行业工业梯度出现上升,而海南和贵州、云南、四川等西部省份产业梯度仍然较低。

从行业梯度分布来看, 2003年,广东石化相关产业及机械装备制造业具有比较高的产业梯度,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改进产业梯度系数非常高,达到201.87,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广东该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常高,达到130.9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它省份梯度相对较高的产业主要集中本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采矿业及其下游产业、烟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能源生产行业。2013年,各省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梯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中部省份上升幅度较大。中部省份的这些行业或者是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较好,或者是与原高梯度省份——广东的产业关联性较大,甚至本身就是广东原来高梯度的行业,由于广东原有产业梯度有一定程度下降,说明这些地区接受广东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整体来看, 2003-2013年,泛珠三角地区产业呈现由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东,向周边省份梯度转移态势。其中,湖南、江西和广西由于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较好,以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吸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扩大了工业产业规模、提升了技术水平,成为区域内工业产业梯度最高的省份。(福建毗邻台湾,接收台湾产业转移可能性较大)。而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产业梯度提升缓慢,其中云南省甚至出现下降。这说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以相邻式等级梯度转移为主,跳跃式转移现象不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梯度和地理空间距离均为主要影响因素,本地产业梯度较高、而且邻近高梯度产业区域,那么就可能成为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的首先受益者。

进一步来看,在泛珠三角区域中,空间距离相似的若干个地区,如果某个地区能够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集聚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构建跨区域产业协作网络,实现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和产业发展环境明显提升,那么该地区即使原有产业梯度相对较低,也有可能在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过程获得较大利益。例如,广西计算机产业基础较差,通过实施水路、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CEPA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培养引进IT人才,兴建广西软件园、北海电子产业园等一系列举措,承接了大量广东计算机产业转移,实现了计算机产业梯度的快速提升。2003年,广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改进产业梯度系数为0.0109,在泛珠三角九省区列第七位,2013年则达到1.0875,跃居第四位。

05

促进泛珠三角地区工业产业升级转移建议

泛珠三角地区经过十年发展,产业转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湖南、江西和广西等中部省份,成功承接了广东产业转移,泛珠三角区域内工业产业梯度呈现外低中高内低的特点。泛珠三角工业产业转移已经由简单的广东向周边省区单向转移,进入到广东、福建和中部省区多向转移,以及国内转移和国外转移并行的阶段。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承接,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结合研究结论,泛珠三角各省区在新一轮工业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完善多层次合作机制

目前,泛珠三角的合作机制由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港澳相应人员参加的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各成员方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四个层次的制度组成。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泛三角合作大多仍然停留于省级层面,产业转移工作需要通过省际协调实现,城市及区县政府掌握产业转移信息不足。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内工业产业转移进入到新阶段,产业转移层次将由较大分类产业的大规模转移逐步向中分类、小分类行业的分散式转移转变,产业转移方向将由单维度的一对一转移转变为多维度的多对多转移,产业转移内容将由整体产业转入转变为产业链薄弱环节转入。这就要求合作双方在产业匹配度、物流运输链条、投资审批、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最大化减少以项目为代表的产业具体环节转移成本。因此,泛珠三角合作需要在城市之间、区县之间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举办市长论坛、区/县长论坛和设立日常工作机构,提高协作效率,完善合作机制。

(2)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随着生产成本提升和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产业转移将由工业向全产业拓展,香港、澳门对广东、福建的服务业转移,广东、福建对中部省区的产业转移,中部省区向西南部省区的产业转移,以及港澳、广东、福建向西南部省区部分高梯度产业的直接转移,将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产业转移网络。泛珠三角区域内九省二市,应该加强单边和多边合作,根据各自产业梯度,针对石化、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IT等重点工业产业,以及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制订产业转移和合作协议,促进产业在区域内形成跨省区的合理空间布局,降低产业协作成本,提升泛珠三角产业整体竞争力。

(3)部分省份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海南和云南是九省区中2003-2013年中出现工业产业梯度下降的三个省,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也是实体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工业主导性作用仍然无可代替,以至于美国近年出现了再工业化现象。广东在加快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过程中,要特别防止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应该加强工业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应该注重支柱产业相关工业产品开发生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空港经济和生物经济等产业,形成对旅游、商贸、物流、农业等产业的协作支撑。云南作为原材料工业大省,要避免在产业转移中被边缘化,应该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将原材料转变为工业产成品、消费型商品和高技术产品,积极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深加工、高技术产业转移,实现向高层次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可云著:《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发展》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

2.戴宏伟著:《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

3.刘满平:《“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第11期.

4.戴宏伟著:《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梁庆寅,陈广汉编:《2008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马子红著:《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张经强著:《区域技术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8.陈政著:《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陈永国、马丽慧:《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分析的京津冀工业分行业的发展取向》,《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期。

10.谢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1.徐忠爱:《“泛珠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2.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8期。

13.赵彦超:《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分析的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市场论坛》2010年第7期。

14.黄维芳、李光德:《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大珠三角服务业转移研究》,《产经评论》2013年第6期。

15.贺玉德、白士强、高静娟:《河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路径研究——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视角》,《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4期。

16.陈蕊:《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7.李钧:《人口流动、劳动工资与泛珠九省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8.陆遥:《产业链空间离散化效应与产业梯度转移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9.黄昳昕:《广西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0.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201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