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吕栋】
下一次发财报时,库克肯定还会把中国市场挂在嘴边,因为iPhone在中国卖的实在太好了。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的统计显示,10月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环比增长近5成,时隔6年再次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而且这还是在苹果遭遇零部件短缺的情况下。
很明显,随着华为逐步退出高端市场,苹果今年推出的更便宜的iPhone13系列,让一众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显得毫无还手之力。
多次喊出冲击高端的小米也在近期的财报发布会上坦承,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下滑,就是因为苹果表现太强势。
作为高通的“老朋友”,小米董事长雷军今天(12月1日)在骁龙峰会上宣布,小米12将首发搭载高通新款处理器。随后,包括realme、联想旗下摩托罗拉、中兴、OPPO、一加、红魔等多家手机品牌也纷纷宣布将首批搭载骁龙最新产品,甚至还出现小米和摩托罗拉争抢首发的现象。
拥抱高通,确实省去了自研芯片的力气,但也让国产手机缺乏个性化优势,被卡脖子的风险自不必说。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竞争点集中在影像系统,缺乏差异化竞争。与之相对,苹果的自研芯片以及丰富且具备粘性的iOS生态系统是iPhone重要且独特的护城河。
微博截图
华为逐步退出,苹果降价奏效
当地时间11月26日,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在iPhone 13系列的推动下,10月苹果手机整体销量环比增长46%,在中国所有手机厂商中增幅最高。相比之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环比增幅仅为2%。
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这帮助苹果超越vivo,6年来首次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而这6年刚好也是华为在国内手机市场逐步崛起的时间。自从华为Mate8热销,帮助华为拿下中国市场第一后,苹果在中国市场再也没拿过第一。上一次iPhone销量登上中国市场首位,还是在2015年的12月。
数据来源:IDC
在评论中国市场的表现时,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塔伦·帕萨克(Tarun Pathak)表示:“自从华为衰落以来,中国市场的老大位置一直在易手。OPPO在2021年1月排名第一,vivo在2021年3月排名第一,现在市场格局在10月再次发生变化,苹果成为第一。
帕萨克认为,虽然华为在中国高端市场一直很有韧性,但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拥有品牌影响力的苹果,正从华为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中获得最大收益。他还提到,如果不是因为零部件短缺,尤其是Pro版本,苹果本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不过,苹果的供应链管理本身确实也比其他厂商做的更好。
观察者网注意到,目前在国内电商平台上,苹果产品的累计评论数要明显领先于其他厂商的旗舰产品:老款iPhone 11的评论数已经达到500万+,今年9月刚发布的iPhone 13评论数已经达到50万+。
某电商平台截图
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苹果iPhone 13系列在上市当月便带动苹果销量环比增加32.5%,同比增长43.6%,而来到10月,其销量进一步大跃升,达到了650万台,环比增加78%,同比更是大增155%。
在评价iPhone近期的表现时,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在元器件成本上升和国内厂商不断冲击更高价位段的背景下,新iPhone的价格相对于去年有所降低。这其实是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但从国内消费者而言,iPhone的性价比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一向以供应链管理大师著称的苹果,目前也受困于芯片短缺。
接近苹果的经销商人士向观察者网透露,目前受到缺芯等情况影响,苹果产能仍然吃紧。目前512GB和1TB大容量以上的iPhone13系列机型仍处于缺货阶段,一般全款预订后需要2-3周时间才能拿到产品,而128GB和256GB容量的版本到货的时间会缩短一周。
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瓦伦·米什拉(Varun Mishra)表示,一些中国消费者选择支付额外费用,以便立即收到新手机。总的来说,中国市场今年一直比较缓慢,苹果的增长是一个积极的迹象。这表明,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正在迅速成熟,他们希望购买更多高端设备,这对品牌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国产厂商争抢高通新品首发
12月1日,消费电子领域还有一件大事,就是美国高通公司发布新一代移动旗舰平台——骁龙8 Gen1。该处理器采用三星4nm工艺,ARM V9架构,CPU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30%,GPU性能提升30%,功耗降低25%。
骁龙8 Gen1和骁龙888参数对比 数据来源:高通
虽然是美国公司发芯片,但其客户绝大部分在中国。
骁龙8 Gen1发布后,国内手机厂商也开始争相宣布自家产品将搭载高通新品。
今天一大早,小米董事长雷军就在微博上宣布,小米12将全球首发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他还透露,经过小米和高通工程师并肩数月联调优化,小米12系列很快就会上市。
雷军社交媒体截图
随后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还转发雷军微博称,“很荣幸邀请到我的好朋友雷军参与今年的骁龙技术峰会,非常期待高通与小米团队的未来合作。”
微博截图
在小米首发得到高通认证后,联想旗下摩托罗拉并不认输,表示“先发才是真首发”。
看到大家都在抢首发,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全球营销总裁徐起则表示:精彩了,首发交给你们。一切顺利的话,realme将成为全球第二个发布骁龙8旗舰的手机品牌。
随后,高通宣布,包括中兴通讯(000063,股吧)、vivo、Redmi、OPPO、一加、努比亚、iQOO、荣耀、黑鲨、索尼、夏普等品牌,均将采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
微博截图
观察者网注意到,华为和荣耀并不在搭载高通新品的客户名单中。
高通去年采用三星5nm工艺的骁龙888,因发热被网友戏称为“火龙888”。
新品在发热方面表现如何,也引发大量数码博主的关注。
微博截图
小米OV缺乏差异化优势,冲击高端仍需时间
除苹果外,Counterpoint Research并没有给出其他品牌的具体数据。
但CINNO向观察者网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OPPO与vivo智能手机销量(不包括realme和iQOO)排在苹果之后,分列第二和第三。两家的销量同比及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OV销量环比下滑幅度4.8%-5.7%,同比下滑幅度3%左右。
在高端市场方面,OPPO在9月份发布了OPPO Find X3 Pro 摄影师版,而vivo则是在9月发布了X70系列,但两款新产品并未带动OPPO和vivo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有显著的增加。
从华为剥离出来的荣耀,10月智能机销量虽然环比下滑6%,但同比仍呈现小幅正增长,是国产安卓TOP品牌智能机销量同比唯一正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季度上市的Play5系列及Magic3系列。
荣耀自今年6月发布荣耀50系列后,其销量持续增加,加上8月上市的高端机型Magic 3和入门级荣耀Play 5系列的更新版本,帮助其三季度实现环比和同比的正增长。与此同时,在9月份和10月份,荣耀开始陆续布局旗下千元入门级和2000元价位段的产品。
在分析师看来,荣耀离开华为后,加快中高端重点产品的更新迭代,目的是稳固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毕竟在目前属于红海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不进则退。
数据来源:CINNO Research
今年二季度,小米曾一度超越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但在10月份,小米手机销量环比降幅12.6%,同比降幅25.8%,在Top5品牌中环比、同比降幅均最大。
CINNO Research分析师认为,这主要因小米8月周年庆促销带动消费提前,另外三季度上市新机型MIX 4及Civi上市后销量表现不及预期。
小米销量下滑,与苹果推出新机也有关系。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手机三季度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与iPhone 13表现强势有关。据Canalys数据,三季度小米在全球的市占率为13.5%,从第二滑落至第三。
最近两年,在华为因芯片逐步退出高端市场后,小米、vivo和OPPO均开始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但目前来看,一旦iPhone采用降价策略,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立马就变得“不香”了。
吴怡雯向观察者网表示,首先,国内手机厂商处于一个向上冲击高端的过程中,品牌建设需要时间。而苹果处于一个向下调整价格的状态中,势能相对更强。其次,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竞争点集中在影像系统,诚然做的都不错,但缺乏差异化竞争。与之相对,苹果的自研芯片以及丰富且具备粘性的iOS生态系统是iPhone重要且独特的护城河。
她认为,目前,对国内手机厂商,有一个机会点,那就是折叠屏手机。根据供应链消息,苹果会在2023年以后发布折叠屏手机。而国内厂商在折叠屏手机上的布局早于苹果。能否在这一产品形态上占得先机,对国内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
为提高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小米、OPPO、vivo近期相继传出要自研手机芯片,不过不是SoC,而是做图像信号处理的ISP芯片。
吴怡雯向观察者网指出,自研芯片对手机厂商非常的重要,除了差异化竞争之外,还能在供应链的博弈中取得更多的筹码,以及提升自身的利润空间。芯片的研究需要时间和资本的长期积累。与SoC相比,ISP芯片的门槛相对较低。而攻下ISP,也是为SoC打下基础。另外,ISP与国内厂商主打的影像功能直接相关,对国内厂商冲击高端有直接帮助。所以,从投入与短期产出角度看,也是比较自然的选择。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