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涉农资金有"绩"可循乡村振兴势头劲

  新华网济南11月24日电(陈琳琳)菏泽市定陶区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引导涉农资金投得智慧、用得扎实。

定陶区马集镇袁堂社区家家户户院外有“风景”

  巧用财政资金“穿针引线” 串起乡村“幸福链”

  走进定陶区马集镇袁堂社区,一排排灰瓦白墙的鲁西南传统民居映入眼帘。庭前果树延绵,廊亭错落,随手一拍即是如画如诗的田园美景。

  “果苗是社区统一购置的,产权归集体,产值归农户,在谁家院落前后就谁家来管。”马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哲介绍说。美景还能变“钱景”,仅是院落前后的蟠桃树就能让蟠桃管理户每年增收三四千元。

  整齐划一的民宿中,一座书写有“创业致富车间”字样的红顶建筑格外引人注目。目前,该车间是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村头荒”的治理最为困难。年久失修、无人问津的村头荒地、荒宅、废旧坑塘,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带来治理难题、安全隐患,并加剧着农村的“空心化”。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定陶区通过空闲宅基地综合整治、腾挪置换等盘活一批“村头荒”,使用衔接资金6100万元在各个乡镇村社建设了54座示范创业车间,计划年底前全部运营投产。

  “创业车间由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交付村集体,村集体租赁给企业使用。创业车间有效解决了当地财政税源问题、村集体收入问题、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了产业振兴。”定陶区财政局农业农村科科长曹明君介绍,“支部有作为、集体得收益,村两委组织力、号召力越来越强,也就带动了组织振兴。”

  在一笔笔财政资金巧妙投放、精准带动、紧密串联下,通过闲置厂房腾笼换鸟、闲置资源变废为宝、村头荒地盘活利用,定陶区在广袤乡间建起一个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了一批批产业项目,串起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幸福链”。

  “袁堂村社集体年均收入七八十万元,农民显著增收。但更多的收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获得感等。”王哲说。

定陶区马集镇袁堂创业致富车间  

  涉农资金有“绩”可循 乡村振兴势头更劲

  “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风险大,如果没有财政资金引导带动,很难做成。”曹明君说。每一笔涉农资金都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更关乎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涉农资金如何精准投放并落地见效?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愈加凸显。

  定陶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科科长陈素珍说:“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以创业车间项目为例,车间建前要进行资金事前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纠偏止损;项目结束后要进行财政重点评价,其结果将作为之后年度预算安排和绩效综合评价的依据。

  “从目前的绩效评价结果看,项目基本都能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陈素珍说。

  “用预算绩效考核规范资金投放使用,有效避免了‘拍脑门’做决策等问题的发生。”定陶区财政局副局长张忠河说。

  乡村振兴固然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有限的财政资金如何巧妙发力,起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以预算绩效考核倒逼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责任部门协同发力,意义重大。

  “预算绩效考核将直接反映出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效。”张忠河说。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定陶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强表示,“我们在积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改革的同时,持续加强对各类涉农资金的绩效管理,用科学清晰的绩效目标为财政项目资金领航,全面保障乡村振兴资金的安全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