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卫生关系千家万户,请问垦利区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我区从缩短群众距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做实事”实践活动。以“提升群众医疗卫生满意度”为落脚点,全面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乡镇卫生院大提升”“百名中医基层行 千名乡医学中医”等活动,落实26项具体措施,让名医、健康专家深入基层、乡间,把医疗和健康送到老百姓身边。截至目前,派出医生护士800余人次,开展巡诊义诊118次,受益群众达13000余人。
二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市第五人民医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引进省内外专家资源进行坐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等,提高了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深化医联体内合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融入三级医院管理理念,多学科帮扶和外科系统托管工作全面展开,填补医院技术和管理多项空白。辖区内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胜坨镇卫生院、永安镇卫生院等机构与东营市人民医院、胜利医院建立医联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市级医院的服务。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推进紧密医共体建设,建立远程会诊等平台,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诊疗服务。全区120急救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现医疗急救高效快捷和信息化运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扎实推进,目前已为全区74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设备,重点打造了10处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投资47万元。
三是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垦利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底完工。建成后,日门诊接待量可满足3000人次的需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的感染性疾病楼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我区传染病救治能力。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工作,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多项便利措施。“一次挂号、三天有效”便民举措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开;市第五人民医院已全面实现了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凭证和电子身份证三码互认工作,切实方便了群众就医。
二、农村群众就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问垦利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感谢记者提问。垦利区共有5处镇卫生院、1处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处一体化村卫生室、10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25.31万。近年来,我区加快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小病不出镇,城镇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投资460余万元对郝家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设备配置投资50万元。垦利街道办事处投资190余万元对辖区19处村卫生室进行了维修改造。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1年,董集镇卫生院、永安镇卫生院、黄河口中心卫生院、垦利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通过国家推荐标准或社区医院验收,完成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任务。合理、优化配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人员、设施和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夯实了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开展下派帮扶工作,开展医疗服务,指导临床诊疗,做好技术带教,打造特色科室,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人才交流培养工作,从2021年起,镇街卫生院新招录工作人员统一在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进修学习3-5年,增长医疗知识和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基层百姓。搭建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检验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实现医共体内及医共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四是创新开展“两医联动 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全区建成三高中心1家,三高基地7家,三高之家83家,已全部上线运营,管理三高人群20648人。组建三高系统平台,已配备移动智慧随访设备103套,远程心电、远程会诊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全新的慢病管理方式。2021年9月份,全市“三高共管”现场观摩会议在我区召开,目前正在筹划全省“三高共管”现场观摩会议在我区召开。
三、垦利区今年开展了“出生一件事”改革,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感谢记者提问。我区今年推出的“出生一件事”改革,是我省第一个“零跑腿·五联办”成功试点,相继被山东新闻联播、山东闪电新闻、人口健康报等多个媒体刊播,得到了来自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一是“零”跑腿。我区将新生儿出生五证联办服务大厅设立在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产房门口,真正让群众“零跑腿”就能完成所有手续,大大节省了群众来回奔波时间。
二是一窗受理。我区通过技术手段打通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将分散在卫生健康局、人社局、医保局、行政审批局、大数据中心等部门的职责相互融合,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户籍登记办理、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办理五项新生儿出生相关业务统一纳入出生“一件事”业务范围。办理群众只需要前往医院一个窗口、填写一张《垦利区新生儿出生五证联办申请表》,十五分钟即可办理完成涉及多个部门的新生儿出生相关业务,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同时,还可以一并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做到了新生儿出生“零跑腿·五证两筛七事联办”,不再让新生儿手续办理成为新手爸妈“甜蜜的负担”。
三是送证到家。将群众提供的材料上传至“新生儿出生五证联办”办理系统,镇街派出所、人社局、医保局根据系统内的资料分别办理落户、社保卡和医保参保登记,户口本、社保卡30个工作日直接邮寄到家,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一老一小”工作是民生领域重点工作,请问垦利区在该项工作推进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感谢记者提问。近年来,垦利区在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优化老年人服务、推进妇幼健康工作等方面出实策、求实效、下实功,将“一老一小”全周期健康服务纳入垦利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切实抓好老年民生资金落实,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圆满完成2021年度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工作,为全区20581名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1802.6万余元。我区百岁老人现有25人,按照每人每月800元的标准为全区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金20余万元。做好走访慰问高龄贫困老年人工作。2021年我区春节走访慰问贫困老年人100名,老年节走访136名。
二是深入推进优化老年人服务工作,营造老年友好社会大环境。我区已全面落实老年人城市公交免费乘坐、景点免费、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免费、优先就诊等措施。大力创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提高老年人就医满意度。永安镇惠鲁社区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新打造“和谐垦利·健康老龄”工作品牌,深入推进和平社区、中兴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做好银龄安康保险入保工作。2021年银龄安康保险投保人数为55880人,投保金额192.7万元,投保率为117%。在全区设置8个老年优待证办理网点,打通服务老年人最后一公里。
三是扎实做好孕前、孕期及婴幼儿服务,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20年,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558人,孕期检测1882例,查出各类异常70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140例,46例进行了进一步复查;完成听力筛查1151例。累计对孕前及孕后3个月的已婚育龄妇女发放叶酸类制剂8334瓶。积极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防治项目,完成孕前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2558人。积极监测和干预学校、幼儿园卫生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病等幼儿高发传染病监测。成立了健康科普宣讲团,不定期以健康大课堂的形式,走进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宣讲,帮助孩子们养成讲卫生、促健康的好习惯。
四是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日常运营。6月30日,垦利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各部门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垦利区卫生健康局多次牵头组织卫健、住建、消防、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全区托育机构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整改问题124个。
下一步,垦利区卫生健康局将围绕“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目标,继续开展普惠性、多样化、针对性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