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18号)


2、《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委办〔2020〕24号)


(二)形成过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四川省办公厅文件印发后,我处牵头起草我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


2、在征求并充分吸收成都市医保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应急局相关单位意见以及各区(市)县基层工作人员意见后,对《实施方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3、召开《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社会稳定风险专家评估会,对《实施方案》的社会稳定进行分析论证,形成部门专家意见。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提出了改革措施。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提出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重点任务。在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养尽养”后,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新救助理念已转变为“扶弱助困”,“救人助人”,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改革,逐步突破。一是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为突破口,破解主动发现不足问题。首要实现的目标是覆盖全市所有存在有求助需求的困难对象。通过主动发现、困境综合评估,准确识别困难对象的求助需求,建立“扶弱助困”中“弱”的覆盖机制,为后续实现救助资源配置打好基础。在保持现有社会救助政策稳定的前提下,以收入型与支出型救助并存的思路,健全多层次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适度扩大兜底救助范围。二是全方位重塑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拓展多维救助服务。在主动发现的前提下,以各类困境人群需求为统揽,项目化依托各级社工站承接多样化、专业化、个体化、精细化服务,建立“扶弱助困”中“助”的整体实现和响应机制,加强兜底性民生服务能力。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引领作用,提高救助资源供给整合性和有效性。以“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将社会救助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融合,从困难群体整体视角出发,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统筹好不同部门的救助资源,丰富救助政策供给。从托底保障、帮助支持、发展提升、紧急保护四个层面初步建立“社会大救助”良好生态新格局。第三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改革工作责任和加强监督问责等方面明确落实《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成都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